首页 理论教育 武陵县历史户籍与人口统计

武陵县历史户籍与人口统计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武陵郡领县十三,户三万四千一百七十七,口十八万五千七百五十八。《旧唐书·地理志》朗州武陵郡户九千三百六十,口四万三千七百六十。《唐书》武陵郡户七千七百二十二,口三万九千十七。《会典》十三年,覆准户口。十七年,覆准直省每岁底各将丁徭、赋籍,汇报总数,观户口消长以定州县考成。五十二年,钦奉恩诏:海宇承平日久,户口日繁,地母并未加广,宜施宽大之恩,共享熙恬之乐。

武陵县历史户籍与人口统计

武陵郡领县十三,户三万四千一百七十七,口十八万五千七百五十八。《前汉书·地理志》

武陵郡领县十二,户四万六千六百七十二,口二十五万九百十三。《后汉书·地理志》

案:汉以下所载户口,皆一郡之数。至明代,然后有县数可考焉。

武陵郡领县十,户一万四千。《晋书·地理志》

南北朝

武陵郡户五千九十,口三万七千五百五十五。《宋书·州郡志》

武陵郡领县二,户三千四百十六。《隋书·地理志》

朗州旧户二千一百四十九,口一万九百十三。天宝(742—756)中,户九千三百六,口四万三千七百十六。《唐书·地理志》

朗州武陵郡户九千三百六十,口四万三千七百六十。《唐书》

武陵郡户七千七百二十二,口三万九千十七。《通典

鼎州主户三万三千六十四,客户八千九十六。《寰宇记》[1]

崇宁(1102—1106)中,常德府武陵郡户五万八千三百九十七,口十三万八百六十五。《宋史·地理志》

常德路户三十万六千四百二十五,口一百二万六千四十二。《元史·地理志》

常德路四万七千七百四十户,岁赐阔端[2]太子,计钞一千九百九锭。《元史·食货志

常德府户二万一千一百四十五,口十四万四千五百四十,丁三万八千三百九十三。《续文献通考》

洪武二十四年(1391),武陵县户一万三千二百七十六,口四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府志》(www.xing528.com)

万历九年(1581),武陵县户九千三百三十六,口五万三千六百七十一。《府志》

国朝

顺治四年(1647),题准编审人丁,凡年老残疾并逃亡故绝者悉行豁免。《会典》

十三年,覆准户口。

五年,编审一次。

十七年,覆准直省每岁底各将丁徭、赋籍,汇报总数,观户口消长以定州县考成。

康熙五十年(1711)编,定武陵民户一万八千七百九十九丁,二分五厘;更名户口五百四十丁、屯丁五十八丁,八分七厘零,征银三千四百六十四两七钱四分七厘零。详《田赋》。

五十二年,钦奉恩诏:海宇承平日久,户口日繁,地母并未加广,宜施宽大之恩,共享熙恬之乐。嗣后,直省、地方官遇编审之期,察出增益人丁,止据实数,另造清册奏闻。其征收钱粮,但据康熙五十年丁册,定为常额,续生人丁永不加赋。

五十五年,覆准编审新增人丁。钦奉恩诏已永不加赋,令以新增人丁补足旧缺额数。除向系照地派丁外,其按人派丁者,如一户之内开除一丁,新增一丁即以所增抵补所除。倘开除二丁、三丁,本户抵补不足,即以亲族之丁多者抵补;又不足,即以同甲同图之粮多者顶补。如有多余之丁,归入滋生册内造报。《会典》

五十五年至乾隆十一年(1766),十一次编审滋生民户百二十七丁、更名户口二十七丁、屯丁二十丁。《通志》

雍正二年(1724),覆准各直省丁银均摊入地粮内征收。《会典》

乾隆十年,武陵县户十万四千八百二十,口六十六万一千七百七十五。《府志》

三十七年,钦奉上谕。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通志》

嘉庆二十一年(1816),户十万八千三百二,口六十八万一千七百九十一。《通志》

咸丰元年(1851),城乡主客丁口七十一万九千九百三十三。《县册》

十一年,城乡主客丁口七十四万三千九百六十三。《县册》

论曰:武陵处楚南一隅,其士敦诗书,其民习耕织,安土而重迁,不逐末务,轻去其乡。故二百年来,户口称盛。己酉(1669)、甲寅(1674)间,水患未弭,继以兵燹,哀鸿中泽,大半劬劳[3]。富以保庶,圣贤适卫之谋[4],不诚为万世不易之良法哉?

【注释】

[1]《寰宇记》:即《太平寰宇记》,北宋乐史撰,是继《元和郡县志》后又一部现存较早较完整的地理总志。

[2]阔端:1206—1251年,又作扩端、库腾。蒙古汗国宗王、大将。成吉思汗孙,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次子。

[3]劬劳:劳苦,苦累。

[4]适卫之谋:指孔子适卫典故,出自《五古·孔子适卫》。孔子去到卫国,寄居在子路的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问孔子:“在鲁国得俸禄多少?”孔子回答说:“俸禄粮食六万。”卫国人于是也致送粮食六万。过了不久,有人向卫灵公说孔子的坏话。卫灵公派大夫公孙余假频繁出入孔子住所。孔子害怕得罪卫灵公,住了10月,就离开卫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