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同治元年《武陵县志》校注:善卷墓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清同治元年《武陵县志》校注:善卷墓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善卷先生墓县南善卷村。《湖广通志》案,《方舆胜览》云:“善卷墓,在辰溪县西南龙溪观。”《明一统志》云:“沅陵县西北大酉山巅善卷墓。”《辰州志》云:“宋祥符中,有人窃发其冢。须臾[1],雷电交作,人莫敢犯。”诸说彼此互异,今考《元和志》载:武陵有善卷坛。刘禹锡、蔡昆[2]俱有诗。

清同治元年《武陵县志》校注:善卷墓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古善卷先生墓 县南善卷村。《湖广通志》

案,《方舆胜览》云:“善卷墓,在辰溪县西南龙溪观。”《通志》云:“在县西九峰岭。”《明一统志》云:“沅陵县西北大酉山巅善卷墓。”《辰州志》云:“宋祥符(1008—1016)中,有人窃发其冢。须臾[1]雷电交作,人莫敢犯。”《溆浦志》云:“善卷常居县西庐峰山,绝顶有台,台上有土阜三,旁有石鼎、灶各一,为卷炼丹台。”诸说彼此互异,今考《元和志》载:武陵有善卷坛。刘禹锡、蔡昆[2]俱有诗。杜光庭[3]亦谓“德山,善卷先生所居,而隋刺史樊子盖且以‘善德’名山。是武陵本善卷高蹈之所,则谓其墓在是亦非无因也。至辰溪、沅陵、溆浦等处或善卷游踪所及。然其说第起自宋、明以来,若善德山、善卷坛之名则自隋、唐时已然矣。

楚春申君黄歇墓 府治前。《一统志》《方舆胜览》:歇,黔中人,开元寺址其宅墓在焉。《府志稿》:墓在府署东辕门内。乾隆壬辰(1772),知府叶馨尝修之,上建鼓亭。三十九年,知府吕又祥重修,记云:“甲午(1774)季春,来守是邦,闻府第头门外左侧鼓亭下有春申君墓,踵视之,践踏污秽,仅有墓堆、碑座,而《碑记》无存矣。凡属坟墓,犹禁侵陵。况春申君为千古闻人,可听其残污而不为修复也哉?”考《府志》:府前大街由下南门出河街,俱名“珠履坊”,即春申君馆客[4]处。《广舆记》[5]:春申君墓在开元寺。今府第系开元寺改建,则此墓虽无《碑记》,而志有足据。或谓《史记》:春申君于考烈王十五年(前248)请封江东,因城吴墟,即今苏州。似其墓亦宜在吴,然此邦密迩[6]鄢郢[7],能禁楚人之不葬于楚地耶?于是拆去鼓亭,高砌其墓,缭以垣墙,前建祠宇,其墓前竖以小碣,曰“楚春申君黄歇之墓”。《府志》:嘉庆三年(1798),知府胡文铨复修。先是墓前微塌,启墓,乃隧葬悬棺,其和方广约五尺,栗色斑驳,似朽非朽。四周皆陶甓[8],甓长二尺余、宽尺余、厚亦径尺,砌甚坚固。墓门闸以大石,遂亟修复树碣焉。李廷选《郡志辨》:相传春申君墓在府第前。考,春申君不用朱英[9]之谋,亡去后十七日,考烈王薨。李园[10]先入,伏死士于棘门[11]内,春申君入棘门,死士夹刺之,遂使吏尽灭春申之家。方是时,楚都于鄀[12],鄀即今云梦也。又春申封淮北,拥十二城。太史公过其故城宫室,叹为极盛。今常州锡山下有春申君祠,想菟裘[13]之营意当在此。常德之墓,或门下客感恩者之所为耳。

按:又祥廷选之说,互有是非。考,李园杀春申,在考烈王二十五年。是时,楚已自陈徙寿春今安徽凤阳府寿州,并未都都,亦未都鄢郢。寿春距武陵二千余里,以全家夷灭之臣,安得归葬故里?又安得悬棺隧葬?况其时武陵属秦已四十载,并非楚地。楚人即欲归葬,秦人岂容其归葬乎?推此数端,显有可疑之迹。但博考舆图书,武陵之外,并无春申墓所在。杜牧[14]有《春申君墓》诗,亦谓“在武陵”。则《方舆胜览》之说或别有据,且旧志相承已久,姑仍其说,可也。

晋征士袭元之墓《水经注》作“龚”县南枉渚。《贺志》《水经注》:沅水县南,有晋征士汉寿人龚元之墓,铭“太元中车武子立。”《湖南通志》案:《晋书·本传》“晋武帝征为散骑常侍[15],辞疾不行。寻卒。”

唐荆南节度判官[16]董侹墓 县北龙山。《通志》

处士顾彖墓 枉渚西。《通志》刘禹锡《墓表》:彖,吴郡人,食力武陵沅水上,以读《易》闻,死在元和七年(812)秋七月,葬在枉渚西石矶上。

宋征士管师复墓 县北祓紫山麓。《通志》《府志》:乾隆(1736—1795)初,知府吕肃高树碣。嘉庆八年(1803),邑人周宾任复砌围墙。十三年,其子迈伦建祠墓左,知县许绍宗有《祠堂记》。

荣庄王祐枢墓 县北大龙驿兴国寺。有祠,嗣荣王载瑾立碑四,妃刘氏墓在旁。《府志稿》

福宁怀僖王厚熹墓 县东南善德山乾明寺前,有砖城。《府志》

王妃墓 在德山。万历五年(1577)葬。《龙志》

荣怀穆王厚勋墓 阳山下白鹿寺。有嘉靖、万历御制追谥碑,妃马氏墓在旁。《府志稿》

荣恭王载璂墓 县北五十里金凤山。有赐谥御祭碑二,妃徐氏墓在旁。《府志稿》

惠安王墓 县北七十里文殊寺。《府志》

四府陵 县西四十里金罡寺。亦荣藩墓,有丰碑,久仆。《府志》

王墓总 县北七十里。《府志》

贵溪王府墓 县北三十里石版寺。《府志》

荣藩义官墓 县北七里桥东里许。邑人陈洪谟、蒋信作墓碑。

交阯布政司左参政冯贵墓 县东萝卜港。乾隆(1736—1795)初,居民犁田出墓志,知府耿兴宗为立石表之。《府志稿》志曰:故亚中大夫[17]、交阯布政司左参政冯讳贵,字孟敬,常德府武陵县长乐村人。考,冯秀卿字友直,母方氏。本官癸丑年(1373)正月十六日辰时生,由县学生员礼记,中己卯科举人。洪武三十三年[18](1400)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永乐四年(1406),升交阯布政司参议。历九载,升交阯左参政。于永乐二十一年四月初四日申时,在宁化州车来县个鲁册阵亡。本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葬于本县伏宿村萝卜港。娶陈氏,子四:长经,早世,娶余氏;次纶,娶余氏;缙,娶辛氏;绶;女一:淑真,适常德卫指挥段凯弟敳。孙二:愈、忠;孙女一。知府耿兴宗《请复冯忠烈碑略》云:公以永乐四年,由兵科给事中出补交阯布政司参议。历九载,迁左参政。公多方略,善抚绥,捍御边陲,屡著奇勋。土官黎利[19]之变,力战而死。是时,黄忠宣公[20]总司政归公榇[21],葬于武陵之伏宿村萝卜港。洪熙(1425)改元,勅赠交阯左布政使,表棹楔以旌其门。此郡志、家乘[22]可考者。夫何沧桑递更,荒丘寂寂,松楸无存,其子孙竟无能识其墟墓?近者,萝卜港田夫犁得墓志一合,洗而读之,其字不甚剥蚀,盖即公之忠灵有不可磨灭者。而其地顾已为黄姓所有,甚且倚地盗葬,因之争理于有司。今岁夏五,余奉命守常,核其牍,仰公忠烈,爰偕署武篆、文登陶君履视焉,知志之所在即墓之所在,乃以墓归冯,新之;以地归黄,仍之。明其界画,并令两家今后毋得祔葬[23]其内,以妥忠魂。勒石表之,并识其事于碑阴[24]

郎中冯贽墓 县北七里桥。《墓志》商辂[25]撰。《墓志》见《艺文》

云南按察使杨辅墓 县西门外。

新都留守于墓 县西门外。《府志》

赠兵部侍郎陈良墓 县北长坡山。《府志》

太仆寺卿杨褫墓 县北马耳山。

举人冀元亨墓县 西落路口。

贵州提学副使蒋信墓 县南金霞山东北。吉水邹元标[26]题碑。

举人唐相墓 县北马笼桥。《府志》

雎阳知州于文征墓 县西门外。

徐州兵备副使唐练墓 阳山北麓。(www.xing528.com)

户部员外郎龙德孚墓 县西鹿田坪。《府志》

太常寺卿姚学闵墓 在桃源歇马桥营盘岭。《府志》

少傅杨鹤墓 县西于田坪。

大学士嗣昌墓 桃源月形山。

户部侍郎唐绍尧墓 县南彭家坊。《府志》

推官唐谊墓 县南白竹冈。《府志》

唐诚墓 县南茶盘丘。《府志》

翰林唐访墓 县北湾牛陂。《府志》

镇西将军赵连城墓 县北高峰堰。增

指挥佥事段晟墓 县东苏家渡。增

国朝

秘书院[27]大学士胡统虞墓 县北阳山欧家冲。《府志》

行取[28]主事陈养元暨子翰林院庶吉士长镇墓 县西砚瓦滩。

吏部尚书杨超曾墓 县西四十里乔麻山。有御赐谥册碑。

以上《通志》《府志》

提督裴鉽墓 县北阳山。

常德知府叶馨墓 县西八里,水口庵侧。

韶州总兵唐光茂墓 县北花山。

武陵知县羊拱辰墓 县北花山。

武陵知县许绍宗墓 县西城外永济桥旁。

武陵知县卢尔秋墓 县北三十五里蔡家冲。

云贵总督赵慎畛墓 县西北狮子山。

福建粮道[29]刘梦兰墓 县北中岭后。

广西学政胡焯墓 县西北七里穿紫桥。

古层冢 在县西十五里,亡[30]其姓名。故老相传云:昔有开者,见铜人数十枚张目视。俄[31],闻冢中击鼓大叫,竟不敢进,后看冢上还合如初。《朗州图经》

古节妇墓 县西门外。孙起鹏有《花猫堤古节妇墓志》,见《艺文》。《府志》

古烈女墓 县南沅水滨。增杨宗岱《烈女无名氏传》:鼎州江畔古墓,所相传某年月江涨,浮女尸一躯,回旋堤下不去。涨落,停沙上数日,面色如生。居人异而敛之,一手犹握小卷,取视,札缚绢片,血书诗一首,云“洁守深闺十九春,岂期竟作虏囚身。夫生未补君王事,妾死宁忘夫妇伦。夜静自甘沈弱质,月明那管吊亡人。恩深父母终难慰,愿作儿身来世亲。”咸惊叹曰:“烈妇也!奈何不留姓氏?”有识者曰:“若不观诗意乎?前后八句,惓惓[32]以死维君臣、父子、夫妇之伦,此岂有心殉名哉!”遂厚殓,择高原葬之。勒诗于石,以风世焉。岁久,墓圮,石漫灭,诗遂失传。或指为贞女,或指为节妇,俱无左验[33]。有某生者,忽于墓所遇一叟,须眉皓白,指颓冢谓生曰:“此烈女墓也。”为具述[34]颠末,且云渠[35]曾祖预其事而和其诗,遂并录原诗付生,不顾而去。生嗟讶久之,持其诗诣采风者,遂树石重表其墓云。

古节妇墓 县东南五十里寒婆岭。增案:节妇失其姓氏,相传拾樵雪中冻死。乾隆(1736—1795)间,里人为祠、肖像以祀。今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