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稀释平板法分离步骤
细菌纯种分离的方法有很多,本实验以稀释平板法分离。
1.取样
用无菌锥形瓶到现场取一定量的活性污泥或土壤或湖水,迅速带回实验室。
2.稀释水样
将1瓶90mL和5管9mL的无菌水排列好,按10-1、10-2、10-3、10-4、10-5及10-6依次编号。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10mL的无菌移液管吸取10mL水样(或其他样品10g)置于第一瓶90mL无菌水(内含玻璃珠)中,将移液管吹洗三次,用手摇10min将颗粒状样品打散。即为10-1浓度的菌液。用1mL无菌移液管吸取1mL的10-1浓度的菌液于一管9mL无菌水中,将移液管吹洗三次,摇匀即为10-2浓度菌液。同样方法,依次稀释到10-6。稀释过程如图9.8所示。
图9.8 菌液稀释过程
3.平板的制作
取10套无菌培养皿编号,10-4、10-5、10-6各3个,另1个为空气对照。取1支1mL无菌移液管以10-6、10-5、10-4为序分别吸取0.5mL菌液于相应编号的培养皿内(注:每次吸取前,用移液管在菌液中吹泡使菌液充分混匀),加热融化培养基,当培养基冷至45℃左右时,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拿培养皿,以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托住皿底,拇指和食指夹住皿盖,靠近火焰,将皿盖掀开,倒入培养基后将培养皿平放在桌上,顺时针和反时针来回转动培养皿,使培养基和菌液充分混匀,冷凝后即成平板,倒置于30℃培养箱内培养24~48h,然后观察结果。(注:若在无菌室内操作,倒平板按图9.9操作)取“对照”的无菌培养皿,倒平板待凝固后,打开皿盖10min后盖上皿盖,倒置于30℃培养24~48h后观察结果。
取无菌培养皿倒平板凝固后,倒置于30℃培养24~48h后观察结果。
(二)接种技术操作(www.xing528.com)
由于实验的目的、所研究的微生物种类、所用的培养基及容器的不同,因此,接种方法也有多种,本实验主要介绍斜面接种技术。
常用的接种用具有接种环、接种针、接种钩、玻璃刮刀、铲、移液管、滴管等。接种环和接种针等总长约25cm,环、针、钩的长为4.5cm,可用白金、电炉丝或镍丝制成。见图9.10。上述材料以白金丝最为理想,其优点是:在火焰上灼烧红得快,离火焰后冷得快,不易氧化且无毒。但价格昂贵,一般用电炉丝和镍丝。接种环的柄为金属的,其后端套上绝热材料套。柄也可用玻璃捧制作。
图9.9 倒平板
图9.10 接种环及其他器具
斜面接种技术:是将长在斜面培养基(或平板培养基)上的微生物接到另一支斜面培养基上的方法(见图9.11)。接种前将桌面擦净,将所需的物品整齐有序地放在桌上;将试管贴上标签,注明菌名、接种日期、接种人、组别、姓名等;点燃煤气灯(或酒精灯);将一支斜面菌种和一支待接的斜面培养基放在左手上,拇指压住两支试管,中指位于两支试管之间,斜面向上,管口齐平。
图9.11 μ斜面接种示意图
右手先将棉塞拧松动,以便接种时拔出。右手拿接种环,在火焰上将环烧红以达到灭菌(环以上凡是可能进入试管的部分都应灼烧);在火焰旁,用右手小指、无名指和手掌夹住棉塞将它拔出。试管口在火焰上微烧一周,将管口上可能沾染的少量菌或带菌尘埃烧掉。将烧过的接种环伸入菌种管内,先触及没长菌的培养基使环冷却,然后轻轻挑取少许菌种,将接种环抽出管外迅速伸人另一试管底部,在斜面上由底部向上划曲线。抽出接种环,将试管塞上棉塞并插在试管架上,最后再次烧红接种环,则接种完毕。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接种等操作需在经紫外线灯灭菌的无菌操作室、无菌操作箱或生物超净台等环境下进行。教学实验由于人多,无菌室小,无法一次容纳所有实验者。所以,在一般实验室内进行时要特别注意无菌操作。也可多组分批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