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文化与历史遗迹:极致居住体验

传统文化与历史遗迹:极致居住体验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们眼前是一个巨大的斜坡,这条古道就“开辟”在上面。我们此时走在上面,寻觅着早已远逝的古道遗踪,似乎要探求它数百上千年的历史深度和厚度,它隐藏在土石草木之中,迂回曲折,神妙莫测,色彩斑斓,蕴含着电影似的话语和画面,如同历史“纪录片”一样,强烈冲击我的视觉和心灵。但我们并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使命”。

传统文化与历史遗迹:极致居住体验

现在,我们走在红石岩的一条古道上。这条古道一头通往华宁青龙街、石林、广西、广东、香港,一头通往江川雄关、通海、建水、个旧、河口,直到越南……这条古道既是商人活动的见证,也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条“活路”,经过昔日的商人、马锅头、探险家……一步步走进山川河谷,走过古村古寨,再走到更遥远的地方。他们追寻着梦想,追寻着财富和荣耀,从而创造了云南古道的灿烂史诗

▲昔日的商人、马锅头、探险家……一步步走进山川河谷,走过古村古寨,再走到更遥远的地方。

▲我们眼前是一个巨大的斜坡,这条古道就“开辟”在上面。

▲这是一段非常不规则的石台阶,蜿蜒曲折,通向一个石垭口。

▲我们此时走在上面,寻觅着早已远逝的古道遗踪,似乎要探求它数百上千年的历史深度和厚度。

在我们眼前是一个巨大的斜坡,这条古道就“开辟”在上面。我们的越野车已开到半山腰,但要再往上走就不可能了,只能把车停下来,往上步行。那是一段非常不规则的石台阶,蜿蜒曲折,通向一个石垭口。据说,这些石台阶共360级,但它们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一级连着一级的,而是因地形和山石的变化,随意开掘出来的。大多数石台阶其实就是在岩石上凿出来的。我们此时走在上面,寻觅着早已远逝的古道遗踪,似乎要探求它数百上千年的历史深度和厚度,它隐藏在土石草木之中,迂回曲折,神妙莫测,色彩斑斓,蕴含着电影似的话语和画面,如同历史“纪录片”一样,强烈冲击我的视觉和心灵。我们走几步,就要停一会。原因当然是古道不太好走,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很险峻,使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打量一番,思忖着怎样选择稍微安全一点的地方才能通过。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停下来观望风景,那是真正的风景,我们所攀登的山,其实是一座相当峭拔危险的褐色岩石,上面零星点缀着几棵紧紧抱住绝壁生长的小树。我们脚下的古道好像正一步步逼近那些悬崖峭壁,但其实古代的修路者,已巧妙地避开了那些最险要的地方,从一旁劈山开路,通向一个巨大的石垭口。据说,只要走过那个垭口,古道就稍微平坦一些,就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了。而此时我们正走在最险要的地方,俯视山下,它的苍茫无际,让我动容。仰视山峰,它的崇高与宏伟让我叹服。

▲我们所攀登的山,其实是一座相当峭拔危险的褐色岩石,上面零星点缀着几颗紧紧抱住绝壁生长的小树。

▲目光远离那些山峰,向西边一望,顿时豁然开朗,抚仙湖露出了一大片水域,如同一个巨大的蓝宝石

此时,虽然已是下午五点多钟,但阳光像是聚焦在这座山上,气温骤然增长,如同炙烤一样。不一会儿,我们浑身是汗,感觉已经完全湿透了。但只要我们一转身,目光远离那些山峰,向西边一望,顿时豁然开朗,抚仙湖露出了一大片水域,如同一个巨大的蓝宝石,闪烁着一种奇迹的光芒。透过这种光芒,就可感受到那是一片浩荡的湖水,上面云层高远,天空纯净,下面的碧水更加湛蓝,已经分不清天空与湖水的界线,它们互相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思议的蓝色世界。看到这样的美景,我有一种惊呆了的感觉,屏住呼吸,观望了好一阵子。慢慢的,我觉得脸上的汗水似乎也被一种蓝色的风吹走了,顿觉浑身上下如沐清风,脚步也自然轻快了几分。

▲我们的心被这块石碑深深吸引住了,在一股看不见的强力的作用下,来到这座山上,开始了我们的寻找。

我们终于到达了石垭口,顿时生出一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但我们并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使命”。我们并不是来这里观山望水的,我们的目的是来此寻找一块古碑。其实,我们对那一块古碑一无所知,只是陈粉华女士向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说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一次文物普查行动时,她曾在这条古道上看见过一块古碑,但当时并没有拓片,也没好好考证和解读,以致现在对它的立碑时间及所载内容毫无记忆。对于这样的一块古碑,其强大的吸引力,如同一块巨大的磁铁放在了铁屑面前,无论铁屑如何抵抗,最终也招架不住,通通被收纳其上。我们的心被那块石碑深深吸引住了,在一股看不见的强力的作用下,来到这座山上,开始了我们的寻找。

▲红石岩村

可想而知,我们的寻找并不顺利。陈粉华说,几十年过去了,什么都发生了变化,山上不仅新修了公路,还修了一条观光小道。她不能确定那条古道现在是什么状况,也不确定那块古碑究竟还存在不存在。但当我们来到这个山腰的时候,她的记忆似乎回到了从前。她指着一条新修的石壁上的栈道说,从这条路上应该能通到那个石垭口。我凭着直感也可初步判定,这不是古道,应该是一条新的捷径,可以让我们尽快到达目的地,找到那一块像谜一样的古碑。于是,我们开始登山,兴致勃勃地穿过一片丛林,踏上了那条石头栈道。毫无疑问,这是一条精心设计和建造的“仿古”小道,在几乎没有破坏山上原有的草丛、树木和石头的情况下,因势利导,就地取材,开凿了这条山间小路,竭力让它保持着原先应有的山势本色。但可以明显地看出来,这条小路是为了人们观景而新修的,它通向的地方正是这座山峰的险峻之处。可以想象,原先这一带肯定是无路可寻、无路可走,或者说只有那些勇敢的猎人和探险者,才敢涉足这里。一般人还未走到这里,就望而生畏,却步不前了。我们沿着这条栈道,拐来拐去,攀登而上。二十分钟之后,才发现这并不是一条捷径,巨大的山峰依然横在我们面前,我们不是雄鹰,无法飞越这个顶峰。我们只好原路返回,去寻找真正的古道。不过,我们并不后悔。这其实是红石岩村新修的一条景观栈道,它几乎完美地诠释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真理。更何况,我们才把这条景观栈道行走了一半,就可看到一种可称为极致的景观—我们伫立在栈道上,一眼向西望去,不仅感觉到了一览众山小的辽阔意象,更感受到了重重山峦之间绿色的田园与蓝色的抚仙湖被压缩成了一个精品地带。当时的我,已经不可能把它们一收眼底,它们已被吸纳在一个更宏大的地理空间之中,仿佛被装进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里。这样的感觉太奇妙了。也许正因为登上了这样险峻的山峰,人因此变得强大起来,似乎有几分伟岸不凡了。那些原先看起来广袤辽远的东西,现在伸出一只手就可能掌控它们。当然,这种感觉的获得,全依赖我们身处的这座山峰,它的高耸与险峻,相对于田园与湖泊的平坦深远,就异乎寻常地凸显出来,甚而被我们的感觉“夸张”了很多。也许人类需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千方百计地开辟这样的风光小路,让一般的游客也可来到这里,一感“君临天下”的气势。此时的我们既远离世俗社会,又俯瞰美好人间,窥视大地的秘密,释放一颗自由的灵魂。这样想来,我们真该感谢那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修路者,更该感谢那些最先瞄准此地,发现这里的景观价值的“山峰的文创者”。

我们离开这条观光小路之后,凭着陈粉华女士的记忆,很快找到了那条古道。在寻找过程中,我们偶然遇到一群在山间修水池的村民,我们前去向他们打听,企图从他们那里获得古道准确的位置信息。其中有一个五十多岁的汉子,名叫郭加德。他告诉我们古道就在水池上面的山地之间,多年没人走了,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现在的路面不是很明显了。他还说,他是本地人,从小就是爬这个石垭口长大的,无论种地还是打柴,他都要走这条古道。过去,他听老一辈人说,在这条古道上,马帮特别多,来来往往运盐巴的,运粮食的,运黄烟的,运山货的,每天从早到晚甚至深夜,路上常常叮当叮当的,真是一幅“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图景。当时,这条古道上的土匪很多,杀人越货的事也时有发生。还有人专门守在这里,对来往马帮收过路费,凡是交钱者,一律放行,否则拳脚相加,性命不保。(www.xing528.com)

我最关心的是那块石碑,于是趁机向他们询问。他们纷纷说,有的,有的,在石垭口曾有一块石碑,是用来为迷路者指路的,上面写了很多文字,大意是“左指青龙街,右指城门洞”。碑上所说的“青龙街”,是华宁方向的一个古镇,而“城门洞”则是路居方向的一个村子,那里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个洞,是通向江川县城的必经之路,所以被称为“城门洞”。

这样说来,我们所寻找的那块古碑并不“复杂”,几句话就被村民们说得明明白白。但是,我却抱着一种梦想,既然上面还有许多文字,那就不可能是一块简单的“指路碑”,一定还隐藏着更多不为人所知的信息。这样的梦想激励着我走过古道,一步一步抵达了石垭口。

石垭口名副其实,在两个一高一矮的山峰之间,切割出一条山路之口。走过这个山口,依然是那条长长的古路,两边是高高低低的山丘,山丘之上长满了灌木,尤其在稍微低矮的地方,全是茂盛的草丛。依稀有一两间守山护地的小屋,简陋至极,有的已破败颓废,一片荒凉。更多的是坟茔,大多隐身在草丛之中,偶尔露出坟头。有的坟茔早已倾颓坍塌,只有墓碑还孤零零地站立在那里。我们继续沿着古道往前行,犹如走在一条乡间小路上。

▲这条古道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逐渐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了。

如今,这条古道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逐渐成为历史文化遗迹了。它逐渐被岁月冲刷到千山万壑之中,只留下这道雄关—石垭口,留下骡马的蹄印,留下石碑,留下它深刻而丰富的精神气象,永恒地影响和改变着这块土地的历史及我们的思想与记忆。

▲这是一块独立的石碑,后面根本就没有坟茔的影子。它不大不小,如果没被草丛淹没的话,它立在路边上应该是很显眼的。

在我们前方的古道上,并没有出现我们想象中的古碑,这让我们很是失望。陈粉华女士说,那块石碑不见了,听说被村民移植到了另外的地方。也有人说,石碑在很多年前就被敲坏了。我说,如果石碑是被移植他处的话,那么打听一下下落,我们应该还能找到;如果被人砸坏了,那应该还能找到断碣残碑。我们又继续走了一段,仍没发现石碑的迹象。于是就坐在路边的石头上休息闲聊。就在那个时候,我的朋友李伟东走向一片野草丛生的高地,慢慢拨开草丛,赫然露出了一块不甚高大的石碑。他蹲在那里琢磨起来,表情如同一个历史学家。我们都笑起来了,叫他不要再看了,那应该是一块普通的墓碑,看不出什么名堂的,还是快快返回路边,坐下来喝喝水,透透气,好好休息一会儿。可是,李伟东不听我们的“劝告”,继续盯着那块石碑,好像看出了什么秘密。他几乎是惊叫起来,你们快来看,这绝不是墓碑,很可能就是我们要寻找的那块石碑。

陈粉华女士依然不相信,她坐在石头上,不为所动。我在这个时候却突然感到心头一热,说不定真如俗话所讲的那样,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毫不费工夫。我站起身来,走下路边,拨开荆棘和草丛,艰难地向那个石碑靠拢。

这是一块独立的石碑,后面根本就没有坟茔的影子。它不大不小,如果没被草丛淹没的话,它立在路边上应该还是很显眼的。可现在已被路人遗忘多年,或者说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路人了,谁还会关注它,望它一眼。多年来,它独自守候在这里,不放弃自己的使命,不惧雨雪风霜。

在我看来,对任何石碑的“重量”,都不要低估,更不要忽视。它们已经不是一堆简单的石头,而是一堆文字,一堆有“分量”的文字。它们战胜了多少人的肉体,抵抗了多少人的健忘。它们沉默了数十年,玄奥了数百年,生长了上千年,它们的分量早就超过了任何“石头”,超过了任何有形的“载体”。现在,不论人们用什么观点和方法,看待它、阅读它、收藏它,它始终是一种“硬性”的、“厚重”的历史,是一种具有永恒性的表达方式

我蹲在这块石碑前,努力用“清亮”的目光去捉摸那些繁杂而幽晦的文字,它们“粗浅”而“弱小”地躺在石头的皮肤上,有一种斑驳、飘零、脆弱、苍白的感觉,但由于石头的浑厚、粗壮、朴直的个性,而使那些文字有了一种“空灵”“空旷”的意境,有了一种“轻快”的情思和梦想。石碑上这种独特的气息,最能引发我们的“幽思”,引发我们非现实、非实用主义情感的涟漪,引发我们对某段历史和事件的亲近感。

我把碑文匆匆阅读了一遍,发现这些文字并不寻常,它记述了这条古道的历史作用,也揭示了这条古道曾经的沧桑,特别是在某个年份,这条古道的“路况”糟糕至极,已经让过往的官员、商人、马帮等,苦不堪言,可谓行路难,路难行,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和商业活动。这时,远方有一个古城—河西镇上的乡绅们与商人们联合起来,决心重新修整这一条古道。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很快让一条古道发生了质变,开凿了数百级石台阶,打通了一个石垭口,路面加宽了、平整了,人们走在上面,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这是发生在民国初期的一段往事、一段佳话,因为有了这块石碑的记载而得以流存于世,又因为我们的发现而重现“光彩”。它应该不是我们要寻找的那一块,即使在昔日也不是古道上众多石碑中最引人注目的那一块。它记述的是我们今天依然常见的“功德”,是一种自我认可、自我表扬,但在这种“功德”的背后其实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及商业活动,提供了“重量级”的人名和数据。这一切,都不会像石碑上记述的那么简单、那么直白。想一想,上面每一个人的姓名和数字,应该是完全“精确”无误的。但他们每一个人的复杂经历和人生故事,无论我们如何去考证,如何去挖掘相关的历史背景,他们均有其“虚幻”的一面。也正是这一面,使我们能面对这样一块石头,不冷漠,不遗弃,不误读,而能在文字的笔画、颜色、石料的细微之处,充满了美好的幻想,仿佛看到了石碑最鲜活的画面,看到了与石碑相关的最生动的历史记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