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上来看,国际上产业园区的发展已经脱离早些单一工业企业集聚的概念,而是朝向企业间具有更加密切关系的生态工业园、科学园等转型。生态工业园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原理而设计成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在该社区内,各个成员单位通过对环境和经济事宜的共同管理,来获取比以往更佳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收益,从而在整体上获得更大的社区收益(相比于社区内部企业以个体帕累托最优为目标的行为效应总和而言)。科学园是指为了推动创新生产和引用、高技术产业投资和发展,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联系与合作等而建立起来的以研究和开发为特征的新型园区。可以说,这类以构建企业合作网络、产学园合作体系为目的的新型园区,代表了当今世界产业园区发展的新趋势。
丹麦的卡伦堡生态产业园区采用面向共生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4-1)。从1970年代开始,卡伦堡地区的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等就意识到可以在生产资料、废料、产品等方面进行合作,通过持续探索并最终在淡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废料再利用与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合作,构建起一种紧密协作而又互惠互利的良性关系。经过不断发展,当地政府、居民和部分其他企业也陆续地加入到这一关系之中,从而使得园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30余条生态产业链的循环型产业园区。当前,这一地区已成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典范,它包括发电厂、制药厂、炼油厂、石膏厂、水泥厂、硫酸厂等企业,同时将当地的种植业、养殖业、园艺产业、居民的供热系统都包含在内。这一模式的意义在于可以实现不同企业的链接,形成资源共享、副产品循环利用的共生体系,使得常见的废料成为下一产业的原料和能源,从而在较大的范围内实现了经济的循环,获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1]。
图4-1 面向共生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卡伦堡
注:Statoil为挪威国家石油公司;Tisso为梯索湖;Asnaes为奥斯海勒兹;Gyproc为济普洛克。(www.xing528.com)
最早的科学园是1950年代在美国兴起,如斯坦福工业园、硅谷,这类园区大多依赖于大学而发展,1960年代之后这波浪潮开始波及海外(例如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等)。到1970年代,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例如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大规模建设以推进产业升级为目的的科学园(例如中国台湾新竹科技园等),到198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建立科学园区(例如中国北京中关村、印度班加罗尔等)。可以认为,大力发展科学园已经取代传统的产业园区成为各国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更是创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既有的相关研究普遍认为,科技园区成功主要依赖于长期积淀的资源禀赋优势(如大学等人力优势)、特色培育的产业集群(如中国台湾新竹的半导体产业)、灵活包容的运营管理体制(如小机构—大服务的治理体系)。
法国的安蒂波利斯科技城[2]1972年由巴黎矿业学校校长皮埃尔·拉非特教授倡议成立,经过40余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单一的高技术研发基地向国际化、多元化科技产业新城的演变。这个科技城形成了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为核心的两大产业集群,集聚了大量小规模创业企业,创业氛围浓厚。如今的安蒂波利斯科技城拥有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法国国立农业研究院、法国国立计算机及自动化研究院、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巴黎高科国立高矿业学校研究中心等众多科研机构,同时包含约5000名研究人员和15000名工程师的研发队伍,其中小于10人的科技企业达到企业总量的72%,大于100人的科技企业只有3%。如此形成了一个高度扁平化、灵动化的创新网络体系,这些机构和人员通过合作,强化产学研合作与功能互补,共同开展创新技术/项目的开发,形成了强大的网络效应。据统计,法国阿尔卑斯滨海省的10个“产业竞争力集群”中,有半数左右集中于安蒂波利斯科技城内[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