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工理论的发展及转变趋势

分工理论的发展及转变趋势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分工的思想古已有之,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本身就是分工不断深入的过程。由此开始,分工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从斯密关于“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的论述开始,关于分工的影响意义基本从社会和经济两个维度展开。而延续斯密古典经济学的思路,围绕分工产生的专业化与贸易,形成了经济学的主流分工理论。图3-1分工理论演进的树状框架如上所述,贸易分工理论的发展本身就是一部交叉演进的过程史,图3-1只是做了一个简要的梳理。

分工理论的发展及转变趋势

关于分工的思想古已有之,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本身就是分工不断深入的过程。而真正将分工同国民财富的增长联系起来,则是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开始。斯密关注的是资源的稀缺程度如何被人类经济活动所减少,国民财富是如何增加的,持续的经济增长是如何实现的?他在开篇中就大谈分工,并认为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分工和专业化则是一个经济组织问题[2]。由此开始,分工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从斯密关于“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的论述开始,关于分工的影响意义基本从社会和经济两个维度展开。在社会影响方面,有涂尔干的社会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苏联学者的劳动地域分工等理论,这里不做过多介绍。而延续斯密古典经济学的思路,围绕分工产生的专业化与贸易,形成了经济学的主流分工理论。沿着国际贸易的思路,发展了外生比较优势(李嘉图)—要素禀赋论(赫克歇尔、俄林)—产业内贸易(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理论。从专业化产生规模经济/报酬递增,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萨缪尔森)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也产生了杨格对分工取决于分工的论述,进而有施蒂格勒提出的斯密困境。同时,沿着专业化、贸易必然产生交易费用的思路,以科斯(交易成本、企业的性质)、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经济学)为代表的学者发展了新制度经济学。而杨小凯、黄有光为代表的学者则吸纳了科斯(交易成本)、杨格(分工取决于分工)的思想,对斯密的分工推动经济发展进行了进一步演绎,并用数学工具将其模型化,形成了分工经济—交易成本两难冲突决策的新兴古典经济学[1]。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学者的思想间有着交叉影响,比如国际贸易新理论(克鲁格曼)就受到了报酬递增的启发。

图3-1 分工理论演进的树状框架(www.xing528.com)

如上所述,贸易分工理论的发展本身就是一部交叉演进的过程史,图3-1只是做了一个简要的梳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