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作为一种新发展背景下的新运行体制、新空间载体的“产业园区”,它在中国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交通部香港招商局在深圳设立的蛇口工业区[2]。产业园区作为一种新鲜事物,是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成熟的,这种探索是从操作模式入手,到经营理念、管理体制的全面革新,产业园区当之无愧成为改革开放初中国对外打开的一扇吸收知识、技术与管理的窗口,甚至可以说是代表和展现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前厅”。在深圳蛇口工业区的早期探索中,政策创新的力量显而易见。在当时蛇口工业区的发展建设中一切都是首创,包括税收政策、出入境管理、企业管理权限、园区管理体制、与政府的关系等,都是完全不同于长期旧体制的全面革新,这些内容集中体现在1984年广东省委下发的31号文件《关于解决蛇口工业区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表1-4)[27]之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体现的就是蛇口工业区建立的初衷,可以说是先有了“蛇口模式”,才有了“深圳模式”乃至后来影响全球的“中国模式”。
表1-4 早期赋予蛇口工业区的特殊政策(www.xing528.com)
以蛇口工业区为开端,深圳市仿照这一模式后续建立了众多的工业区、开发区,包括华侨城工业开发区、南油集团开发区等。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开发区大有希望”(1986年)那样,到了1990年代初,随着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吸引外资格局的形成,以发展工业为主体的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遍布全国各地。我们必须看到早期设立的这类产业园区,一方面是面向承接全球贸易分工体系、吸收国际资本转移的需要;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探索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是凸显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窗口、形象窗口,除了经济意义以外,产业园区作为“政策工具”的属性不容忽视。总体而言,中国早期的产业园区与国际上的“特殊经济区”概念接近,本质上是一种政策工具,是国家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与市场经济的“试水地”,为国家探索市场经济的可行性与操作模式是其最重要的时代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