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的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文本,一种是言语。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物化的话语和说话的话语,一个的外在形式是文字,一个是声音。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理论话语统统归纳为文本,更不能将日常用语划归为实践话语。实际上文本中也有大量的日常用语,比如日记;言语并被录音物化后经久不衰。形式只是一种归类整理的方式,有助于我们在杂乱无章的话语中进行有条不紊的文本及言语研究。
话语内容需要话语形式来展现。西方话语理论对文本进行了诸多解释和分类,将文本分为书写的文本和非书写的文本,或真文本、反文本、伪文本、前文本,甚至现实文本、意向文本、理想文本,将存在于脑海中本没有表述出来的也称为文本。这样的划分会使得文本失去最初的意义,变得虚幻,并无法进行科学研究。笔者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文本分为两大类,即书面话语文本和口头话语文本。书面话语文本包括:(1)各种印刷品,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教材、军队各种相关期刊、报纸内容、学习文件、辅导材料等等。(2)摘抄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笔记、心得体会、会议记录等等。(3)各种板报、横幅、标语,等等。口头文本话语是相对于书面话语文本的,包括各种场合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一切言说话语。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书面话语文本可以分为两大类:相对稳定的话语文本和不断更新的话语文本。相对稳定的文本是国家和军队的基本政策、路线、方针,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教材,军史资料、传统标语等。不断更新的话语文本包括党的新理论、新政策、新军事理论,阶段性学习内容,包括一切在不断丰富、更新、发展中的文本,如科学发展观、军队核心价值观等等,集中体现在学习文件、学习材料、会议笔记、会议记录、各种口号、标语、板报中。这些丰富的文本为我们研究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历史发展、转变、规律提供了充足的准备。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口头文本话语是过去以及现在,我们发生过以及正在发生的口头话语文本。它可以通过视频或者音频进行记录,也可以进行文字转录,是口语化的文本,是实践中的文本。研究此类文本需要我们将语气、语调、重音、停顿等因素考量进去,并从口语的临时性、随意性、多变性来分析判断话语的意图、策略。当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口头话语文本我们应考虑其讲述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并不是质疑讲述者话语的真假,而是主观性存在认知的偏差。正如回忆录文本中存在记忆偏差一样,心理学专家发现人们常常会通过一定方式来解释自己经历过的人和事,并很难区分实际发生的事与经过自己推理而觉得理所应当的事。特别是当发生某件事情,许多目击者被同时询问时,总是有一个人占据主导地位,他的记忆会影响甚至推翻另一个性格较弱者的记忆。
在1977年,美国就曾经发生过这样一起事件:美国联邦法庭指证威廉·杰克逊犯有强奸罪,法庭的依据是当事人的证词。虽然威廉·杰克逊再三声称自己冤枉,但在当事人非常肯定的指认下,罪名成立了。5年后,真正的罪犯爱德华·杰克逊落网了,他和受冤枉者同姓,相貌也很相似,结果酿成了这起冤案。
丹贝尔·瑞特博士是华盛顿一所大学的心理学家,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瑞特博士给40名学生看一本漫画书,内容是两个青年在台球室玩台球的时候,有一个女人偷走了其中一个人的钱包。博士要求所有学生都单独看完这本漫画书,不能与别人交流。事实上,瑞特博士事先在漫画书中做了手脚,他将40名学生暗地里分成了两组,学生们看到的漫画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其中一组看到的情节为这个女人是自己单独偷的钱包,而另外一组看到的则是她还有一个同伙。学生们看完漫画之后,瑞特首先一对一地提问他们:“这个女人有没有同伙?”只有一个人答错了。接着,瑞特开始两人一组地提问,在这两人中,一个看到的是有同伙的版本,另外一个看到的是没有同伙的版本。在回答以前,瑞特让两个学生先讨论一下各自看到的内容,最后再告诉他明确的答案。根据逻辑,两人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漫画情景,他们根本不能也无法达成共识。可结果是,仅仅有5组人的答案是正确的。剩下的15组人最后都讨论出了一个统一的答案。这就表示,有15个人被自己同伴的看法动摇了,放弃了自己原来的观点。
后来,瑞特将这项实验的报告发表在当时的《英国心理学》期刊上。在报告中,他略带调侃地写道:“让两个人同时讲一个故事是篡改人们记忆最强有力的方法。”这被称作社会标准化倾向。发生此种情况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我们的大脑会根据自己的记忆去自动填补那些时断时续的视觉记忆中的空白。正如在发生车祸之后,面对警察的询问:“黑色桑塔纳与红色奔驰相撞的时候,桑塔纳有没有开转弯指示灯?”要是你根本就没注意到两辆车的颜色,那么你就极有可能会利用从警察那获得的信息来为残缺的记忆进行完形填空,就会在证词中说车的颜色是红色或黑色。他人的暗示与诱惑是另外一个让记忆发生偏差的关键原因。
因此,在对待口述文本时,除了校对其转录的精准度,我们更应该考量其主观偏差性,这有助于我们进行建立在文本基础上的研究和分析。
言语同样具有研究价值,言语是活的文本,纵使是数年前的录音,听众也和读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当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的言语部分会转变为未来的文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需要研究言语。思政课堂的言语,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言语,思想政治工作的言语,是比文本更有实际效果的话语形式,也是远远大于文本的体现形式的存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声的话语被记录成文字,更易于存在于更长更广的时空中,正如这本书中的文字,从意识中的声音转变为物质符号。有声的言语如果不能以某种物质的形式,如文字或录音记录下来,那么它只能存在于相对狭小的时空中。有声的话语是鲜活生动的,所以我们再读经典时便赋予了文字生命,却又无法真正复原它,因为这里面的情绪情感韵味曾属于一个独一无二的主观世界。这也告诉我们,在思政课中非常有必要去回顾诵读经典,只有在重新赋予文字鲜活的生命时,才会更着重地思考它产生时的周遭处境,更加鲜活地理解文字的意义。在慢慢历史长河中,小部分言语物化成了文字、录音,大部分言语带着鲜活的生命消逝了。而这些幸运的无声话语和有声记录就成为所有言语的代表进行沉淀和传承,也可以称他们为固化的话语。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也完全可以将话语分为固化话语与流逝话语。分类的出发点取决于我们的研究目的和方法,正如此刻,将众多想法留于纸上,也是为开启文本研究提供一些鲜活的个人观点罢了。
我们再回到最初的分类——实践言语,并将实践言语继续分为宏观言语和微观言语。这里的宏观和微观只是维度的不同,宏观的言语包括理论话语和意识形态话语,如:学科建设、科研前言以及基本理论;微观言语包括情感交流话语、信息沟通话语、一般陈述话语。宏观话语通常意识形态特征较为突出,是意识形态架构中的言语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言语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方方面面的构建及探索。而微观言语具体到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喜爱偏好、思想交流、价值输出、信息互换,等等。
话语形式是指话语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划分的关键词,而不是以话语的内容、目的为划分标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产生了实践中的话语,我们称之为言语,这些言语是以单向输出或交流互动的形式出现的。我们先来看单向输出的言语形式,包括思政教师在课堂中对理论的解释和阐述、特定主题的演讲、经典诵读等,这种言语形式是单向的,不需要言语回应的,是信息、观点和情感的输出。高校课堂中,思政教师对理论体系的讲述和阐释,若没有学生进行提问回应,便是单向的灌输形式;学生提问老师回答,或者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便是言语的另一种形式了。而没有回应,并不代表不需要回应,这种回应体现在认同的采纳和对理论知识的接收,只是没有言语的回应而已,表现出的形式为单向。
交流互动言语体现在思政课中的互动,正如上文所表述,即包含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发问与解答,也包括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发问与回答,以及受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互动。这种互动的言语形式在军队中更多地体现在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中,这其中包括定期的思想汇报与谈心、交流心得体会等。当然,这种交流互动还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探讨和研究中。
话语要素的分析是对阐释对象的分解,是对某个概念的进一步拆分和深入探究,这也是对新领域展开研究的基础,是后期研究的依据,在本书的比较研究中,就是以要素为单位进行划分,并开始具体分析研究的。
[1]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汉英对照词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64.
[2][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9.
[3]刘振忠.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1:6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89-590.
[5]胡河宁.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6).
[6]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47.
[7]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6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9]詹姆斯·保罗·吉.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M].杨炳钧,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34.
[10]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284.
[11]http://video.jingpinke.com/details?uuid=8a83399b-19cc280d-0119-cc280e11-00f3&number=02.
[12]http://v.ku6.com/show/j_X2Dd TKKNARp6p L.html?st=1_9_3_1&nr=1.
[13]http://v.ku6.com/show/NHXa LAGTBQG-v2qu Tp LJRQ...html.
[14]http://news.cntv.cn/20121125/101181.shtml.
[15]杜爱.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教案解析[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3:29.
[16]杜爱.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教案解析[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3:95.
[17]杜爱.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教案解析[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3:348.(www.xing528.com)
[18]语境、语用主体、话语实体是语用研究的三大要素之一。语用主体指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等;话语实体指话语形式、内容、音调、交际工具等。
[19]语体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两类,其中口头语体包括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书面语体又分为法律语体、事务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新闻语体、网络语体七种。
[20]杜爱.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教案解析[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3:156.
[21]杜爱.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教案解析[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3:330.
[22]杜爱.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教案解析[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3:343.
[23]总政治部宣传部.全军“四会”优秀政治教员授课讲稿汇编[M].北京:长征出版社,2014:103.
[24]杜爱.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教案解析[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3:297.
[25]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47.
[26]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47.
[27]新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1320.
[28]转引自王建平.语言交际中的艺术——语境的逻辑功能[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2-4.
[29]王建华.关于语境的构成与分类[J].语言文字应用,2002(8).
[30]王建华.关于语境的构成与分类[J].语言文字应用,2002(8).
[31]语用学中的预设是一种“言外之意”,是话语之外的某种信息,它不属于话语的基本信息。话语预设也叫语用前提,往往就包含在话语的意思之中。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早已知道的常识,或至少听到话语之后总能根据语境推断出来的信息。
[32]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59.
[33]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64.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2.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648.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9.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89-590.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3.
[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84.
[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17.
[41]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6.
[4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8.
[43]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3.
[44]本书编写组.部队讲话材料写作[M].济南:黄河出版社,2011:234.
[45]杜爱.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教案解析[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3:300.
[46]三大民主:即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内部实行的民主制度。
[47]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20-1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