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施要通过一定的流程和操作来开展。一般来说,社会实践通过行前准备、活动实施、方案调整、活动记录、活动宣传等步骤来实施。接下来,我们对社会实践实施步骤进行具体分析。
(一)行前准备
行前准备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的重要保障。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当走出校门,踏上社会实践的旅途,衣食住行及有关文件资料等相关准备工作都要做好。
1.衣食住行的准备
衣:以轻便实用为原则。为防天气骤变,应当根据当地的气候准备一两件较厚的衣服,最好有一套防雨的外套。准备一双舒适的运动鞋,一顶遮阳帽,它们可是要陪伴你征战大江南北的伙伴。留意天气动向,及时增减衣服。各地天气变化无常,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另外,条件允许时要勤换衣服,干净整洁会让人自信倍增、潇洒迷人。
食:以卫生为原则。出门在外,由于周围环境的改变、乘坐交通工具的颠簸以及身体的劳累,很容易造成消化功能紊乱。若不讲究饮食卫生,可能导致“病从口入”,以及发生各种胃肠道疾病或食物中毒。所以一定要注意卫生,预防食物中毒。饮食要有节制、有规律,不要乱吃不明的食物。
饭菜宜清淡。在外吃饭最好有蒜、生姜、食醋等作为佐餐,它们不仅有健胃消食的作用,而且对肠炎、痢疾、感冒等有预防作用。瓜果蔬菜一定要新鲜,而且最好是去皮的。若是有口苦、咽痛、心烦、便秘等症状的患者,应吃些凉性的瓜果蔬菜,如西瓜、苦瓜、黄瓜、梨、柑、紫菜、冬瓜、芹菜等。
同时,一定要多喝水。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走路较多时容易出汗。如果有比较长的行程最好带上饮用水。如果有条件,喝适量淡盐水,这一点十分有必要。1克盐加500毫升水,可补充机体的需要,平衡汗液带走的无机盐,同时也可预防电解质紊乱。旅途中喝水要少量多次,口渴时不要一次猛饮,应分多次喝。天气即使再炎热也不要喝5℃以下的水,10℃左右的凉开水最好,可达到降温解渴的目的。但是,最应引起重视的是饮水卫生。不要喝生水,尤其是被污染的河水、井水等。
住:以安全为原则。在选择住宿地点时,一定要谨慎,以安全、卫生、少花钱为宜,如企事业单位的招待所、高校留宿处等。注意保证睡眠充足,按时作息,以养精蓄锐。住宿时财物要保管好,贵重物品随身携带,谨防偷盗。不要把行李放在宾馆房间提供的柜子里,以免离开匆忙忘记携带。
行:以简易方便为原则。临行前要检查生活必需品是否齐备,如衣物、洗漱用具、防晒驱虫用品、雨具、常用药品等。行李压缩打包,精简为宜。为防行程颠簸,应当对晕车、晕船等症状有所准备。疲劳会增加晕车、晕船的机会,因此在出发前,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与你的室友彻夜卧谈。在旅途中小睡片刻对晕车、晕船也有帮助。颠簸中切忌饮食过量,最好坐在通风的地方,新鲜空气可以防止作呕。在晃动中应尽量避免阅读,印刷字体会随车、船跳动不定,这可能使人感到眩晕。若是非读不可,应尽可能固定和书本的距离。
2.相关方案准备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之前要准备好相关的活动方案,比如,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总体方案、社会实践活动应急预案等。此外,还要准备好相关的文件资料、证明等材料。证明材料主要是介绍信、实践地接收证明等。其他文件资料主要包括学生证、身份证、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表等。
3.思想准备
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之前,应当在思想上做好充分准备。要把自己的角色从一个学校的学生转换成一个能够融入环境的社会人。社会实践大多是在寒(暑)假中进行,夏季进行实践时,高温、暴雨等恶劣天气给社会实践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阻碍,给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部分大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大学生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社会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不要因为生活环境、物质条件等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变得不适应、垂头丧气,甚至退出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要坚信不经历风雨怎会见彩虹,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毅力克服困难,圆满地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的各项任务。
4.体质准备
社会实践的地点有可能会选定在某些大学生的家乡或附近地区,但也有可能会离开家乡到比较远的地方,有可能会从都市走向农村、从平原走向山川。为了社会实践能够顺利开展和进行,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好的身体才能给我们一个精彩的人生。为了保障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圆满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的各项调研任务,大学生要在实践活动开展之前做好体质上的充分准备。例如,加强身体锻炼、调整饮食习惯等。这些充分的准备有助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5.知识准备
经过系统学习,大学生自身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在社会实践开展之前,还是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准备。这里所指的知识准备是指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涉及的专业等方面的知识要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尤其在开展专业型或者学术型社会实践活动时,这方面的准备就更为重要。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还应当对实践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有深入了解,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一些禁忌,这一点更是大学生要知道和注意的,以免发生误会,甚至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www.xing528.com)
此外,行前准备还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这都要根据外界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例如,关于社会实践活动经费问题,在实践活动开始之前,要根据实践活动的需要提前做好经费预算,在实践活动开展前准备好相应的活动经费。但当物价上涨或交通费用上调后,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就要相应进行调整,后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可能需要追加活动经费,以保障社会实践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活动的实施
在进行了充分的行前准备工作之后,学生个人或各实践团队就要根据计划奔赴实践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时,一般情况下,要紧密结合原定计划、按步骤展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可分为三类,即学术研究活动型、社团活动型以及志愿服务活动型。由于内容、条件、特色等方面的不同,每一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既有共同之处,同时在内容等方面也有所区别。接下来,我们对其分别进行阐释。
1.学术研究活动的实施
学术研究活动能够提升社会实践的“学术”分量,能够融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学术研究活动的实施,一般通过学生参与教师课题或者结合专业特点自行选题来开展学术实践调研或研究。学术研究活动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课题申报和设计,传授给学生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调研方法,指导学生分析调研数据、提炼学术成果、撰写调研报告。学术研究活动开展时,学生将按照项目申报书上的活动设计开展社会调查,统计调研数据,并及时向学校团委等部门报送新闻稿。在调研报告撰写阶段,学生将进一步分析调研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形成理性认识。学术研究活动的调研课题多为当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调研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具有珍贵的价值,可作为政府部门决策时的参考信息。
2.社团活动的实施
社团活动是依托学校各类社团为基础而开展的实践活动。相比而言,该类型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具有较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学生社团一般是以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专业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通过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能够增强学生社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扩大学生社团的影响力。同时,通过学生社团活动也能提升社团成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树立对国家和人民强烈的责任感。社团活动可以以社团为单位单独组队,也可与其他学生社团联合组队。一般来说,同一社团可以组建多支团队,但团队成员不得同时交叉参与不同的团队。就流程而言,社团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的实施是大同小异的。活动开展时,学生将按照项目申报书上的活动设计开展社会调查,统计调研数据,提供社会服务,并及时向学校团委等部门报送新闻稿,完成相关调研报告的撰写。
3.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
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营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最常见的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既是对大学生的磨炼,能够增加大学生的阅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也是一种积极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如义务支教、环保宣传、便民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够传递爱心,更是传递了一种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定信念。以某高校为例,2016年暑期该校共派出了舟山群岛新区“妈妈去哪儿——女权小卫士”宣传调研团等21支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师生近400名,分赴舟山定海、普陀、岱山、嵊泗等地,开展节能环保、感恩教育、国情教育、理论普及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切实了解了国情,开阔了视野,得到了锻炼,为建设团结友爱、平等互助、共同前进的和谐社会贡献了青春力量。志愿服务活动通常按照以下步骤和环节展开:了解志愿服务需求→招募爱心志愿者→明确志愿服务内容→明确服务对象→明确服务形式→开展志愿服务→填写志愿服务记录→活动总结。
(三)活动方案的调整
为了顺利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既定的计划和任务,一般而言,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在上报学校团委等相关部门批准、确定之后便不再进行更改。但是,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则有必要进行调整。这些特殊情况可以分为两类,即客观情况和主观情况。客观方面的情况主要有:天气变化、突发的地质灾害等。遇到这些因素,尤其是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时,一定要及时调整实践方案,确保实践队员的人身安全。主观方面的情况主要有:因某种原因不能完成预先协商好的接待任务,造成实践对接单位的衔接不畅;实践队员突发疾病等。对于这种突发事件应该灵活应对,及时调整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活动的记录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般要经历2—4周时间,集中实践时间一般为2周左右,做好实践情况的记录对于事后整理和归纳相关材料非常重要。社会实践活动的记录,既可以采用纸质材料书写记录的方式,也可以利用先进的通信媒介,如录音笔、手提电脑、智能手机等进行录音、拍照。记录下来的资料既是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证明,也是顺利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的重要保障。
(五)活动的宣传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做好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等相关工作。要根据本团队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与报纸、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联系,深刻挖掘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及活动新闻亮点,扩大实施活动的影响力,争取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各主要新闻媒体上进行报道。同时,要及时上报工作材料,切实有效地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浙江省某高校为例,学校组织的每一支社会实践团队,都建立了专属微博、网站、QQ群及微信群等网络系统,在腾讯网站上,根据实践进度情况,实时发布活动情况、展示实践团队风采。实践团队也通过关注“浙江团省委学校部”腾讯官方微博或者“浙江省学生联合会”新浪官方微博并及时向其发送有关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信息,让社会及时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
(六)活动实施的总结
社会实践活动在实施后,要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社会实践实施后的总结,能够让实践的参与者从不同的角度分享实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认识及感想;能够让参与者回忆、思索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能够让参与者充分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真谛。在实践中,参与者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更好地提升自己。社会实践实施后的总结也能够凝练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取得的经验,能够帮助大学生发现社会实践实施中存在的不足,为下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