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主张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他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重要的教育思想,对西方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杜威的生活教育思想是在继承卢梭(1712—1778)自然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卢梭的教育理念太过于理想化,他在《爱弥儿》中构想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教育环境和过程,主张教育的起点要回归到儿童时期,回到最初、最自然的社会生活状态之中,将儿童与外界隔离,保证儿童的天性不被日益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所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教育使儿童保持与生俱来的优良德性。
杜威也是主张将教育回归到现实生活之中,与卢梭不同的是,他希望学校成为“一种生动的社会生活的真正形式,而不仅仅是学习功课的场所”,个体通过教育实现对社会生活的良好适应,并且“不断地培养观察力、创造力、建设性的想象力、逻辑思维以及通过直接接触实际而获得的那种现实感”。通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使人保持原始的真、善、美,为民主社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性的合格公民。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为当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指明了方向。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教育思想为基础,结合自己丰富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创立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其要点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传统的教育理论把教育从生活中剥离出来而使教育成为一种纯读书的行为,是坐而言,不使人起而行,严重脱离社会实际。陶行知先生反对只会在课堂、在书本上做功夫的死学校,更加注重并强调“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理念。(www.xing528.com)
“今后中国教育应使头脑与手足两者相联盟,用脑的同时使用手足,平均发展。”在陶行知看来,我们培养的人是要适应社会的,学校不能只是让学生读书而不顾及人的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教学做合一”才能培养出“社会化”的人。他说:“人类和个人的知识的妈妈都是行动。行动产生理论、发展理论。行动所产生发展的理论,还是要指导行动。引着整个生活冲入更高的境界”。在此,他强调,知识是从实践中得出而又必须回到现实中去进一步指导实践,从而更好地改造世界、造福人类。其中所谓的“教学做合一”的“做”则是指最普通又最广泛的生活实践。在注重实践的同时,陶行知又明确表明教育从书本开始,最终要回归到人生的,生活教育的目的是根据社会及人生发展的需要,促进人身心手脑的全面发展,这些也充分体现了在实践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符合实践育人的思想实质,与我国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相契合,是新时期高校开展实践育人的教育学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