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想,其中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针对实践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而提出的“知行观”是最能体现传统实践教育思想的核心思想之一。在《河南程氏遗书》中可以看出“二程”的知行观。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各个朝代、学派的知行观先后经历了“知易行难与行先知后”“知先行后与行重知轻”以及“知行合一与知行相资”三个阶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观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想,其中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针对实践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而提出的“知行观”是最能体现传统实践教育思想的核心思想之一。

知行观是我国古代先哲对认识和实践关系问题的集中表述。“知”主要是认知、良知、道德意识的意思,它具有认识论和道德论两个层面的意义,基本上可概括为人类的精神活动。“行”,最初的含义是“走”,其后引申为以人的身体为载体的各项活动。它与“知”相对应,泛指人类精神活动以外的活动,包括生产劳动、人与人的交往、道德实践活动等。最早将“知”“行”对举的是《左传》,此后各朝代的思想家对知行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在知与行孰先孰后、孰轻孰重、孰难孰易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先秦时期,《左传·昭公十年》中提出“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认为知易行难老子认为,知易行难是普遍性的规律,“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78章)。《老子》第47章中还将圣人与大众的知行能力作了区分,认为圣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而众人则“其出弥远,其知甚少”。对于圣人而言,知或行都是容易的事情,圣人可以“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相反地,对于大众来说,则是知行皆难的。

孔子在其大量言论中强调践仁体道的思想,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强调道德修养落实到“行”,要言行一致,以行来检验言。孔子非常注重“行”,认为行先知后、行重知轻:“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他还强调言与行要一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考察一个人的德行如何,孔子经历了由“听其言而信其行”到“听其言而观其行”的观念转变,正是因为孔子发现行比言更重要的缘故。荀子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明确肯定了“行”的重要性,主张行高于知的观点。

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董仲舒提出“凡人欲舍行为,皆以其知先规而后为之”(《春秋繁露·必仁且智》),意思是先知才能后行,知是行的前提,知对行具有指导作用。(www.xing528.com)

两宋时期,程朱理学的发展为探讨知行关系等哲学命题提供了肥沃的理论土壤。在《河南程氏遗书》中可以看出“二程”(程颖、程顾)的知行观。如“君子以识为本,行次之”“故人力行,先须要知。非特行难,知亦难也”等,主张知本行次、知先行后、知难行易的观点。朱熹提出的“知行常相须”,认为知行关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以其地位论,行重于知,知是为了行;二是以其进程说,知先行后,有知才能行。他认为:“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认为“为学之功,且要行其知”,把行作为知的目的。

明代王阳明反对道德教育存在的知行脱节的问题,明确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他在《传习录·答顾东桥书》中指出:“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认为知与行本来就是不可分离的,知行合一是知行关系的本质。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提出“行可兼知”的观点,认为通过行可以得到知,行是知的基础。他还强调知与行要“相资以互用,并进而有功”,认为“力行而后知真”,在“力行”中获得真理,知与行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各个朝代、学派的知行观先后经历了“知易行难与行先知后”“知先行后与行重知轻”以及“知行合一与知行相资”三个阶段。虽然具体观点存在诸多差异,但大都是主张知行辩证统一、不可分离,认识与实践应该相结合的观点。不管知与行孰先孰后、孰轻孰重,都不会否定其中任何一项。知与行、认识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知行统一的观念对当代的社会实践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启发、指导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