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能力培育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能力培育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作为载体,贯穿于各种教育活动之中。探究国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形式、实施过程及其支持动力,借鉴国外尤其是美国高校社会实践的经验,对于更好地开展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美国500多所大学和学院校长达成开设社区服务课的校园协定。耶鲁大学鼓励以勤工助学方式出现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能力培育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开展大学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作为载体,贯穿于各种教育活动之中。社会实践是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适应社会,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国外各高校开展社会实践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探究国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形式、实施过程及其支持动力,借鉴国外尤其是美国高校社会实践的经验,对于更好地开展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日益要求社会成员具备良好的素质和才能,因而培养学生具备参与经济生活的品质和能力,成为国外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学习得到了美国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1990年11月,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签署了《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1990》,设立“服务美国”计划,向全国中小学校的服务学习项目、高等教育中的示范性全国服务计划等拨款,支持服务学习。

1993年9月,克林顿总统签署《国家和社区服务信托法案1993》,重申了服务学习的重要性,并成立“国家和社区服务公司”,负责管理“学习和服务美国”“美国团”等计划,联邦政府通过“美国团”计划提供给高中毕业生、大学生服务社区的机会,以换取津贴、偿付教育贷款或支付未来高等教育的费用。有的州成立了为学生服务的学习监管机构,负责“服务学习”的指导和评估。

在法国,法律规定雇佣实习学生只需付津贴而不必付保险金,于是企业雇佣一个实习生所花费用只相当于刚毕业的工程师工资的1/4。1987年英国政府在《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白皮书中指出:“政府及其主要提供资金的机构将竭尽一切去鼓励与赞助高等院校采取使自己与工商界更加接近的措施。政府也将促使工商界认识到同教育密切合作对他们的益处以及更为广泛的价值。”英国政府规定,如果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学生,举行“三明治”式合作教育,可根据接收学生的数量适当免交教育税。这些包含实际利益并且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对于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美国高校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中,政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91年4月,布什总统发表了题为《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的报告,其中包括:为了保证学校取得成功,要超越课程,把眼光放到社区和家庭上,每个社区都要成为可以进行学习的地方。克林顿总统认为,要恢复国际竞争力,必须从培养“人”开始,并于1993年签署了为“国家和社会真诚服务行动”提供基金的法律。此外,克林顿还在全美推行为社会服务的“城市年”计划,目的在于让青年和大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培养其合作精神、种族团结和社会意识,他要求大学生为社会做各种工作。2001年小布什政府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中,专门列出了关于建设“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的条款,在其计划项中美国2005财政年度投资9.9亿多美元推行课外教育计划。此外,美国各个州的政府对于高校的社会实践还有其自身的政策支持,如马里兰州规定如果高校学生没有在社区志愿服务60小时以上的记录就不能如期毕业。明尼苏达州、伊利诺依州、加利福尼亚州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条文,鼓励高校进行社会实践研究。密执安州政府拨出专款支持建立区域联盟,用以指导本州高校的社会服务活动,并将学生的学分和学术研究与社区服务挂钩。

(二)社会的资助和配合

美国企业界特别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非常重视与高校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合作。这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使企业获得了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产品改造、提升创新能力的大好机会。大学生可以借此契机,参与企业科研、企业生产、企业管理,累积社会实践经验。此外,美国很多企业愿意资助高校学生开展内容广泛的实践活动,高校利用这些社会资助,组织学生承担一定的实践项目,如为伤残人员服务、为移民子女提供外语训练、为监禁青年提供指导等。同时,美国企业也在积极地为高校学生提供参与课外学习的活动项目,例如通过学生参加小组工作项目来传授学生团队技能。为了使大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企业管理人员以客座教授身份来校任教,作为实践者和管理者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帮助和指导,他们参与授课(必修学分课程)便于大学生了解企业要求,而且企业管理人员直接参与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此外,美国企业通过将学生短期安置在企业实践或带学生参观企业进行就业前培训等方式,开展针对大学生的体验学习和行动学习。

英国产业界积极与大学合作,合作方式很多,由一些大企业与大学共同设立“联合教授”席位、开设合作课程,即企业和大学共同参与课程设计、指导、教学评估过程,课程所需设备和费用也由双方共同承担,积极接收实习的大学生。(www.xing528.com)

(三)学校的重视和鼓励

国外许多大学,专业实践或实习大多是正规的教学计划,并给予一定学分。美国学校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十分注意利用社会环境进行教育,大学课时少,教师讲授少,学生独立活动多。除了普遍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外,还积极鼓励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和服务,约有4/5的院校允许学生代表至少参加一个管理机构的工作,其中14%的校董事会有学生代表,41%的院校允许学生担任教师聘任委员会委员。有的学校为学生创业小组提供最多3000美元的原始资本创办并经营新公司,或者专门设置“科研推广中心”,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耶鲁大学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包括救济穷人、教育文盲、安慰孤独病残者、为老人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美国500多所大学和学院校长达成开设社区服务课的校园协定。美国高校在自己的办学理念和使命中表达了对加强实践教育、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视,大学的实践教育在政府、社会和高校的积极配合下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哈佛大学从第21任校长艾略特时起就开始重视课程的实用化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由此大胆实行“选课制”,大力消减古典课程和古典理论学习,增加实用课程和实际训练,为美国现代大学重视实践教育开启了先河。耶鲁大学鼓励以勤工助学方式出现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麻省理工学院的实践教育渗透到了学生的全部培养过程中,每学年为学生提供超过600种的各类活动,并且为学生提供资源和机会参加实践项目或者实践活动,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构成了其极具特色的社会实践体系。在加拿大萨斯卡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专业实习项目允许本科生在完成最后一年专业学习前可以进行16个月的“职业”实践。这种正式的实习项目为学生、企业以及学校带来了显著的收益。教育学专业为学生提供16周的教学实习,每名学生都有指定的合作教师来负责日常监督和评价。工程专业实习项目为学生提供为期12—16个月的实习机会,在深度上等同于大学毕业生在工作的前一两年所做的工作,且会得到适当的工资。在德国,工科院校规定学生参加实践或实习的时间不得少于26周。理工科学生在学完1—3年后参加“中间考试”,合格后必须参加生产性实习,然后才能撰写毕业论文。有些研究型大学为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或承担社会问题研究,制订了研究伙伴计划,即将学生、教师和社区相结合,使学生能直接获得教师的指导和社区的帮助。

(四)长效机制的建设和保障

当前,在教育发达的国家,许多高校充分利用学校、政府、社会、个人等多种力量,构建了内容规划科学、动力机制完善、保障机制强大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第一,社会实践内容的长效科学规划。长效科学的内容规划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持续高效开展的前提。结合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实践能力等多元化培养目标的需求,国外许多高校规划了包括志愿服务、政治教育、生产实践、公民体验、劳动教育、军事训练、纪念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内容,范围涉及责任意识培养、国防意识锻造、爱国意识提升、集体意识塑造、风险意识增强,内容系统广泛,从而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社会实践长效动力机制的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成的诸多要素中,长效动力机制是关键。从国外许多国家来看,政府的充分重视、社会的大力支持、学校的积极鼓励和学生的积极自愿构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的强大动力源。首先,政府充分重视是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的基础动力。许多国家政府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常常通过立法的方式来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如在美国,许多州都通过立法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才能毕业,有的州通过建立联盟体系来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设专项资金予以支持,甚至美国总统都亲自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动仪式。其次,社会大力支持是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的持续动力。在国外,许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常常是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开展的。通过校企合作,大学生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企业在合作中获得了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产品升级的机会;同时大学生也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获得了企业科研与生产方面的实战经验,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为此,社会上大多数企业都愿意与高校开展持续合作,从而给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动力。再次,学校积极鼓励是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的核心动力。为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国外许多高校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允许学生代表参加学校董事会或教师聘任委员会等管理机构的工作,鼓励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为了鼓励学生融入社会,国外许多高校还鼓励学生创办经营公司,专门为学生设置“科研推广中心”,并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最后,学生积极自愿是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构建的直接动力。为了提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激励机制。如在美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服务团体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评价主体,这些服务团体对学生的评价客观公正,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在俄罗斯和德国,当大学生就业时,用人单位很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有的还根据学生社会实践经历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在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提高、主动性增强,从而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

第三,社会实践长效保障机制的建设。一是长效组织保障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顺利开展,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是基础,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往往都建有强大的组织保障。如印度尼西亚,为在组织上给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有效保障,社会相关组织与高校共同成立有专门的“社会服务协调委员会”。在美国,社会上的众多公益组织会面向学校甚至直接进入高校招募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整个过程中,学校和社会共同为大学生提供包括专业指导教师、企业相关专业人士、公益团体成员在内的强大实践指导力量,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需要充分的经费支持,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往往是由学校、学生、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首先,政府会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相应专项经费支持。其次,高校会从多个渠道与社会组织联合,依靠社会组织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例如,美国各级政府资助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资金巨大,几乎占资助资金总额的一半;社会公益团体、企业、教会、个人通过公司基金和科学文化福利基金的途径从资金上给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力支持,建立起有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经费保障机制。三是长效基地保障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需要充足的实践基地和实践岗位,在国外,社会团体、学校和政府常常是实践基地和岗位的重要来源,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岗位分布范围广、需求人数众多。如在法国,许多高校与企业往往签订有“学徒培训”,该协议规定学生可到企业接受长达两年的培训,从而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实践基地和岗位。此外,国外许多高校还广辟渠道,多方筹集资金建立自己的实践基地,从而能充分保证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更加灵活便利的实践岗位。在社会、政府、企业、社区等各种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岗位得到了有力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