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年间中央重要官署,除了贡院原为元的礼部和太仆寺原为元的兵部(今太仆寺街东端)以外,多数沿用元代旧官舍,分散各处,还没有按照南京的规制分别建在承天门南“丁”字形长廊的东西两侧。
开始在“丁”字形长廊两侧起建官署是在宣宗宣德年间,是为了举行大朝会和举行祭祀、接待朝觐会同的需要。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四月首先建成鸿胪寺于长廊东侧后排中部,介于后来建成的工部和钦天监之间,看来是为了鸿胪寺掌管朝仪,适应大臣上朝和举行大朝会的需要。宣德五年二月又起建礼部于长廊东侧前排的前端(靠大明门东侧),于次年五月建成(《日下旧闻考》卷六三及《天府广记》卷二一),当是由于祭祀天地宗庙社稷和接待“四方万国朝觐会同”的需要。
英宗正统年间是大规模建设官署的时期。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首先建成总督仓场公署于东城明时坊表背胡同,以便加强管理仓库厂场。正统七年在三大殿和两宫重建工程完成以后,就下令按照南京之制,在长廊两侧以次兴建官署,“其地有居民妨碍者,悉徙之”。原来五云、万宝两坊居民该即于此时全部被迁走。这年四月“建宗人府、吏部、户部、兵部、工部、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于大明门之东,翰林院于长安左门之东”(《天府广记》卷二一)。就是把“丁”字形长廊东侧的中央官署,全部按照南京之制建成,由南而北,前排是礼部、户部、吏部、宗人府,后排是太医院、钦天监、鸿胪寺、工部、兵部。更有翰林院建在长廊东侧末排靠玉河西堤。其中礼部、鸿胪寺,早在宣德年间已建成,这时当重加修整(参看图88)。
明代南京皇城前面所列官署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长廊东侧只有五部,而刑部与都察院、大理寺合称“三法司”,另建在皇城以外西北角。这时为了“悉如南京之制”,正统七年十一月,建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于宣武街西(《明英宗实录》),就是把“三法司”建在宣武门内西侧阜财坊的长安街西,后来称为刑部街(今西长安街民族文化宫所在)。同时起建詹事府于长廊东侧所建官署以外玉河东堤,今御河桥东。
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为了接待外来使者,改顺天府燕台驿为会同馆,在皇城东南澄清坊十王府以南(今王府井大街东三条胡同西口)。正统六年又分建南北两个会同馆,北会同馆即用会同馆改建,南会同馆则设在长廊官署的东南角,翰林院之南(今东交民巷北正义路南口)。
正统八年又建五府、通政司、锦衣卫于大明门之西,其地原为旗手卫公署,后迁到通政司之后(《天府广记》卷二一)。就是按南京之制,由南而北,前排是前、右、左、中四军都督府,后排是锦衣卫、通政司、太常寺、后军都督府,并把原来旗手卫迁到通政司以西。这样长廊东西两侧的中央重要官署“悉如南京之制”建成。(www.xing528.com)
大学士直舍,即内阁,设在午门以内东南隅文华殿西南,是殿阁大学士视事之所。这是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与制敕房、诰敕房同时建成的。六科(吏、户、刑、工、兵、礼)直房则设于午门以外东西两廊,午门以内西侧原有六科廊,永乐年间归并到六科直房。
工部所属铸钱的宝源局在东城黄华坊石大人胡同(原石亨旧宅),嘉靖年间设置。工部所属制作的文思院在东城明时坊门楼胡同东侧,正德六年改建而成。铸钱原属工部宝源局,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户部加设宝泉局于东四牌楼街北,由仓库改建而成。礼部所属翻译的四夷馆原在玉河桥西,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设置,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改称四译馆,建设于东安门之东南薰坊内。国子监沿用元旧址,在北城崇教坊方家胡同北(今国子监胡同首都图书馆所在)。
以上为明代主要中央官署。正统十年开始命令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如果会议需要儒臣商讨,则翰林院、詹事府左右春坊、司经局、国子监参与。
地方官署以顺天府署为首要,设在北城灵椿坊(今交道口西北),即元大都路总管府旧址。大兴县署在北城教忠坊顺天府学东北(今大兴县胡同北)。宛平县署在中城积庆坊皇墙北大街中部(今地安门西大街)。中城兵马司在仁寿坊红庙街西(今南兵马司胡同北),东城兵马司在思诚坊三条胡同北(今东四三条胡同北),南城兵马司在宣南坊阎王庙西(今兵马司前),西城兵马司在咸宜坊(今兵马胡同北),北城兵马司在昭回靖恭坊(今北兵马司胡同北)。内东巡捕厅在澄清坊诸王馆东(今东单三条胡同北),内西巡捕厅在金城坊(今巡捕厅胡同),巡按察院也在金城坊(今按院胡同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