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北京城的改建: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成果

明代北京城的改建: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成果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明改大都路为北平府,作为连年用兵蒙古的基地,成为北方边防的重镇。后来北京的北城墙,比其他三面城墙要雄厚、高大得多,比南墙要厚3—4米,这是后来多次增修形成的,但是它的雄厚的基础,就是洪武初年为了防御蒙古兵侵犯而建筑的。据明代《寰宇通志》:“洪武初改大都路为北平府,缩其城之北五里。”三十三坊,大多沿用大都中部、南部所有坊的旧名,只有崇教坊因推崇国子监、文庙而新定坊名。

明代北京城的改建: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成果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三月明军攻克汴梁,不久朱元璋巡视汴梁,并部署进军元大都的战略方针,必使“市不易肆,民安其生”。这年闰七月,右丞相徐达率军包抄大都,攻克大都以东的通州,元顺帝仓皇出走上都。八月二日明军从齐化门登城而入,迅即克复大都。于是明改大都路为北平府,作为连年用兵蒙古的基地,成为北方边防的重镇。

徐达为了巩固城防,命指挥华云龙缩小城圈,紧缩北部比较空旷之地,重新建筑北城墙。《洪武北平图经志书》(《日下旧闻考》卷三八引)载:

旧土城一座,周围六十里。克复后以城围太广,乃减其东西迤北之半,创包砖甓,周围四十里。其东、西、南三面各高三丈有余,上阔二丈;北面高四丈有奇,阔五丈。濠池各深阔不等,深至一丈有奇,阔至十八丈有奇。城为门九:南三门,正南曰丽正,左曰文明,右曰顺承。北二门,左曰安定,右曰德胜。东二门,东南曰齐化,东北曰崇仁。西二门,西南曰平则,西北曰和义。各门仍建月城外门十座。

据此可知,城圈缩小了三分之一,从周围六十里缩改为四十里,城门从十一座改省为九座,废去了东墙北端的光熙门和西墙北端的肃清门。新建的北城墙,不仅高度超过东、西、南三面一丈多,而且宽度增加了一倍以上,其目的在于防御来自北方蒙古兵的进犯,十分明显。而且命名北城墙新建的城门,左曰安定,右曰德胜,其巩固城防的用意也很显著。原来大都城墙只是用土夯筑而成,这时“创包砖甓”,就是外包砖砌的层次,也是为了加强防御。后来北京的北城墙,比其他三面城墙要雄厚、高大得多,比南墙要厚3—4米,这是后来多次增修形成的,但是它的雄厚的基础,就是洪武初年为了防御蒙古兵侵犯而建筑的。

《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元年八月丁丑,“大将军徐达命指挥华云龙经理故元都,新筑城垣,南北取径直,东西长一千八百九十丈”。所说“新筑城垣”,即指新筑北城墙和“创包砖甓”。所说“南北取径直”,当是把南北向的东西两墙修筑得笔直。所说“东西长一千八百九十丈”,可能指新筑北城墙的长度,但和明代《户部志》所载永乐年间北墙长二千二百多丈(《日下旧闻考》卷三八引)不合。据明代《寰宇通志》:“洪武初改大都路为北平府,缩其城之北五里。”今北郊外土城,东西有两个大豁子,俗称东西小关,即元代安贞、健德二门遗址,南距安定、德胜二门,正相当五里地(参看图86)。

由于城区面积缩小三分之一,只保留原来大都中部和南部,居民的“坊”由原来五十多个缩减为三十三个。行政区划大体上沿用大都之制,在北平府下分设大兴、宛平两县,城东部有二十坊属大兴县,城西部有十三坊属宛平县。

大兴县二十坊:五云坊、南薰坊、保大坊、昭回坊、靖恭坊、灵椿坊、金台坊、澄清坊、明照坊、仁寿坊、教忠坊、崇教坊、蓬莱坊、湛露坊、明时坊、黄华坊、思诚坊、居贤坊、贤良坊、寅宾坊。(www.xing528.com)

宛平县十三坊:万宝坊、时雍坊、安富坊、丰储坊、发祥坊、阜财坊、咸宜坊、鸣玉坊、太平坊、金城坊、日中坊、西城坊等(《日下旧闻考》卷三八,原缺一坊名)。

三十三坊,大多沿用大都中部、南部所有坊的旧名,只有崇教坊因推崇国子监、文庙而新定坊名。教忠坊亦因纪念南宋大臣文天祥在此被囚和被杀而新定坊名。文天祥曾在此地兵马司被囚四年,最后被杀于此地柴市。洪武九年北平按察司副使刘崧在此建立文丞相祠(在顺天府学东南)。

当时北平府署设在原元大都路总管府旧址,所有地方官署一律改为北平府所属,甚至原来大都城隍庙也改称为北平府城隍庙,立有石碑一丈六尺,上刻“北平府城隍庙”六字,后来建都北京,这块石碑又被埋地下,但仍露出“北平府”三字(朱国桢《涌幢小品》)。

洪武初年在把元大都路改为北平府的同时,把原来元的故宫全部拆毁。《故宫遗录》的著者萧洵,当时任工部郎中,就是因为随大臣参与拆毁故宫的行动,得有机会看到萧墙以内全部宫殿的建筑,随手作了记录。

元故宫拆毁之后,因为燕王分封在这里,又有燕王府的建设。燕王府建筑在元代“西内”地区,即隆福、兴圣诸宫的遗址上,在太液池以西。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其第四子朱棣为燕王,燕王府于洪武十二年十一月建成。王城设四门,南为端礼门,内有承运门,中有十一间开阔的承运殿,后有圆殿及存心殿。承运殿左右两庑设有二殿,周围有廊庑。此后有前、中、后三宫,都是九间开阔。王城之外设有周垣,周垣也设四门,南为灵星门,其余三门和王城门同名。南门外,右侧有社稷、山川二坛。王府沿用南京宫殿的规制,前有三殿,后设三宫。王城之外所设周垣,仿自元的萧墙,因而南门也称灵星门。燕王于洪武十三年才来到驻地北平。当时诸王的进驻封地,都在洪武十一年定都南京之后。燕王的进驻北平,更是在燕王府建成之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