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代中国古都建设及庙宇分布

元代中国古都建设及庙宇分布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代皇帝沿用蒙古族潜埋的墓葬方式,不建设大规模的陵寝,因而特别重视原庙的建设。这些原庙多数设在大都城内街道的冲要地方,或者建于郊外的山上。元代皇帝和皇后的重要原庙,现列举如下:一、大宣文弘教寺,世祖起建,曾赐永业田。而原庙中对成宗以下的皇帝及其皇后的忌辰节祭,都只有正官参与。

元代中国古都建设及庙宇分布

元代沿用宋、辽、金的礼俗,除太庙以外,建有供奉祖先遗像的原庙,其规模之大,耗费之多,远远超出宋、辽、金之上。元代皇帝沿用蒙古族潜埋的墓葬方式,不建设大规模的陵寝,因而特别重视原庙的建设。从元世祖以后,每个皇帝或皇后都在生前创设或扩建寺院,准备作为身后的原庙,如同汉代皇帝都于生前为自己建设陵寝和原庙一样。这些原庙多数设在大都城内街道的冲要地方,或者建于郊外的山上。除大规模建设寺院,制作讲究的佛像以外,并建筑供奉遗像的神御殿,旧称影堂,即所谓原庙。遗像由纹绮局织锦做成。原庙中藏有玉册、玉宝,祭器都用金银及玉、水晶玛瑙制成。世祖影堂并有真珠帘,并布置珊瑚树等。重要原庙还驻有军队防守①。朝廷还往往赐给这些寺院大量的永业田和永业户②,收取租赋作为其维持和扩展的经济基础。

元代皇帝和皇后的重要原庙,现列举如下:

一、大宣文弘教寺,世祖起建,曾赐永业田。见泰定三年十月中书省臣言(《元史·泰定帝纪》)。地点不详,相传在西郊万安山清代所建法海寺、法华寺的地方。

二、大圣寿万安寺,又称白塔寺,原为辽道宗时所建。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开始扩建,十年建成,称为大圣寿万安寺,其建筑一如内廷之制,常用作百官习仪之所。成宗时设世祖帝后影堂于大殿之西,设裕宗帝后影堂于大殿之东。到明代天顺年间改称为妙应寺。地点在平则门(今阜成门)内大街以北的“丁”字形交叉点。

三、大护国仁王寺,又称高梁河寺,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昭睿顺圣皇后起建,三年建成。地点在城西高梁河滨,和义门西七里广源闸之东。后来成为昭睿顺圣皇后和北安王那木罕的原庙。

四、大天寿万宁寺,成宗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布尔罕皇后起建,地点在中心台之后,并建有中心阁,一般就用中心阁作为此寺的代称。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在此建成宗神御殿,后来成为成宗、宪宗的原庙。明代称万宁寺,清代康熙年间重修,改称净因寺。地点在今鼓楼东。

五、大崇恩福元寺,武宗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起建,地点在文明门外,今崇文门外上四条胡同。武宗去世后,仁宗在此建成供奉武宗及二后的东西两殿。明代称崇恩观。

六、大承华普庆寺,原为成宗报德太后而建,武宗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太子大加扩建,跨数坊之地。太子即位,便是仁宗。此寺后来成为顺宗帝后和仁宗帝后的原庙,明代称为宝禅寺,在今宝禅寺胡同,正当崇国寺的街西。

七、大天源延圣寺,又称黑塔寺,原为卢师寺,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建显宗神御殿于卢师寺,赐额为大天源延圣寺(《元史·泰定帝纪》)。天历元年(公元1329年)废去显宗神御殿(《元史· 祭祀志》)。次年明宗皇后命令在此作佛事为明宗求冥福(《元史·后妃传》)。顺帝元统六年在此立明宗神御殿碑(《元史·顺帝纪》),成为明宗帝后原庙。《析津志》:“黑塔,大天源延圣寺,太平坊。”(《析津志辑佚·古迹》第117页)明正统年间改建为弘庆寺,仍称黑塔寺,但已无塔。白塔寺、黑塔寺、青塔寺相距不远。《春明梦余录》称白塔寺“附近有黑塔寺、青塔寺,然寺存而无塔”。《日下旧闻考》卷五二也说:“黑塔寺在南小街水窖胡同,青塔寺在阜成门四条胡同,相距里许,皆无塔,亦皆无寺额,独各有碑可考耳。”所录有明代张益和胡鴉两碑,张益谓寺在朝天宫、白塔之西,胡鴉亦谓寺在朝天宫右。白塔、黑塔、青塔三寺齐名。《析津志》:“是月(四月)八日帝师剌麻(按剌麻是宫中佛殿之名)堂,下暨白塔、青塔、黑塔两城僧寺俱为浴佛会。”(《析津志辑佚·岁纪》第217页)据《析津志》“原庙行香”条,四月二十六日贞裕徽圣皇后(明宗之后)周年黑塔寺;十一月十一日庄献嗣圣皇后忌日黑塔寺。

《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以为大天源延圣寺原名卢师寺,在西郊三十里外卢师山,明正统年间更名清凉寺,不确。但此地亦曾是显宗原庙。《析津志》“原庙行香”条,十二月某日“显宗皇帝卢师山”。原建于黑塔寺的显宗神御殿,到天历元年已废去,这与黑塔寺显然是两个不同地点的寺。

八、大永福寺,又称青塔寺,仁宗延三年(公元1316年)起建,英宗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建成,后来作为英宗帝后原庙。明代仍称青塔寺,地点在平则门内西北地方(今四条胡同),与其东南白塔寺相距一里许。《日下旧闻考》卷五二所引《五城寺院册》所录明张一桂《重修青塔寺碑》有说明。(www.xing528.com)

九、大承天护圣寺,天历二年起建,在西郊青龙桥西,即明清历德寺所在。顺帝时奉文宗及太皇太后御容于此。

十、延寿寺,原为辽所建,在琉璃厂东北佘家胡同东口,辽圣宗曾安置辽景宗石像,元代用作明宗的原庙。

十一、也里可温十字寺,天主教圣芳济会所建教堂,建成于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地点在万宁桥东北靖恭坊内,设有睿宗之后唆鲁和帖尼(或作莎儿合黑塔尼)的原庙。唆鲁和帖尼被称为唐妃娘娘。《析津志》“原庙行香”条:十二月某日“唐妃娘娘阿吉剌也里可温寺,靖恭坊内”①。

此外,世祖至元年间曾安置太祖、太宗、睿宗御容于翰林院,每年要春秋致祭。每年六月遣翰林院官员赴上都诸原庙“注香”,回到大都,要到健德门外礼贤亭住下,由宰辅百官恭迎入京,分别到各寺内有影堂者致祭。七月上旬,翰林院要遣大祝酒,会同宣徽院、光禄寺向翰林院三朝御容致祭(《析津志辑佚·岁纪》第220页)。“八月一日,与祭太庙官,入中书受誓戒,诣各原庙行祭礼。”(同上书,风俗第204页)原庙的经常性祭祀,有每月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的常祭,又有元旦、清明、蕤宾、重阳、冬至以及忌辰的节祭。常祭用蔬果,忌辰节祭用牲。《析津志》“原庙行香”条,就是每年正月到十二月逢到各个皇帝、皇后的忌辰节祭的日程表,规定由“正官”或“大小官员”参与“行香”祭礼。

根据《析津志》所列忌辰节祭日程表,白塔寺对世祖和裕宗的忌辰节祭,都由大小官员一起参与,因为世祖是迁都大都的开国皇帝,地位特别崇高。此外黑塔寺对贞裕徽圣皇后(明宗之后)周年祭祀和忽都笃皇后忌日祭祀,南寺对曲律皇后忌日祭祀,福元寺对贞裕徽圣皇后忌日祭祀,延寿寺对明宗愍忌祭祀,也都要大小官员一起参与,这该是出于顺帝对其父亲明宗及其皇后等人的特别尊崇。而原庙中对成宗以下的皇帝及其皇后的忌辰节祭,都只有正官参与。正因为这些原庙的忌辰节祭需要全体大小官员或正官的参与,所以必须建筑在城内外冲要的地方和交通便利之处。

元代虽然从建设世祖原庙开始,“岁时差官以家人礼祭供,不用太常礼乐”(《析津志辑佚·太庙》第53页),也没有像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那样由皇帝亲自朝拜献祭景灵宫(原庙)的隆重仪式,但是元代对于各个皇帝和皇后的原庙的忌辰节祭,还是十分隆重的,必须全体大小官员或正官参与“行香”之礼。因此所有这些设有原庙的寺院建筑,都是十分雄伟的,内部也陈设华丽,祭器精致。世祖的原庙设在白塔寺,是由辽所建的旧寺扩建的,世祖皇后的原庙也建在城外高梁河滨。在城内第一所准备作成宗原庙而新建的寺,即大天寿万宁寺,就建在整个大都的中心,中心台的后面,并成为坐南向北的中轴线的终点,也就是从宫城和萧墙正北门厚载门向北通到中心台的驰道的终点。因这所寺内建有中心阁,人们就常用中心阁作为这所原庙的代称。《析津志》“原庙行香”条,就说忌日祭祀完泽笃皇帝(即成宗)和亦怜真班皇帝(即宪宗)在中心阁。这样把原庙建在作为中轴线的驰道的顶端,看来是受宋代的影响。北宋汴京作为原庙的景灵东宫和景灵西宫,就建置在宫城正南门宣德门向南通到州桥的御街的东西两侧,地位十分显要;南宋临安的景灵宫就建置在宫城正北门和宁门向北而转向西北到新庄桥的御街的顶端。元大都把原庙建在作为向北的中轴线的驰道的顶端,和临安把原庙建在作为向北的中轴线的御街的顶端十分相似。

附带要说明一下,大都的宗教建筑有多处受到宋代汴京和临安的影响。大都设有东西太乙宫,太乙神坛设在萧墙以外的东南角,西太乙宫设“在和义门内近北”(《析津志辑佚·寺观》第93页),很明显是受到宋代的影响而设置的。太乙宫是北宋汴京开始建置的,汴京的东西太乙宫设在城外,中太乙宫设在城中;南宋临安的东太乙宫设在新庄桥南,靠近景灵宫,西太乙宫设在西湖孤山。

还该注意的是,在萧墙正南灵星门前,东边建有太乙神坛。成宗“大德元年正月建五福太乙神坛”(《元史·祭祀志》)。西边与之对称而距离相等的,还建有祭祀紫微垣星的云仙台,明代称为灵台,清代康熙年间称为观星台。《元史·成宗纪》载至元三十一年五月“祭紫微星于云仙台”。紫微星即紫微垣。元李洧孙《大都赋》说:“揭五云于春路,迓万宝于秋方;上法微垣,屹峙禁城。”(《日下旧闻考》卷六录自《永乐大典》)五云和万宝是萧墙正南灵星门前东西对立的两个坊,东于五行属春,西于五行属秋,所以说“揭五云于春路,迓万宝于秋方”。微垣即指祭紫微垣的云仙台,所说“上法微垣”,就是说政治上要效法上天的紫微星,因为紫微星正当北斗以北。所说“屹峙禁城”,就是指云仙台正高耸直立于禁城之外。这说明元大都把太乙神台和云仙台左右对称地造在萧墙正南灵星门的东西两侧,不是偶然的,是有其特别用意的。而且萧墙这座三个门道的正南门,就叫做灵星,同时旁边的坊就取名五云,“取唐诗五云多处是三台之义”(《大元一统志》),与云仙台之名正好相应。这与刘秉忠设计建筑大都辨方定位的时候,说要“置居都堂于紫微垣”“分纪于紫微垣之次”,是密切相关的。

元代特别重视宗教建筑,元上都于皇城以内四角都设有大的寺庙,而元大都对于宗教建筑的设置更有进一步扩展,它于萧墙以南的中轴线的两侧对称地建有神台,并在萧墙以北的中轴线的顶端建有大规模的原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