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的中央官署是分散设置的,大多在外城的东南部和中部。当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开始建设大都的时候,“始于新都凤池坊北立中书省”。到至元二十四年创立尚书省,“时五云坊东为尚书省”。后来并尚书省入中书省,分为北中书省和内中书省。北中书省设在凤池坊以东,就是城中部的钟楼以西地方。《析津志》说:“钟楼,京师北省东,鼓楼北。”(《析津志辑佚·古迹》第108页)内中书省设在萧墙正南灵星门东南的五云坊内,正当千步廊街的东侧。《析津志》说:“中书省在大内前东五云坊内,外仪门近丽正门东城下,有都省二字牌扁。”(《析津志辑佚·朝堂公宇》第9页)中书省的大门是面对靠近外城丽正门的东城墙下的。中书省之东有侍仪司署,正当水门之西。侍仪司署之后有南仓,即元之太仓(《日下旧闻考》卷六四“按语”引《析津志》)。
北中书省西南,也还设有尚书省。阎复《尚书省上梁文》说所筑新基,“左带凤池之水,右瞻鳌冠之峰”(《元文类》卷四七)。鳌冠之峰就是鳌峰,即在北中书省园内,后来改作翰林国史院,所以虞集说:“鳌峰者,国史院中石名也。”(《日下旧闻考》卷六四引《道园学古录》)凤池即指海子(积水潭)。《大元一统志》:“凤池坊,地近海子,在旧省前,取凤凰池之义以名。”(《日下旧闻考》卷三八引)旧省即北中书省。尚书省左有凤池,右有鳌峰,当在今什刹海的东北,北中书省的西南。
枢密院在萧墙东门东华红门以外朝阳桥(即枢密院桥)以东,保大坊之南。《析津志》说:“枢密院,在东华门过御河之东,保大坊南之大御西,莅军政。”(《析津志辑佚·朝堂公宇》第34页)还有宣徽院设于枢密院西南。《析津志》说:“枢密院南转西为宣徽院,院南转西为光禄寺酒坊桥。”说明宣徽院在光禄寺桥的东北,光禄寺即在光禄寺桥(即通明桥)之西。
御史台在外城东南文明门内澄清坊以东,乐善楼以北。《析津志》说:“台在澄清坊东,哈达门第三巷。”(《析津志辑佚·台谏叙》第38页)哈达门即文明门,澄清坊就是因“地近御史台,取澄清天下之义以名”(《日下旧闻考》卷三八引《大元一统志》)。《析津志》又说:“乐善楼在文明门里百步,面东,御史台南。”(《析津志辑佚·古迹》第106页)可见御史台在乐善楼以北,离文明门一百步开外。
翰林国史院屡次迁移,至顺年间迁到北中书省旧署,从此北中书省成为翰林院所在。(www.xing528.com)
六部公廨的地点,《春明梦余录》只讲到“贡院在城东隅,元礼部旧基也”,“太仆寺在皇城西,乃元兵部旧署”。据此,礼部在今贡院东大街与西大街之间,兵部在今太仆寺街附近。《日下旧闻考》卷六五“按语”说:“兵部夹道今仍称太仆寺胡同,即旧署址也。”
太史院在城东南角的东城墙下,明时坊之西。杨垣《太史院铭》说是至元十六年择地于都邑东墉下,《析津志》说:“明时坊在太史院东。”(《析津志辑佚·城池街市》第3页)明时坊就是因“地近太史院”而得名(《日下旧闻考》卷三八引《大元一统志》)。太史院中建有灵台,即司天台。台上设有天文仪表。
大都路总管府和巡警二院在城中部的中心阁、倒钞库以东地区。《析津志》说“齐政楼,都城之丽谯也。东,中心阁,大街东去即都府治所。”又说:“(昭回坊)前有十字街,转西大都府、巡警二院,直西则崇仁、倒钞库。西,中心阁。”(《析津志辑佚·古迹》第108页和116页)大都路总管府,明永乐以后改为顺天府署。《春明梦余录》说:“顺天府治即元大都路总治旧署也。”(《日下旧闻考》卷六五引)顺天府署的堂左,原有元大都路碑。
国子监在城东北的居贤坊之西。《析津志》说:“居贤坊,国学东,监官多居之。”(《析津志辑佚·城池街市》第4页)国学即国子监,所谓监官即国子监的官员。《春明梦余录》说:“国子监在城东北,即元之旧学。洪武改为北平郡学,永乐仍为国子学,又改为国子监。”(《日下旧闻考》卷六六引)可知明清的国子监仍是元代旧址,在今雍和宫大街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