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宫城内的主要宫殿,分为以大明殿和延春阁为中心的前后两大组。
宫城正南崇天门以内有大明门,左右有日精门和月华门。大明门内有主体建筑大明殿,地点约在今故宫乾清宫附近,这是登极和元旦、寿节举行大朝会的正衙,格局和北宋汴京的大庆殿和金中都的大安殿相同。“殿基高可十(一作五)尺,前为殿陛,纳为三级,绕置龙凤白石阑,阑下(一作外)每(一作柱)压以鳌头,虚出阑外,四绕于殿”(《故宫遗录》)。这和现在太和殿的规模十分相似。大殿十一间开阔,东西二百尺,进深一百二十尺。后有南北向的一道柱廊,长二百四十尺,宽四十四尺,高五十尺,直通寝殿。寝殿五间开阔,并有东西夹六间,后连香阁三间,东西一百四十尺,进深五十尺,高七十尺。大殿和寝殿连同柱廊合成平面“工”字形结构。寝殿的东西两面和后面,都有小殿。整个四周,建有廊庑一百二十间,略呈长方形,共开七门,四隅有角楼。东西廊庑中间偏南设有相对的钟楼(又称文楼)和鼓楼(又称武楼),都是五间开阔,高七十五尺(《南村辍耕录》)。
后一组宫殿,横贯东华门和西华门的御道之后。正门叫延春门,左右有懿范门和嘉则门。门内延春阁,九间开阔,东西一百五十尺,进深九十尺,高一百尺,三檐重屋,地点约在今景山公园南部。该组宫殿布局和前一组基本相同,只是规模略小,但是寝殿之后又有较大的殿。延春阁之后有一道柱廊,长一百四十尺,宽四十五尺,高五十尺,直通寝殿。寝殿七间,东西夹四间,后香阁一间。寝殿两侧也有小殿,寝殿后有玉德殿七间,中设佛像;玉德殿后又有宸庆殿九间,中设御榻。整个四周的廊庑多到一百七十二间,四隅有角楼,东西廊庑也有相对的钟鼓楼,各高七十五尺(《南村辍耕录》)。玉德殿既是佛殿,又常是皇帝办事之处。
宫城的厚载门虽是北门,但因整个大都坐北向南,厚载门显得也很重要。“厚载门上建高阁,环以飞桥,舞台于前回阑引翼,每幸阁上,天魔歌舞于台,繁吹导之,自飞桥而升,市人闻之,如在霄汉”(《故宫遗录》)。
宫城以西为太液池,池中有琼华岛,包括今北海和中海,原为金中都东北郊的离宫(大宁宫),元代改为万岁山,又称万寿山。全部建筑属离宫性质。山之东有石渠,长七十六尺,阔四十尺半,“引金水河至其后,转机运?,汲水至山顶,出石龙口,注方池,伏流至仁智殿后,有石刻蟠龙,昂首喷水仰出,然后由东西流入于太液池”。山顶有广寒殿,七间开阔,东西一百二十尺,进深六十二尺,高五十尺。殿后石龙首,口吐所引金水河的水。仁智殿在半山腰中,三间开阔,高三十尺。山上多处设有小殿和小亭。山东有灵圃畜有禽兽。山南有圆坻,又称瀛洲,建有仪天殿,十一楹,高三十五尺,周围七十尺,重檐,圆盖顶,圆台址,即在今团城地方。东有长一百二十尺的木桥,通到“大内的夹垣”,即是御苑围墙和宫城北墙之间的通道。西有长四百七十尺的木吊桥,中间空断,连有两舟架成的浮桥。北有长二百多尺的石桥以通向万寿山(《南村辍耕录》)。(www.xing528.com)
太液池以西,北为兴圣宫,南为隆福宫,都是南北长的长方形。兴圣宫所处位置偏东,隆福宫偏西。兴圣宫当是妃嫔所居。隆福宫原为太子府,至大年间改为太后所居,而另在其西筑太子宫。
兴圣宫有以兴圣殿和延华阁为中心的前后两组建筑,两旁附垣有宿卫直庐四十间,南、北、西三门外有卫士直宿之舍二十一所。兴圣殿七间开阔,东西一百尺,进深九十七尺,也有柱廊和寝殿,四周也有廊庑,但规模较小。延华阁五间开阔,方七十九尺二寸。其右有畏吾儿殿六间开阔,其西版垣外又有东鹿顶殿和西鹿顶殿,各五间开阔。
隆福宫有以光天殿为中心的一组建筑。光天殿七间开阔,东西九十八尺,进深五十五尺,高七十尺。其后也有寝殿,四周也有廊庑。隆福宫以西有御苑,多为后妃居处,其中有香殿、荷叶殿、圆殿、歇山殿、棕毛殿等。棕毛殿是竹宫,在假山东偏,三间,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建成(《元史·泰定帝纪》)。隆福宫于明初为燕王邸,后改为万寿宫,嘉靖间改建为光明殿,在今光明殿胡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