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城处于全城的东南隅,正方形,每边1400米。南北两墙中开一门,门前有方形瓮城;东西两墙各开二门,门前有马蹄形瓮城。城墙用黄土板筑,外包石块砌一层,厚约70厘米。墙身下宽12米,上宽2.5米,残高6米。墙外每隔约150米筑有马面,四角有高大角楼,今存台基。宫城在内城的北部中间。内城以内,以宫城为中心,东、西、南三面有对称的纵横街道。从宫城南门到内城南门,有南北向的街宽25米,是内城的中轴线。宫城南门以南有较宽阔的广场,广场以南有宽15米的东西向大街,通向内城东西两墙的南门。宫城东西两侧还有大街通向内城东西两墙的北门。内城有许多官署和寺院,大的寺庙设在城的四角。东南角有孔子庙,现有前后两殿遗址,外有围墙,西北又连一个小院落。西南角有华严寺。西北角又有乾元寺,遗址分前后两院,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20米。东北角有大龙光华严寺,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400米,以中院为主体,以大殿为中心,分为东、中、西三院,中院宽148 米,东院宽60 米,西院宽120米① 。上都的寺院中每多供奉已故元代皇帝的遗像,每年六月大都要遣翰林院官一员,“赴上都注香”(《析津志辑佚·岁纪》第220页)。
宫城在内城北部正中,东西宽约570米,南北长约620米。城墙用黄土板筑,外包砖砌一层。外层从地基起,先铺一层0.5米厚的石条,然后以青砖横竖交替砌起,在青砖层与土墙之间夹有一层厚1.4米的残砖。墙高约5米,下宽10米,上宽2.5米。宫城四角建有角楼。宫城仅有三门,南为阳德门,东西为东、西华门,北面无门。宫城南门原来有双重,现南门前面还留有建筑台基。宫城外24米,围有宽约1.5米的石砌夹城,现存墙基。沿夹城外围有环城的街道。宫城以内有通向东、西、南三门的“丁”字形大街,另外在东南部有十字形交叉的街。宫城靠北墙正中有矩形宫殿基址,东西宽150米,南北长45.5米,基址南面两侧各有向前突出的方形部分,当是宫殿群中的主体建筑(参看图76)。在这座宫殿以南,散布有许多组建筑,每组建筑都有围墙,多数为其中有一殿和两厢的“品”字形结构。仅见西北角一组,前后两殿,中有廊道,成为“工”字形结构。其中有些建筑是从汴京拆迁来的,最著者如皇帝经常登临问政的大安阁,便是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拆迁汴京的熙春阁改建而成。虞集《跋大安阁图》(收入所著《道园学古录》)曾谈到这点。《析津志》说:“上都大安阁及宋汴京熙春阁,我元置于滦(按即指上都)之湫潭之上。至正年间今上(即元顺帝)新盖穆清阁,与大安相对,阁之西陲俱有殿,特出层霄,冠于前古。下亦三面别有殿。北有山子殿,上位每于中秋于此阁燕赏乐,如环隐隐然在九霄之上,着意听之,杳不可得,是为天下第一胜景。盖其地势抱皇城,缔构非凡故耳。”据此可知元上都宫殿楼阁的建筑,主要是供皇帝游览之用,此地属于避暑的离宫性质,十分明显。《析津志》又说:“八月,滦京太史涓日吉,于中秋前后洒马奶子,此节宫庭胜赏,有国制。是时紫菊金莲盛开,则内家行在,俱有思归之意。”(《析津志辑佚·风俗》第205页)就是说,经过中秋节以后,避暑到上都的皇室贵族就准备回大都了。元朝皇帝从上都回到大都,进西北健德门,经中心台前经驰道(即中轴线)南下,经万宁桥(即海子桥)入萧墙厚载红门,穿御苑入厚载门入宫,有迎驾的仪式。“是日都城(即大都)添大小衙门、官人、娘子以至于随从、诸色人等,数十万众”(《析津志辑佚·岁纪》第222页)。此亦说明元上都有避暑离宫的性质。(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