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中都大兴府:中国古代都城制度的研究

金中都大兴府:中国古代都城制度的研究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德四年建成,天德五年以迁都诏中外,改元贞元,称为中都大兴府。金中都是在原有辽南京的基础上,按照汴京制度扩建的。中都的皇城大体上沿用辽南京的皇城,其中主要宫殿如仁政殿依然是辽的旧殿。根据考古调查,金中都近似正方形,东西较南北稍长。金中都的外郭城东西南各开三门,北面开四门。金中都皇城驰道两旁的长廊结构,和汴京宫城前的千步廊不同,它是以数以百计的一间间廊屋接连而成。

金中都大兴府:中国古代都城制度的研究

海陵王完颜亮为了进一步谋求向中原扩展,迁都燕京,要在辽南京的基础上,按照北宋汴京制度加以改建。天德元年(公元1148年)“乃命左右丞相张浩、张通、左丞蔡松年,调诸路民夫筑燕京,制度如汴”(《日下旧闻考》卷三七引《大元一统志》)。同时“遣画工写京师(指汴京)宫室制度,阔狭修短,尽以授之左相张浩辈,按图修之”(《日下旧闻考》卷二九引《金图经》)。天德四年建成,天德五年(公元1153年)以迁都诏中外,改元贞元,称为中都大兴府。

金中都是在原有辽南京的基础上,按照汴京制度扩建的。中都的皇城大体上沿用辽南京的皇城,其中主要宫殿如仁政殿依然是辽的旧殿。但是,辽南京的结构,“子城就罗郭城西南为之”,皇城偏在外郭城的西南隅,要改成如同汴京三套方城那样的格局,需要把外郭的西城墙向西迁移。金中都的皇城已在外郭城的中部而微偏西南,说明沿皇城的西墙直到外郭城的西城墙之间的地段,都是金所扩展,同时外郭城的东面和南面,在扩建时也有所拓宽。原来法源寺的前身悯忠寺,据正殿后台上所嵌唐景福元年《重藏舍利记》,是在“大燕城内地东南隅”,如今法源寺南距金中都南城墙约2.4公里,东距东城墙约1.2公里,说明东南两面城墙也有一到二公里的扩展。只有北城墙仍依辽南京之旧。正因为有这样的扩展,辽南京城周围不过二十六七里,金中都周围扩展为三十五六里。(参看图72)

根据考古调查,金中都近似正方形,东西较南北稍长。目前外郭城东、南、西三面城墙断断续续的遗迹还存在,东南城角在今永定门火车站西南的四通路,东北城角在今宣武门内翠花街,西北城角在今军事博物馆南皇亭子,西南城角在今丰台区凤凰嘴村。经实测,西城墙长4530米,南城墙长4750米,东城墙长4510米。北面有一个会城门村应是北面西边城门会城门所在,以此为据点推算,北城墙约长4900米。四面城墙合计18690米,约合宋尺三十五里①。明代洪武初年金中都旧城还存在,称为南城,洪武元年八月壬辰,大将军徐达曾“令指挥叶国珍计度南城,周围凡五千三百二十八丈,南城故金时旧基也”(《明太祖实录》卷三四)。五千三百二十八丈也正合宋尺三十五里之数。《大金国志》卷三三《燕京制度》所说“都城四围凡七十五里,城门十二”,“七”字当是“三”字之误(参看图73)。

金中都的外郭城东西南各开三门,北面开四门。东城墙门,北为施仁,中为宣耀,南为阳春;西城墙门,北为彰义,中为灏华,南为丽泽;南城墙门,东为景风,中为丰宜,西为端礼;北城墙门,东为光泰与崇智,中为通玄,西为会城。皇城在外郭城中部微偏西南处,遗址在今广安门外滨河南路西侧,根据实测,周围约5000米,与《金图经》(《日下旧闻考》卷二九引)、《大金国志》卷三三《燕京制度》所说“城之四围凡九里三十步”之数相符。皇城正南门叫宣阳门,皇城内第二重门就是宫城正南门叫应天门(原称通天门)。宫城实际上要占皇城的三分之二地方。宫城正东为宣华门,正西为玉华门,正北为拱宸门。从外郭城正南的丰宜门,经皇城正南的宣阳门、宫城正南的应天门,出宫城正北的拱宸门,直到外郭城正北的通玄门,是全城纵贯南北的正中的驰道,也就是金中都南北向的中轴线。所有都城中的重要建筑物,都安排在这条中轴线的两侧和正中。宋使者范成大的《揽辔录》、楼钥的《北行日录》中,对这条中轴线上所见的事物有具体的描写;《事林广记》卷二《燕京图志》的《帝京宫阙图》,对这条中轴线及其两侧的重要建筑物更作了形象的描绘。

这张《帝京宫阙图》的底层(参看图74),就是外郭城正南丰宜门外的城壕(即护城河)和石桥,也就是范成大所说的新石桥和楼钥所说的大石桥。从石桥沿着大道进入丰宜门。丰宜门有门楼,九间开阔,分为三个门道。再进,图上有夺玉桥,就是范成大所说石玉桥,正名叫龙津桥,这个桥名是袭用汴京城内御路上第一座桥的。两桥都用石栏划分为三道,中道是御路,也用杈子拦住。龙津桥用燕石制作,石色如玉,石栏四行和华表柱都雕刻极工。桥北两旁有小亭,东亭有桥名碑。再进即皇城正南的宣阳门,门楼也有九间开阔,楼下分为三个门道,中门为御路,门上画龙,常关闭;两旁的门,门上画凤,可通行。从图上看来,三个门道之前都有台阶,而中间的台阶宽敞。再往前,又要经过门前弧形的河上的桥,才能进入皇城正中的驰道。从城外城壕上石桥一路到宣阳门,图上所画的全是弯曲的道路,实际上道路并不曲折,只是用来表示这一段路程是比较远的。在宣阳门内,驰道很阔,分为三道,中道是御路,有朱栏二行,跨大沟为限,栏外种植柳树。图上所画的两行杈子,就是朱栏。这和汴京大内以前的御路上,路心有杈子两行是相同的。

在皇城正中驰道两旁有南北向的长廊。图上两旁长廊画成两段,两段的两头和中间都有东西向的横街,共有三条横街,就是宫城正南应天门和左右掖门前有一条阔的横街,两段长廊之间也有一条阔的横街,宣阳门内侧沿城墙则有一条狭的横街。在中间一条横街的东侧有“街市”两字,当是皇城以内的街市所在。在东西长廊的两侧,有南北两组官舍,正中都开有一门,正面对宫城的左右掖门。同时东西两条长廊,到应天门前的横街,分别转向东西两面成为曲尺形,经过东西掖门的对面,一直通到皇城的东西两边,使得宫城前的广场成为“丁”字形的新格局。这种“丁”字形广场的新格局,可以说,就是把唐代长安宫城前用横街作广场的方式和北宋汴京宫城前用纵街作广场的方式结合了起来。

金中都皇城驰道两旁的长廊结构,和汴京宫城前的千步廊不同,它是以数以百计的一间间廊屋接连而成。就是范成大所说:东御廊“几二百间,分三节,每节一门”,“将至宫城,廊即东转又百许间”。《金史·地理志》所说相同,实际上二百多间廊屋,分成两节,中间和两头都有东西向的横街。楼钥又概括地说:“长廊东西曲尺,各二百五十间。”从图上看,东西长廊南端的东西两侧,画有相对的两座三层楼,东为“武楼”,西为“文楼”,就是《大金国志》卷三三《燕京制度》所说:“过门(指宣阳门)有两楼,曰文曰武。”也就是楼钥所说:“廊头各有三层楼亭,护以绿栏杆。”文楼即钟楼,武楼即鼓楼。后来元朝宫城中所建钟鼓楼也称文武楼。这是沿用唐代长安宫城南门建有鼓楼的制度而有所发展。唐代长安宫城南门每天于天明和日落时击鼓,作为早晚报时的信号,随着各条街上的街鼓敲动,城门和坊门随即开闭。金中都在皇城南门左右设有钟鼓二楼作为早晚报时的信号,同时金于汴京中心州桥稍北也设有文武楼,成为后来元代在大都城中建设钟鼓二楼的先声。

皇城东西长廊两侧的东西向的四排房舍,就是重要中央官署和太庙等建筑所在。画在西面长廊西侧南面的一组房舍是会同馆,即接待宋使之处,图上有“南使客位”字样,在会同馆之南的小方块中还有“副位次”字样。这就是《大金国志》所说:“文(楼)之转东曰来宁馆,武(楼)转西曰会同馆”,也就是楼钥所说:“高丽西夏二馆在东,与会同馆相对。”《大金国志》所说文楼在东而武楼在西,当有错误,图上所画,是武楼在东而文楼在西。杨奂《汴故宫记》所记金的隆德殿,也是鼓楼在东,钟楼在西。可知金代制度应如图上所画为是。高丽、西夏二馆当即在东面长廊东侧南面的一组房舍,图上未标出。在横街以北,东西长廊两侧的北面一组房舍,东为太庙,西为三省,就是《大金国志》所说:“廊之半,各有偏门,向东曰太庙,向西曰尚书省。”楼钥说:“廊有三路贯其中。南路两门外皆民居。中路无门而路甚阔,左为太庙,右为三省。北路左门外有屏墙,夹道中有官府南向,右门又有六部,盖在三省之后也。”所说“中路无门而路甚阔”,即是图上横断长廊中间的横街。所说“北路”即指宫城应天门前的横街。据此可知应天门前横街东端有门,门外有屏墙,夹道中设有官府,两端亦有门,门外设有六部,正当三省的后侧①。

《帝京宫阙图》上,宫城正南的应天门画得特别开阔,左右并有附加建筑,因为应天门高八丈,有十一间开阔,下列五个门道,左右并有行楼。图上在应天门前标有“燕山府”三字,而把“应天门”三字标在后面,因为宋人原称此地为燕山府。应天门以后有仁寿门,左右为日华门和月华门,门里即大安殿,这是举行大朝会的正殿。据楼钥记述,殿门九间开阔,大殿十一间开阔,朵殿各五间,行廊各四间,东西廊各六十间,中起二楼各五间,左曰广,后对东宫,右曰弘福,后有数殿。经钻探得知大殿确为十一间面阔,与文献相合。图上大安殿以后为宣明门,再后为政和门(文献上都作仁政门),门里为仁政殿,这是日常上朝之殿,原是辽的建筑。大殿九楹,前设露台,殿两旁有朵殿,朵殿上两高楼称东西上阁门,中有钟鼓楼。图上所画仁政殿,规模要比大安殿小得多。(www.xing528.com)

图上应天门东为左掖门,后为敷德门,再后为会通门和承明门,东通城外有集禧门,西通中路有左嘉会门(到宣明门以内),直北有昭庆门,再北为宫城北墙。应天门西为右掖门,隔一间院子,东通中路有右嘉会门(到宣明门以内),靠西有长方形水池,西北有蓬莱阁,再北到宫城北墙。会通门以东还有太后所居的寿康宫及太子所居东宫,图中未画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金本无宗庙,到建设中都时,才在千步廊之东建设太庙,标名为衍庆宫(《日下旧闻考》卷二九引《金图经》)。这个衍庆宫实际上类似原庙。《金史·礼志》载:天德四年于燕京建原庙,名其宫曰衍庆,殿曰圣武,阁曰崇圣。大定十七年在圣武殿以西起建世祖神御殿,圣武殿以东起建太宗、睿宗神御殿。大定二十一年又将许多祖先御容奉安到崇圣阁和燕昌阁。另外建有大圣安寺,寺中有金世宗、章宗二像,亦有原庙性质,明中统以后改名普济,地点在今右安门内南横街西口(《日下旧闻考》卷六)。金从天德以后,有南北郊和祭日月的礼制,设南郊坛于丰宜门外,北郊方丘于通玄门外,朝日坛(坛名大明)于施仁门外,夕月坛(坛名夜明)于彰义门外。大定七年又建社癧二坛。

金中都外郭城,西南和西北二隅有四十二坊,东南和东北二隅有二十坊。《大元一统志》(《日下旧闻考》卷三七引)仅留有六十二坊的坊名,方位和界至大多不可考。以寺院所在的坊和现存寺院推考,大万安寺原为唐天王寺,即今天宁寺,在广安门外,当为延庆坊;都土地庙在今土地庙斜街,当为奉先坊;归义废寺在今彰义门大街北,当为时和坊(《日下旧闻考》卷三七)。大万安寺正当皇城正北。根据考古调查,金中都中原属辽南京城范围内的街道,仍保存唐代街坊形式;金代新扩展部分,已改变为沿大街两侧平行排列坊巷的形式。据宋使许亢宗《使金行程录》(《日下旧闻考》卷一四六引),“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萃于其中”。据《析津志》,大悲阁即圣恩寺(辽圣宗改名为圣恩寺),“在南城旧市中”(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组辑《析津志辑佚·寺观》第68页),南城即指金中都。大悲阁一带原是热闹的街市,在今宣武门外下斜街南口,直到元代这一带仍有南城市、蒸饼市等(《析津志辑佚·城池街市》第6页)。说明金中都中部偏东南地方也有街市。而且当时在大悲阁附近已有密集的住户。据《金史·五行志》记载,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三月戊午大悲阁灾,延烧万余家,火五日不绝”。

金中都也有如北宋汴京那样大的行市如马市之类。《析津志》记载有马市的三灵侯庙,“在南城天宝宫近西”,“南旧市之南”,其中有金大定二十七年刘文中所撰碑记:

……而今马市之平,皆人人善相善驭,岂非如良(王良)、乐(伯乐)耶?总成人之交易,莫不以平为心,而虽有卖欲贵、买欲贱者,皆取于一二言之定矣。不如是,以二百廿余人,家计口算不为少矣,皆不耕不蚕,而取给乎衣食于是;非神默,焉能得摇唇鼓舌各取给欤?或者曰:“我曹实赖神佑,旧市之南有神宇焉,乃三灵侯之别庙,实我曹从来祭祀之所也(之字原缺,今以意补),奈何岁月绵邈,风雨侵颓,土木坏裂,神将不堪居之。……”众闻而忻跃,同一心力,度费出,合谋而新之,规革仍旧之制,不日告成。……故以二百廿余人,结为香纸之邑,欲以附之于石,传闻于后。以武功将军房兴,为邑老提点,一日来予,恳恳求文,愿记其事。予嘉其用心,遂摭其实,以奋其笔而勒诸石。……(《析津志辑佚·祠庙》第57—58页)

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的各种行市,都有他们的宗教信仰,参与各种迎神赛会和举行奉献的祭祀活动。金中都有些行市还有他们特定奉供的神庙。这所三灵侯庙,就是马市供奉的特定的神庙。所谓“结为香纸之邑”,就是结合为神社。地点在旧市之南,也该在大悲阁附近。由此可知,此地马市的规模要比汴京还大,工作人员多到二百二十多人,二百二十多家的生活都取给于此。他们的工作,不是别的,只是在马市“卖欲贵、买欲贱”的交易谈判中,“摇唇鼓舌”地加以说合,使得双方“皆取于一二言之定矣”。他们认为,他们之所以能做好这点,求得“马市之平”,是由于“神佑”。北宋汴京的马市设有酒楼,作为行头的驻在地,并用作看验商品、交易谈判、签订契约的地方。估计金中都的马市,除设有三灵侯庙以外,还有大建筑作为二百二十多人接待买卖双方谈判订约之处。碑文中提到的“以武功将军房兴为邑老提点”,这个担任“邑老提点”的房兴当即行老,亦即行头。他们所以要请这样一位武功将军作为行头,可能因为此处马市的交易十分兴旺,非有权威人士不足以控制。当年金中都的市上,酒楼是不少的。《析津志》说:“崇义楼、县角楼、揽雾楼、遇仙楼,以上俱在南城,酒楼也,今多废。”(《析津志辑佚·古迹》第107页)

金中都的水源,主要依靠城西北小湖流出的小河,即《水经注》所说的西湖和洗马沟,今称莲花池。小河从西北入城,流经皇城西边而向东南出城,城内西北和东南所以有繁荣的街市,当因这条小河流经该地区。金的漕粮主要来自华北平原,要先汇集到直沽(今天津)一带,经潞水(今白河)逆流运到通州,再由通州转运到中都。当时曾从东北郊外的高梁河中游,引水东到通州,沿渠筑闸积水以济漕运,称为闸河,但因水量不足,常依靠陆运,耗费很大。

金世宗于大定十九年在东北郊外高梁河水系的湖泊地带,以琼华岛为中心,兴建离宫,称为大宁宫,后改称寿安宫、万宁宫。金章宗又曾有所增建。金这样对高梁河水系的利用,对元代有深远影响。后来元大都的设计和建设,就选定此地为宫城中心,从而作出整个大都的设计规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