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介绍了“崇观以来(即宋徽宗崇宁大观年间以来)在京瓦肆伎艺”的情况,所列举的表演技艺有下列许多种:
一、小说 唐代小说的创作大盛,被收辑到《太平广记》中的很多。唐代也已有“市人”演说“小说”的。有人认为“小说起宋仁宗,盖时太平盛久,国家闲暇,日欲进一奇怪之事以娱之,故小说得胜”(郎瑛《七修类稿》卷二二)。其实所谓“小说起宋仁宗”,只是指“市人”演说“小说”从仁宗时开始盛行。到北宋末年演说“小说”更为风行,至今流传的宋人《宣和遗事》,就是“小说”一类的作品。
二、讲史 讲史是小说的分支,同唐代寺院的“俗讲”也有关系,因为“俗讲”不但讲佛经中的故事,也还讲历史故事如伍子胥、王昭君等。三国的故事是北宋讲史的主要题材,高承《事物纪原》卷九载:“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按即皮影戏),始为魏、吴、蜀三分战争之象。”东京瓦子中就有“霍四究说三分”,与“尹常卖五代史”齐名(《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五代史,在当时是时代较近的历史,人们比较熟悉,因而演说一番很能吸引听众。至今流传的宋人《五代史平话》,就是“讲史”一类的话本。三、嘌唱和小唱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嘌唱,谓上鼓面,唱令曲小调,驱驾虚音,纵弄宫调”。“若以嘌唱,为引子次用四句就入者,谓之下影带。无影带者名为散叫。若不上鼓面,只敲盏者,谓之打拍”。“嘌唱”是打鼓或敲盏作节奏的清唱,唱令曲、小调的,有的开头有四句引子。《都城纪胜》同条:“唱叫、小唱,谓执板唱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轻杀,故曰浅斟低唱,与四十大曲、舞旋为一体。”小唱是执板而打击作节奏的清唱,唱慢曲、曲破。“慢曲”是指拍子缓慢的曲调,每片八拍;“曲破”是只唱大曲中间称为“破”或“入破”的一段。也有打鼓击板而清唱的,称为“鼓板小唱”(《东京梦华录》卷八《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
四、诸宫调 这是集合许多“宫调”组成的许多“短套”,说唱长篇的传奇、灵怪故事,可以说是由“小说”和“乐曲”的结合发展而形成的。原是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泽州孔三传创始的(王灼《碧鸡漫志》卷二)。《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诸宫调本京师孔三传编撰,传奇、灵怪入曲说唱。”东京瓦子上演的,就是“孔三传耍秀才诸宫调”(《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这种诸宫调到南宋,多由女艺人说唱,很有发展。
五、杂剧和杂班 杂剧是以唱、念、应对的方式表演故事情节,引人发笑而兼以劝诫为目的。唐代已有参军、苍鹘等角色,到北宋发展为副净、副末等角色,副净是剧中主角,副末是配角。北宋宫廷的教坊常于上寿大宴礼节中演出杂剧,都是“一场两段”(《东京梦华录》卷九《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每遇内宴前一月,教坊内勾集弟子小儿,习队舞作乐、杂剧节次”(同书卷五《京瓦伎艺》),因而有“弟子杂剧”之称。当三月一日皇帝到宝津楼看诸军百戏时,“诸军缴队杂剧一段,继而露台弟子杂剧一段。是时弟子萧住儿、丁都赛、薛子大、薛子小、杨总惜、崔上寿之辈”(同书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东京瓦子上演的,就是教坊所训练的这种“弟子杂剧”。同书卷五《京瓦伎艺》:“弟子薛子大、薛子小、俏枝儿、杨总惜、周寿、奴称心等般杂剧。”另有“每日五更头回小杂剧”,“李敦等杂癆”。杂癆或作杂班、杂扮,又名纽元子,“即杂剧之后散段也”(《梦粱录》卷二《妓乐》)。也还有称为“浪子杂剧”的(《东京梦华录》卷八《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杂剧原是教坊的“正色”,“教坊大使在京师时,有孟角球曾撰杂剧本子,又有葛守成撰四十大曲词,又有丁仙现捷才知音”(《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武林旧事》卷一载有南宋《官本杂剧段数》二百八十本,其中如《王子高六么》一本就是宋神宗时的作品(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五《宋官本杂剧段数》)。
六、傀儡戏 起源很早,从汉一直流行到唐。北宋东京瓦子已有仗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也还有水傀儡(同书卷七《池苑内纵人关扑游戏》讲到“李外宁水傀儡”)。七、影戏和乔影戏 宋仁宗时创始,用来演三国事(《事物纪原》卷九)。“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者颇同”(《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这种影戏不仅东京瓦子中流行,每逢大的节日还有在坊巷口,“多设小影戏棚子,以防本坊游人小儿相失,以引聚之”(《东京梦华录》卷六《十六日》)。(www.xing528.com)
八、商谜和合生 “商谜”是猜诗谜、字谜等等谜语。“合生”一作“合笙”,是“指物题咏,应命辄成者”,“其滑稽含玩讽者,谓之乔合生”(洪迈《夷坚志》乙集卷六)。
九、说诨话和叫果子 “说诨话”是说滑稽有趣的话。“叫果子”是把市上各色叫卖声,加工成唱腔,亦称“叫声”“吟叫”。
十、杂技 东京瓦子中表演的,有小掉刀、筋骨、上索杂手伎浑身眼、李宗正、张哥;球杖踢弄孙宽、孙十五、曾无党、高恕、李孝祥;小儿相扑、杂剧、掉刀蛮牌董十五、赵七、曹保义、朱婆儿、没困驼、风僧哥、俎六姐;弄虫蚁刘百禽等(《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元宵在御街两廊下表演的,“有击丸、蹴?、踏索、上竿,赵野人倒吃冷淘(冷淘即今凉粉),张九哥吞铁剑,李外宁药发傀儡,小健儿吐五色水、旋烧泥丸子、大特落灰药?粀儿杂剧,温大头、小曹嵇琴,党千箫管,孙四烧炼药方,王十二作剧术,邹遇、田地广杂扮,苏十、孟宣筑球,尹常卖五代史,刘百禽虫蚁,杨文秀鼓笛,更有猴呈百戏,鱼跳刀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同书卷六《元宵》)。这中间夹杂有一些不是杂技的表演。击丸、蹴?、踏索、上竿是传统的杂技。六月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表演的百戏有上竿、?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诨话、杂扮、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叫果子、学像生、倬(掉刀)装鬼、砑鼓牌棒、道术之类(同书卷八《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瓦子的发展,民间艺人大为活跃,技艺也有很大的提高,出现了许多著名艺人。他们不仅在瓦子的勾栏表演,也还要在一些群众性的节日以及官府的游乐节日演出。如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随驾艺人池上作场者,宣政间,张艺多、浑身眼、宋寿香、尹士安小乐器、李外宁水傀儡”(同书卷七《池苑内纵人关扑游戏》)。浑身眼本是瓦子中演杂技的,李外宁本是瓦子中演傀儡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