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长安城的前身,就是隋代的大兴城。隋文帝(公元581—604年)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命高蠥、宇文恺等人在汉长安故城东南的龙首原建设新都,称为大兴城。大兴城分郭城和内城,内城又分宫城和皇城,这是先制定好整个规划,然后陆续建成的。先建宫城,再建皇城,最后建成郭城。
内城位于郭城的北部正中,近正方形,东西宽2820米,南北长3335米。后半部是宫城,南北长1492米,面积4.2平方公里;前半部是皇城,南北长1843米,面积5.2平方公里。整个内城,包括宫城和皇城,总面积和汉魏洛阳故城相当。宫城和皇城之间,并无隔墙,只有一条横街间隔①。
宫城的中部是太极宫,东西宽1967米,南北长1492米。东侧是太子的东宫,西侧是居住宫女的掖庭宫,掖庭宫南端有内侍省,掌管宫内事务。掖庭宫北端有太仓,储藏粮食。太极宫的正殿名太极殿,殿前有东西两廊,东廊有门下省,西廊有中书省,帮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太极殿后面还有大殿名两仪殿。宫城前面有五座城门,中央正门名承天门,北对太极殿,南通皇城的朱雀门和郭城的明德门。承天门有三个门道,现存门址东西残长41.7米,进深19米,门基铺石板或石条。门前的横街宽三百步,合411米,这是长安城内最宽的大街,具有广场(集会场所)性质。每逢元旦、冬至和千秋节(玄宗皇帝寿辰),规模很大的朝贺礼节,都要在承天门举行,并在横街上(按官品顺序)集合排班。还有颁布大赦和迎接朝贡的仪式也要在承天门举行。顺天门以南就是所谓“外朝”;太极殿又是每月朔望举行朝仪的地方,就是所谓“中朝”;两仪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处所,就是所谓“内朝”① ,而庆祝胜利的宴会,招待贵宾的宴会,以及召集五品以上官的宴会,常在两仪殿上举行② 。
宫城后面(即北面)有三座城门。玄武、兴安二门是太极宫的北门,至德门是东宫的北门。玄武门驻屯皇帝的禁卫军。唐代通例,在宫城的北门驻屯禁军。宫城后面还有西内苑。
紧靠宫城南面的横街以南,就是皇城。皇城占有内城的南半部。皇城以内,有东西向的街七条,南北向的街五条,“各广百步”(《云麓漫钞》卷八)。以南北向的承天门街为中心,设有左右对称的中央官署,中央的主要行政机构尚书省即设在中心地点。太庙和太社则设在前排的左右两侧。南面有三门。正中的朱雀门,北通宫城正门承天门,南通郭城正门明德门(参看图45)。
这个内城结构,值得我们重视的有下列四点:
第一,“三朝”(外朝、中朝、内朝)的朝廷制度的确立。西周、春秋间的礼制原有“三朝”的朝廷制度,根据礼书记载,天子和诸侯的宫室都有五重或三重的宫门,有所谓外朝、中朝和内朝。外朝设于第一道宫门外,宫门外有广场,可以召集“国人”征询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周礼·秋官·小司寇》说:“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春秋时代许多诸侯国确实还有召集“国人”来“询国危”“询国迁”“询立君”的。这是早期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制度的一种残余。唐代的“三朝”制度,性质上根本与古代的不同,所谓“内朝”只是日常处理政务的场合,“中朝”只是定期举行朝仪的地方,“外朝”只是举行大规模朝贺仪式的地点。这种大规模对君王朝贺的仪式,战国时代已开端,秦始皇正式推行。先只是元旦举行,到魏晋时期扩展为元旦和冬至两次,到唐代,又加上千秋节(玄宗皇帝寿辰)一次,后来称为三大节,成为定制,一直流行到清代。隋唐宫城建筑的布局,就是为了适应“三朝”的需要。承天门及其门前横街的建设,就是适应三大节大朝会的需要。
第二,集中中央官署的皇城制度的创设。秦汉以来,中央高级官署常常分布于宫室的附近,用作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北魏洛阳取消南北两宫的制度,在原来北宫的基址上建设皇宫,在原来南宫的基址建设中央官署,使中央官署集中在皇宫南面大街(铜驼街)的两侧,并把太庙和太社分列在两侧前端,使符合《考工记》所说“左祖右社”的制度。隋唐长安则更进一步,把中央官署集中起来,创设皇城的制度,使皇城成为内城的南半部,处于宫城南面的横街以南,以便于皇帝对其大臣的集中管理和发号施令。(www.xing528.com)
第三,把宫城划分为太极宫、东宫、掖庭宫三大部分。秦和西汉建设许多宫室,既有皇帝的宫,又有太后和太子的宫,更有后妃的宫。东汉洛阳有南北两宫,北宫中也还有太后的宫。这和当时有些太后和宦官当权是分不开的。从《元河南志》所载《晋都城图》和《后魏都城图》来看,西晋和北魏都重视太子宫的建设,都在宫城的东北设有太子宫或东宫。唐代长安更进一步,不但把宫城的东侧建成东宫,而且将东宫前的两条横街间,作为东宫所属官署的所在地。这一设施,无非为了巩固皇位的继承制度。
第四,把宫城、皇城与居民区、市区隔离开。自从西周东都成周开始建筑“城”和“郭”两部分以来,“城”和“郭”是有着不同用途的,“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民”(《太平御览》卷一九三引《吴越春秋》)。但是秦汉以后,皇帝作为中央政权的首脑,必须有一系列中央官署帮助处理全国政务,还必须有一批官吏作为随从的亲信以供调遣,因此在皇帝所住的“城”内,除了宫室以外,还有中央官署的建筑,更有贵族和官吏的住宅。由于贵族和官吏生活上的需要,“城”内不能不设立市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贵族官吏需要的增多,市区就有发展,居住在市区的人就多而杂,因而原有“城”和“郭”的区别,不免有些混淆,使得城区的保卫工作发生困难。《长安志》卷七“唐皇城”条原注说:“自两汉以后,至于晋、齐、梁、陈,并有人家在宫阙之间,隋文帝以为不便于民,于是皇城之内,唯列府寺,不使杂人居止,公私有便,风俗齐肃,实隋文新意也。”所谓隋文新意,既要使一般居民与宫阙、官署隔离,又要使宫城与贵族官吏住宅严格分开,更要使宫城、皇城与市区隔绝,从而加强对宫城的卫护,并保持宫廷内部的机密。
唐太宗(公元626—649年)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在太极宫东北禁苑内龙首原高地上创建永安宫,次年改名大明宫。大明宫的规模远比太极宫为大,同样有“三朝”的朝廷制度,形势更为壮观(参看图46)。
大明宫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梯形。西墙长2256米,北墙长1135米,东墙上部作梯形的偏斜,南墙即利用郭城的北墙(在大明宫范围内部分长1674米)。面积约3.2平方公里。南面五座门,居中的丹凤门为正门。正殿名含元殿,唐高宗(公元650—683年)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建成,位于丹凤门正北610米处的龙首原南沿上。殿台基东西宽75.9 米,南北长42.3 米。其地高出地面15.6 米。《大唐六典》卷七《尚书工部》“郎中员外郎”条原注说:“殿即龙首山之东趾(东麓)也。阶上高于平地四十余尺,南去丹凤门四百余步,东西广五百步,今元正、冬至于此听朝也。”这就是“外朝”的所在。不仅元旦、冬至、千秋节的大朝会在此举行,皇帝检阅军队、上尊号、宣布大赦等等,都在此举行。殿的东南和西南,分别建有用廊道连通的翔鸾阁和栖凤阁,也都高出地面15米。两阁具有双阙性质,李华《含元殿赋》说:“左翔鸾而右栖凤,翘两阙而为翼。”(《玉海》卷一五九引)殿前有向南伸出的三条并行阶道,有砖石砌成的阶梯和斜坡,长78米,中间一道宽25.5米,两侧各宽4.5米,称为“龙尾道”(参看卷首图版十八)。殿前到丹凤门有场地,南北长610米,与《大唐六典》所说“南去丹凤门四百余步”相合,具有外朝的广场性质。巍然耸立的大殿居高临下,皇帝在这里举行大朝会,朝见臣下,用来表示其崇高的威严。
有人形容参加大朝会的情景说:“元会(指元旦朝会)来朝者,仰瞻王座,如在霄汉。”(康骈《剧谈录》,收入《学津讨原》等丛书)(参看图47)
含元殿以北有宣政殿,是日常举行朝仪的地方,即“中朝”的所在。殿前东廊有门下省,西廊有中书省。宣政殿以北有紫宸殿,即“内朝”的所在,群臣进入紫宸殿朝见,称为“入阁”。唐高宗于龙朔三年(公元663年)迁大明宫听政以后,大明宫就代替宫城中太极宫的地位,大明宫的“三朝”就代替了太极宫的“三朝”。李华《含元殿赋》说:“古有六寝,御兹一人;今也三朝,繇(由)古是因。布大命于宣政,澹元心于紫宸。”(《玉海》卷一五九引)所说的就是大明宫的“三朝”。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三大殿排列成一直线的方式,对此后宫殿布局有深远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