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耗散结构论的几个基本观点:区域型职教集团的实践

耗散结构论的几个基本观点:区域型职教集团的实践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耗散系统内是非平衡态,各处参量值不同,它吸收外界物质或能量时,参量会产生变化,在远离平衡态的一定条件下,某参量会在其涨落概率最大处出现质的变化,使其在某方面有序化程度大大提高,称为自组织现象。这种非线性作用效应是耗散系统产生自组织现象向高级进化的动力学条件。耗散系统可以通过自组织现象实现熵减,使开放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

耗散结构论的几个基本观点:区域型职教集团的实践

1.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是耗散系统自组织过程

耗散学认为,某系统与外界没有物质能量交换称为保守或封闭系统,它的自发趋势是无序化程度加大(熵增)。一个系统组织程度越高,内部相互关联越紧密,协同运动有序化越大,则系统越高级,而封闭系统的自发趋势是走向蜕化。耗散系统既从外界吸收物质能量,又要向外界耗散自己的物质或能量。耗散系统内是非平衡态,各处参量值不同,它吸收外界物质或能量时,参量会产生变化,在远离平衡态的一定条件下,某参量会在其涨落概率最大处出现质的变化,使其在某方面有序化程度大大提高,称为自组织现象。有序化的提高又称为熵减,则系统由低级向高级进化。

2.耗散系统发展的动力是非线性相互作用

所谓非线性相互作用指的是能量改变和效果不成正比。如一定量的水在加热时,热量的输入和水的温度升高成正比,但当水达到沸点时,水会变为蒸汽,此时热量增加而水温度并不增加,呈非线性关系。化学反应中添加催化剂后,反应速度和反应物质浓度也不呈正比。同样道理,在生产过程中,单纯扩大再生产,投入和产出呈线性正比关系。但是,提高员工素质和采用新技术以及变革管理机构和制度创新可能会导致效益的成倍增长,投入和产出呈非线性关系。这种非线性作用效应是耗散系统产生自组织现象向高级进化的动力学条件。(www.xing528.com)

3.耗散系统有自我修复功能

一个耗散系统在外力干扰下,结构会发生畸变(破坏),但是当外力消失后,结构可以自我修复畸变的部分。正因如此,耗散结构又称为“活”的系统,但外力干扰必须在一定限度内,超过限度后系统就无法修复。系统由低级向高级进化一定经过自组织过程,内部各部分之间科学组合衔接也是由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熵减过程。耗散系统可以通过自组织现象实现熵减,使开放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

许多学者证明,生物界和社会各级组织也是耗散系统,能够应用这一理论指导其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同样,这一理论也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