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泛油
泛油主要是指沥青层中的沥青向上迁移,溢出到路表,在路面上形成有光泽的沥青膜的现象,通常在路表面还会出现车轮轮迹。一般产生这种病害的原因是:沥青含量过多、混合料空隙太小、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差或油石比不当。
绝大多数情况下,泛油仅发生在行车道上,而且是间断式的片状分布。新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在通车后的第一个高温季节,特别是连续多天高温后,在行车道的轮迹带范围内发生泛油,使行车道上产生两条黑色发亮的连续的或间断的带。泛油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并不能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恢复到原有状态。随着高温天气延续或到第二个高温季节,泛油还可能继续发展,逐渐扩大成片状,甚至布满整个行车道。泛油的严重程度根据具体情况可分为轻度、中度、高度。
轻度——由于沥青过多使部分路面与其他路面比起来颜色较深。
中度——由于沥青过多泛出,路面构造深度降低,表面失去纹理。
高度——由于沥青过多,路表面外观发亮,集料被沥青遮盖并且在较热的天气有明显的轮迹。
对发生泛油的路段应及时处理,避免其继续扩大影响行车安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处治泛油病害。
(1)对路表轻微泛油的路段,表面石料仍外露的路段可不做处理。(www.xing528.com)
(2)对大段泛油、摩擦系数降低、影响行车安全的路段,可先撒铺3~5 mm粒径的石屑或粗砂,再用压路机碾压或控制行车碾压。
(3)在泛油严重的路段,可采用碎石压入法处治,即先撒上5~10 mm粒径的碎石,用压路机碾压,待稳定后,再撒上3~5 mm粒径的石屑或粗砂,然后用压路机碾压或控制行车碾压。
2.磨光
磨光是指路表面结合料被磨损,外露集料在行车作用下表面逐渐变光滑的现象。一般磨光后的集料成圆滑或平滑状,表面纹理丧失,路面抗滑能力下降。发生磨光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所采用的集料的耐磨性较差,以及车轮的反复作用。有研究表明,车辆低速行驶时的摩阻力主要由路表构造纹理提供,而高速行车的摩阻力主要来源于集料表面的细纹理。因此,一旦集料颗粒表面被磨光,细纹理和构造纹理会大量减少,路面的抗滑性也会随之下降,从而危及行车安全。沥青路面磨光目前并没有严重程度的划分,但是磨光的程度可以在路表摩擦力的减少上表现出来。在发生磨光的路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恢复路面的构造深度,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
(1)高速公路路表抗滑能力降低且已磨光的沥青面层,可采用路面摩擦系数恢复设备,如采用机械式喷砂打毛法,打毛后路面外观明显改善,摩擦系数可由打毛前的32~35(BPN值,摆式仪测)提高到打毛后54~66,但是路面打毛后在高温季节易出现泛油;也可采用路面铣刨机直接恢复其表面的粗糙度。
(2)路面石料棱角被磨掉,路面光滑,抗滑性能低于要求值时,应加铺抗滑层。加铺前,应先处治好原路面上的各种病害,若原路面表面层沥青含量过多,应将其刮除后洒黏层油。罩面形式可采用单层微表处技术,这种技术对于提高路面抗滑性能有很好的效果,或者也可以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