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类社会面临诸多课题。以身边的国家日本为例,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过疏化,地区社会崩坏,国家收入与支出的累计赤字的扩大,医疗、福利、年金的维持,全球化的应对,与近邻国家的和平外交等,众多担忧和课题浮上心头。从全球角度来看,包容性问题(在组织和社会中接纳并允许各种个性发展),资本主义的变化与多样化,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革命的应对,移民问题,消除恐怖主义,民粹主义的抬头等,国际社会存在的问题也多种多样。
但是,不论是谁,也不论在哪个国家和地区,人类感受到的最大恐惧,莫过于地球环境变化,特别是全球变暖。在此,让我们思考一下地球这颗行星上生存的人类与地球本身的关系。毕竟,地球是人类不可替代的天体,更是人类的家园。
全球变暖指的是地球平均气温的长期上升,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
从地球整体来看,世界各地的气温、降水量,冰河等地表冰量,洋流及海水温度等,都遵循着不同的时间尺度变化。长时期的时间尺度变化,就形成了气候变动。导致气候变动的原因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类:其一,太阳活动变化以及火山喷发导致大气微粒子含量增加等自然现象;其二,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导致近现代以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对此产生的恐惧就是全球变暖带来的灾难。一般认为,自18世纪英国掀起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进而引发全球平均气温急速上升。
温室气体具体主要指二氧化碳和甲烷。在兼具高度文明性与高度生产力的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浓度急速升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日本在内,现在世界上仍有不少人不赞同上述观点。他们认为造成全球变暖的主因是自然原因,人类活动的影响微乎其微。
◆世界平均地表气温变化
※RCP: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代表性浓度路径情景)
出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SPM)
阿尔·戈尔(1948年出生)
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与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共同获颁诺贝尔和平奖。该委员会2013年至2014年间发布了第五次评估报告。该报告通过解析多个精密气候模型,明确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就是起因于人类活动。
2018年10月,委员会再次发布特别评估报告,强调指出未来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革命前上升1.5摄氏度和2摄氏度时,所带来的影响将会有很大的不同。接下来世界各国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变得尤为重要。
格蕾塔·桑伯格(2003年出生)
2019年9月23日,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上,瑞典少女格蕾塔·桑伯格(当时16岁)当着应对全球变暖行动迟缓的世界各国领导人的面发表了演讲,至今令人记忆犹新。为表达希望加快应对全球变暖的诉求,她主动停课,在斯德哥尔摩的瑞典议会大厦前静坐抗议,并吸引世界各地众多感同身受的年轻人。她于发表演讲前的9月20日,发起了涉及163个国家与地区的共同游行活动。以欧洲年青一代为中心,迫切要求加快应对全球变暖的声音日益高涨。
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将少女格蕾塔评选为“2019年度人物”。
如果人类保持现在的速度继续排放二氧化碳,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会发生怎样恐怖的事情呢?据预测分析,到2100年,地球整体平均气温将比2000年最多上升4.9摄氏度,而日本全国的夏季最高温度将整体突破40摄氏度,酷暑将持续2个月之久。(www.xing528.com)
经推算,届时日本国内中暑死亡人数年均将超过1.5万,户外作业的环境将变得非常危险。日本本州地区的水稻种植将因为酷暑而颗粒无收,北海道地区将成为仅有的稻米产地。由于海平面上升,瞬间淹没日本列岛的超级台风将频频发生,像2018年和2019年那样的台风带来的气象灾害将成为家常便饭。
危害不止于此。世界各地的平均海平面上升;意大利威尼斯等海岸城市以及世界遗产将沉入水底;大气循环、洋流,甚至整个生态系统将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如前文所述,人类无论如何都要在2100年前把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这一目标已经成为现在的国际目标值。
就人类个体而言,应该采取怎样的具体行动呢?现代社会要求人类具备国际视野与国际思维。“Globe”(国际)一词指的是地球,国际视野与国际思维指的是跨越国家与地区,站在全球的视野高度来看待问题。2015年,联合国发布了包括应对全球变暖在内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可持续发展目标共17个,致力于全球规模的人类可持续性开发,又被称作“为人类、地球与繁荣制订的行动计划”。其行动指南在17个目标下又详细制定了169个具体实现标准。
◆改变世界的17个目标
第13项“气候行动”的具体内容如下:
13.1 加强各国抵御和适应气候相关的灾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13.2 将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纳入国家政策、战略和规划。
13.3 加强对气候变化减缓、适应、减少影响和早期预警等方面的教育和宣传,加强人员和机构在此方面的能力。
13.a 发达国家履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承诺,即到2020年每年从各种渠道共同筹资1000亿美元,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帮助其切实开展减缓行动,提高履约的透明度,并尽快向绿色气候基金注资,使其全面投入运行。
13.b 促进在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建立增强能力的机制,帮助其进行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有效规划和管理,包括重点关注妇女、青年、地方社区和边缘化社区。
*我们认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谈判达成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对策的首要政府间国际论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