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公元前316年,秦国派兵越过秦岭,灭掉控制成都平原的蜀国,设置蜀郡。大约又过了五、六十年,秦昭襄王任命很有才干的李冰为蜀郡守(地方长官,李冰任蜀郡守大约在公元前256年至前251年),要他去治理急待开发的西蜀。据《华阳国志》记载,“李冰能知天文地理”。他早就听说蜀郡管辖的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好地方。但因常闹水旱灾害,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百姓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贫困之中。李冰到成都上任以后,安排了一下公务,便不辞辛劳,四出调查。他走了很多地方,访问了许多人,不久就把发生灾害的原因弄清楚了。原来,成都平原是一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扇形平原。从岷山之中奔腾而下的岷江,流至灌口(今四川灌县灌口镇)进入平原,水势减缓。由于玉垒山挡住了它东去的道路,河道被迫折转向西,充沛的江水日夜不停地流至宜宾,汇入长江;而成都平原的广大地区却得不到岷江的灌溉,一遇冬春无雨,就闹旱灾。可是到了夏秋,上游岷山积雪融化,中下游又经常发生暴雨,雪水加上洪水,使江水陡涨,岷江河床容纳不下,便泛滥成灾。洪水淹没农田和房屋,以至平地可以行舟,成都平原深受其害。虽然从远古的时代起,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就开始兴修水利,与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但始终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面对频繁发生的灾害,受尽苦难的人们便这样传说:岷江是由江神主宰着的,江神喜怒无常,一旦发怒,不是化为孽龙,就是变成犀牛,兴波助澜,酿成水灾,使人不得安宁。李冰学问渊博,不相信这些无稽之谈,决心率领官吏和百姓大干一场,除害兴利,为民造福。
李冰总结前人治水的经验,提出“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的治水方针,决定在岷江上修建一座防洪、灌溉、航运兼用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他精心地进行设计,调动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修建。经过艰辛的努力,工程终于完成,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都江堰。
整个都江堰工程包括渠首工程和灌溉渠道两大系统。渠首工程在今四川灌县城西。这里地扼岷江从山区进入平原的咽喉要冲,利用江水的落差和平原的倾斜,可以实现自流灌溉,费用省,效益大,一劳永逸。渠首工程由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要部分以及其他辅助工程组成。分水堤好像一个“金”字,所以又叫金刚堤。它的前端好像鱼嘴,称为分水鱼嘴。分水堤如同一把利剑,插入滔滔的江水之中,把岷江一分为二,形成外江和内江。西边的外江是岷江主流,主要作用是排水泄洪;东边的内江则供给灌溉用水。宝瓶口是凿开玉垒山而形成的一个引水口,长约八十米,宽仅二十米,狭窄如瓶颈。它能自动控制从内江流入渠道的水量,起节制闸的作用。飞沙堰是分水堤和宝瓶口之间的一道低矮的滚水坝。涨水季节,过量的洪水夹着大量泥沙和石块漫过坝顶,流入外江,既分洪又减淤,一举两得,保证了灌区的安全。分水堤、飞沙堰和宝瓶口有机结合,浑然一体。从宝瓶口引入的江水通过四条大干渠和密如蛛网的支渠毛渠,流向广阔的成都平原。四大干渠实际上就是四条河道,其中两条从成都城下流过,可以行驶船只、放送木排,为船运提供了方便。两千多年前建成的都江堰,设计便如此科学合理,在世界水利史上也是少见的。
民间传说,在都江堰动工前夕,李冰和江神进行过殊死搏斗。当时,江神提出要娶美女二人为妻,并扬言说如不答应,就要制造水灾。为了不让百姓受害,李冰说他愿把自己的女儿送给江神。送女那天早晨,他带着美酒和食品,独自一人来到江神庙。江神以为李冰是来向他敬酒的,十分高兴。谁知李冰举起酒杯以后,却一一列数江神的罪过,痛斥它的贪婪和残暴。江神气急败坏地逃向河边,变为一头黑犀牛。李冰紧追不舍,也化为牛,和江神展开搏斗。你来我往,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负。江岸上人山人海,人们屏着呼吸焦急地等待着较量的结果。一会儿,李冰汗流浃背地来到人群之中,对他的下属说:“我斗累了。南面那头牛就是江神,你们去把它杀死吧!”下属应命勇敢地冲上前去,奋力搏斗,终于把凶恶的江神杀死。这个传说生动而曲折地反映了李冰和修堰群众,在兴建都江堰过程中,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努力。(www.xing528.com)
开凿宝瓶口是整个工程的关键。在没有炸药和先进工具的战国时代,要凿开坚硬的岩石,打穿玉垒山,并不是容易的事。李冰集思广益,想出了好办法。他让民工们把许多木柴堆积在岩石上,放火点燃。熊熊的烈火把岩石烧得滚烫,趁热浇淋冷水,顽石便在冷热的急骤变化中炸裂开了。工程中需要修建很多堤坝。怎样堆砌呢?李冰从洗衣妇女用的竹笼得到启发。他让民工们从山上砍来竹子,编成一个个大竹笼,放在水边,然后填满鹅卵石,层层相叠,一条条堤坝就修起来了。这样就地取材,简便易行,节省了很多费用,加快了工程进度。为了测量水位,控制内江水量,李冰让石工打了三个石人,立在分水鱼嘴附近的内江中,要求水量多时不超过石人的肩,少时不能让石人露出脚。水利史专家说,这三个石人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则。
都江堰建成以后,成都平原的水患大为减轻,经济面貌根本改观。天旱时,打开水门,清水自动流入田间,浸润禾苗;下雨时,关上水门,多余的水顺渠流走。蜀地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没有荒年,从此称为“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它的效益,人们赞美它“泽被千秋”、“功著万代”。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多次整治,都江堰灌溉的面积已由原来的两百万亩增加到八百万亩。今天,和丰收与欢乐联系在一起的涓涓清水,不仅灌溉平原地区,而且通过龙泉山隧道,流向川中丘陵地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