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兴国方略-继往开来1997中国

知识经济时代兴国方略-继往开来1997中国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把握人类文明发展的脉搏◎实施科教兴国方略的现实思考◎“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共十五大根据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把科教兴国作为跨世纪的战略性国策,其意义至为深远。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

知识经济时代兴国方略-继往开来1997中国

◎把握人类文明发展的脉搏

◎实施科教兴国方略的现实思考

◎“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竞争,日益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后者的竞争已主要取决于科技实力的竞争。中共十五大根据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把科教兴国作为跨世纪的战略性国策,其意义至为深远。

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科技革命曾带动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从而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

人类从打制石器开始,就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人类在以耕作土地为主的农业社会中度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距今500年前,西欧兴起的航海热,为人类社会迎来了工业革命曙光。在16~17世纪,以纺纱机为主要标志的工场手工业,为社会创造了可观的财富;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步显示了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力量;19世纪末,以内燃机电机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科学技术带动了生产力的重大突破,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科学技术更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发展。

1945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不到50年的时间,计算机已发展到第五代。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辟了人类的空间时代,现已有1000多颗人造卫星与日月同辉。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据估计,21世纪将有宇航班机出现。遥感技术激光技术、光导纤维得到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

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预示了新一次科技革命的大潮。历次“产业革命”主要是工作机和传输系统的发展,只是人类体力劳动的延伸;而信息技术(又称“3C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计算机系统,使人类第一次有了辅助脑力劳动的工具,这将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带来深刻的革命。19世纪末,全世界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只有5万人左右;20世纪50年代增至40万;70~80年代增到500万人以上。

18世纪蒸汽机从发明到普及运用,约用了100年,而现代原子能科学技术,从发现到应用只有30年,20世纪50年代末激光技术一经出现,短短几年就普及全世界……

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物化在商品中的科学技术的含量大幅度地增加了,使科技进步因素在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占据了主要分量。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已广泛渗透到各个产业和各产业内部的门类中,没有一个产业部门可以脱离科学技术而独立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所有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都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而建立和发展的,没有高新技术,就没有高新技术产业。现在,科技进步因素已成为各国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支撑力量,这种情形在西方发达国家表现得更为明显。20世纪初,这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科技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仅为5%~20%,到50~60年代,其比重已上升到50%左右,而到80年代则已高达60%~80%。科学技术也已成为变革社会的第一动力。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强有力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使人们更加讲究科学性和文明度,而彻底抛弃那些封建迷信、愚昧无知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现代科学技术在逐步延长着人的生命,也使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使生态环境得到治理并日益美化,使资源开发日趋合理化和科学化。构成人类社会的其他组成部分,包括文化、教育人际关系国际关系等,也都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发生着激烈的变化。另外,科学技术还是民族生存发展之系。世界各国经济以至生存的竞争,日益表现为物化在商品中的技术水平的竞争。从当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首要地位和巨大作用。21世纪必然是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必须正视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不失时机地把科技进步作为发展整个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中共十五大制定的科教兴国战略,无疑为走向新世纪的中国树立了前进的航标,使中国能够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大潮中,开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教兴国之路。

当科学家们津津乐道高新科技的宏伟奇迹时,当未来社会学家们醉心于描绘21世纪全新的生活蓝图时,我们更应当清醒冷静地意识到:这场新的科技革命给中国人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发展的机遇,而更多的将是经济乃至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酷挑战和竞争。

我们所面对的现状是严峻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是非常落后的。首先,我们从能源的平均有效利用率与国外比较中可以看到,我国因为技术落后和结构与经营机制的问题,而导致经济效益低下的情况。当时,我国每年要消耗10亿多吨标准煤的能量来维持经济发展,但我国能源的平均有效利用率只有国外先进水平的2/3,而我国的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资源平均数的一半。在20世纪末,中国与一些发达国家在一些影响国计民生的基础工业方面的比较结果如下:

(一)每度电耗煤400克,比国外多100克;

(二)每吨钢能耗比国外主要产钢国高30%;

(三)水泥能耗高70%;

(四)玻璃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一倍。(www.xing528.com)

然后再看看我国劳动力的素质现状如何:我国在业人口中农民约占近70%,而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和半文盲占全部人口的20%。

在全国职工中,受过高等、中专和技工训练的仅为1/10左右;农民中受过高等、中等和初等正规训练的仅占全体农民的近1/300,而农村小学文化程度以下者竟高达60%以上。

而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已全部普及了九年制教育。以1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目来比,日本为67人,美国为66人,而中国不足5人,相差10多倍。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经济极其困难、设备条件极差的情况下,中国人硬是凭着满腔赤诚,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苦艰难,自力更生,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造出了令全世界为之瞠目结舌的原子弹氢弹和卫星,显示了中国人的志气和聪明才智。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回收、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制,超导材料的理论研究等高科技领域已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所以,尽管我们在很多方面还很落后,但并不是一切都落后,强调危机意识是为了发奋图强,是一个民族富有自信的体现,而决非妄自菲薄,悲观无为。只要我们真正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统筹使用科技经济力量,解放科技生产力的优越性,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做到决策科学、措施得力,是可以后来居上的。而要做到这一切,当时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问题。全国要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全社会要有强烈的科技意识,形成全社会学习科技、运用科技,重视和支持科技事业的社会氛围,在全党全民中树立科技兴国的思想。

二是科技体制问题。尽管我们已经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改革,然而当时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新机制。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需要下大决心解决的就是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问题。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逐步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从“面向”和“依靠”两个方面来说都需要做出努力,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要解决好经济依靠科技问题,形成科技需求机制,并疏通科技进入经济的政策渠道,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成为现实。

三是增加科技投入问题。世界上把研究和发展试验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作为一项最重要的科技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对科技的重视程度。由于这是一个相对值,与一个国家的穷富无关,而取决于一国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主要发达国家的这个比例已接近3%。1990年,日本是2.92%,联邦德国2.9%,美国2.8%,而中国仅0.7%,日本是我们的4.17倍。我国科技投资基本按三个层次的科技发展战略进行配量:直接投入当前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高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的科技工作;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三个层次的科技经费不能只依靠政府投资。应广开渠道,采用各种形式,增加全社会对科技的投入。根据中国的实际状况,科技投资配置应朝着下述方向发展:凡是能直接见到经济效益的,接近商业化阶段的科技经费应由企业和银行金融机构来投入。凡是基础性研究和高风险高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由政府来投。当时,许多卓有成就的知识分子就因拿不到科研经费而无用武之地,所以政府应制定各种鼓励政策,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来迅速增加科技投入,这是当时解放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最迫切任务。

四是要重视高新技术问题。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是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的白热化地带,中国必须占有一席之地,稳住脚跟,这是我国未来的希望所在,任何忽视高新技术及其产生发展的想法,都将会犯历史性的错误

五是教育问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尽快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包括普及教育、扫除文盲,严格的职业训练,在职科技工作者的继续教育等。要形成全社会激励科技进步的环境和机制,这是我们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六是知识分子问题。科学技术的载体是知识分子。他们的积极性若不能发挥出来,任何科技也不会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总之,要通过加快改革,把一切与现代化大生产、信息社会、高科技及其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本质上属于小生产者的、短视的、分割的、守旧的、陈腐的思想、习气、管理和组织等来一个彻底的改变,以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思想在我国成为现实,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1998年3月,共和国第五任总理朱镕基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

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江泽民主席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多次阐明科教兴国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因为没有资金,贯彻得不好。钱到哪里去了呢?政府机关庞大,“吃饭财政”,把钱都吃光了。其次,在各级政府的干预下进行了不少盲目的重复建设,几十亿、几百亿的一个项目,投产之后没有市场,相反把原有的一些企业挤垮了。这就使得中央的财政和银行都拿不出钱来支持科教兴国的方针。因此,本届政府决心精简机构,减掉一半的人,同时制止重复建设,把钱省下来贯彻科教兴国的方针。中央已经决定,成立国家科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我担任组长,李岚清副总理担任副组长。这个决定已经江泽民主席批准。我们有决心进一步把科教兴国方针贯彻到底。

新总理以其一贯雷厉风行的作风向全世界宣布了新一届政府贯彻落实中共十五大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措施,使科教兴国举措有了可靠的依托和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