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以服务于人、以实现人的某种价值目标为旨趣的活动。课堂言语行为的目的也是如此,它是以言语主体的言语理解和生活成长为目标的活动。言语主体是谁?是人!教育与人的关系问题是研究教育现象、分析教育问题的基础。
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基础的关系。在进行课堂言语场域的要素分析时,我们把教师和学生都作为课堂言语的主体看待,我们强调的是在交往中所产生的言语互相理解的互动关系。而在现实的课堂上出现师生话语权力的冲突乃至变异,不论是以教师言语为中心,还是无目的地以学生为中心,都不是我们想要看到和希望的。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不等于课堂上教师什么都不该讲;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并不是说教师就不能讲。之所以会出现以往以教师的言说为主,强调师道尊严,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文化的因素。而之所以会出现今天的盲目放任自流,则是对师生关系理解的操作化和简单化所致。对主体关系认识的不足,导致言语过程中权力分配的认识局限。
其一,传统的言语过程中教师的权威过大,导致言语的失衡状态。传统的师生关系一直以典型的教师权力放大为主,而学生则被规训和控制。这种权威过大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样的呢?著名的“权威服从”电击实验可以告诉我们,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雷·米尔格朗(Stanley Milgram,1975年)招聘了40名不同职业的市民参加一项名为“惩罚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在实验者的指令下,这些人充当“教师”,当“学生”(事先安排好的演员)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对“学生”施加强度和痛苦程度不断增加的电击。尽管学生以各种形式反抗,有26名受试者在实验者的命令下仍然坚持到最后,于是“教师”对“学生”施加了最强程度的电击。这个实验的结果堪称恐怖:65%的“教师”不折不扣地完成了权威交代的命令。这种对权威的盲从,直接导致师生关系的破裂。也许在现实生活中少有这么残酷的“表演”,但它似乎说明了一个事实:在对待学生的时候,教师的独立意识还远远不够。
其二,在建立“人—人”关系的过程中,言语的主体之间还缺少应有的平衡。这也就是说,在实现言语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也会出现或者立足于教,或者立足于学,或者给出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模式来解释,而没有从双方主体之间言语的交互作用、相互锁定、动态和共同生成等互动交往的、平等的模式中加以考察,没有把其中活动的承担者——教师和学生从平等和发展的意义上来对待,没有意识到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实现价值选择和生命意义的复杂性。也正是如此,对多数实践者而言,课堂的教学设计是丰富而苍白的,是清晰而刻板的,甚至是形式多样的,而内容是固定的、死板的。
要认识预设的重要性,更要估计好预设的种种不可能,这样,才能在准备良好的情况下为生成做足铺垫。新课程改革以来,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在这方面已有显现。以下“欧姆定律”教学板块设计(见表6-1)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也许教学设计不需要那么清晰流畅、步骤明显。(www.xing528.com)
表6-1 “欧姆定律”教学板块设计
其三,还需要正视的是,目前课堂生活中权力的改变是以教师权力“去中心化”与规训权力的泛化同时存在的。尽管福柯主张现代权力是非中心的、多元的、动态的,但在课堂改革的强大的规训机制的作用下,学校、教师、管理者的身份与权力还是被隐身了(或者说表面隐身了)。教师从言语的主体变成了旁观者或者活动的简单喝彩者,这种现象大量存在,以改头换面的形式挑战了新的课堂。近期关于无效课堂和高效课堂的研究正是对这种现象的质疑。
总之,对师生关系中人的认同,是师生重建言语对话的基础。我国学者金生鈜也特别指出,“人要成为主体,意味着在教育的理性训练中成为理性的服从者。本来意义上的理性主体是一个自由的、自主的主体,它可以从自己出发决定一切他愿意决定的事,做一切他愿意做的事,但是,这个理性的主体在成为主体的路上必须成为一个屈从者,他必须彻底地适应各种所谓的理性秩序。人的理性化与世界的理性化导致对人性的普遍的控制,人的主体化在这个意义上是理性的奴隶化”[4]。一旦变成了理性的奴隶,那些践踏人权和教学中生命主体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教育家卢梭早就对教育者们提出了忠告:“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5]今天也可以说:“不要在教想做主体的孩子排斥教师的主体作用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奴役的魔鬼。”如果说以往的规训权力自上而下运作,关注中心权力,忽视边缘权力,那么现在则是权力泛滥,“去中心化”,教师权力尊严消解化。这同样是一种不理性、不道德的言语主体关系。以往课堂中教师的权力受到保护,学生的权力被挤压、被排斥,造成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权力不对等,现在则是学生权力与教师不匹配,而结果依然是师生之间纷争不断,信任缺乏,彼此防御,关系疏远。所谓的改革也只是从一个模式换成另一个模式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出现各种各样的新倾向也并不奇怪。
因此,不论是以往的教师权力中心还是现在的学生的盲目中心论,其实都是将师生之间的关系简单作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关系来看待的,是一种人与物的关系而非人与人之间言语主体的关系。伴随着人的回归,人的主体性、独立性、生成性等观念的出现,教育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无论是理念上还是实践上,都将开始从这种“无人”的状态转到“以人为本”的对话状态上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