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乡村言语失衡现象揭示:教科书中城市插图占主导地位

城市乡村言语失衡现象揭示:教科书中城市插图占主导地位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科书中的城市言语明显多于乡村言语。以插图的统计为例,研究发现乡村特征的插图在课本中所占的比例较小,除第二册中乡村特征的插图数量超过城市特征的插图数量以外,其余十一册中,城市特征的插图数量均超过了乡村特征的插图数量。需要再次说明的是,我国中小学教材中所体现的农村现象、农村题材已经越来越多,更多的教材编写者也逐步意识到在各级各类教材中体现出城乡间的均衡发展。

城市乡村言语失衡现象揭示:教科书中城市插图占主导地位

城乡差异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它一直存在,又历久弥新。以往关于城乡差异的众多研究在此不予提及,我们要谈的是现在——在社会高度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教育的系列改革带来的一轮新的城乡差异,表现在课程的微观领域,即为教科书中的城乡差异。

近年来,教科书内容城市偏向问题是目前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热点话题。有学者指出,近年来尽管不断进行教材和课程改革,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城市化、精英化取向基本如旧。事实上,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实验区具体实施之后,“教材城市化倾向”也的确成为实验区教师经常提及的话语。研究者的部分调查也论证了教师的猜想,教科书的城市化言语方式的倾向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科书素材的选择具有城市化倾向

素材的选择具有城市化倾向是指在选进教材的具体事实上,城市题材较农村题材更多,而且较为鲜明。教科书中的城市言语明显多于乡村言语。北京师范大学的魏曼华老师在《课程知识社会学——对几套初中教材的文本分析》的讲座中,通过文本分析,发现初中教材的城市化倾向十分明显,并指出知识取向已经暗含了城市生活和有关城市的知识更有价值的价值取向[13]。另外,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而进行的插图和练习的对比,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以插图的统计为例,研究发现乡村特征的插图在课本中所占的比例较小,除第二册中乡村特征的插图数量超过城市特征的插图数量以外,其余十一册中,城市特征的插图数量均超过了乡村特征的插图数量。通过对课本中城市特征的插图(如高楼、公交车、广告、游乐园、城市风景高架桥、公园等)和反映乡村特征的插图(如农村风景、山村小道、小孩放猪、农具、昆虫、拖拉机、小孩喂羊、小孩放牛、小女孩打猪草等)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城市特征的插图内容丰富多样,充满现当代气息,而乡村特征的插图多与动植物相关(如图5-1左《菜园里》),显得十分单调和乏味[14]。也有人反映教材当中城市素材多,而农村素材少。很多教师反映,像超市(如图5-1右《自选商场》)、连锁店、贷款买房、公积金汉堡包证券、社区、社区服务等,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见过,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因此也极容易造成阅读障碍与理解障碍。

图5-1 《语文》(一):《菜园里》和《自选商场》

(2)教科书呈现的实践活动具有城市化倾向

实践活动具有城市化倾向是指在教科书中出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外学习方式等内容,从执行的角度看,不利于农村孩子实现,有些甚至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从学习效果上看,它对农村孩子有失公平。学者王世光在研究教科书的言语特征时,发现有些活动围绕参观动物园博物馆,游览名胜古迹而展开,这在农村地区根本无法开展,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很多教材都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搜集和查找相关文献和资料。而随着对学生收集资料能力要求的提高,新教材中随机充斥着到图书馆查找资料,甚至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的活动设计,而这种言说的内容对于农村学校和农村孩子来讲,显然是行不通的。研究者也指出,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加上其他各种原因,连教师所需要的基本的备课资源都捉襟见肘,更不用说让学生去图书馆、上网查阅资料了。

(3)教科书中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设计具有城市化言语偏重的倾向

新教材一般较为注重情境设计,注重过程与方法(如图5-2中所提到的利用信息查阅资料和进行英语场景对话),这其中需要大量的设备和空间,比如参观、展览或者音像资料等。而这些就没有考虑到农村现有资源的不足。上海智力开发中心考察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教材使用的情况就说明了这一点。研究发现,贫困地区的儿童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等方面与城市儿童表现出明显的差距,城市儿童三年级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农村儿童可能要推迟到四年级才能掌握[15]。(www.xing528.com)

图5-2 《语文》(五):《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和《英语》(五):Unit One

(4)教科书中的书面语言以城市语言为主

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黄宣范等人在研究教育语言的时候指出,因熟悉程度不同,不同语言中对于同一事物所用的语词,可能造成完全不同的思想内涵或联想。倘若不认识到这一点,受到最直接冲击者,将是不习惯以正式教育体制中所使用语言为母语或主要语言的学习者。这也就是说,学生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他们所感知、理解、运用的语言与课堂语言有着大小不一的差距,这就使得他们对课程意义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教科书中,除了材料选择和内容呈现出强烈的城乡差异之外,我国学者余秀兰还提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实际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城乡差异。由于我国的课本教材中使用的是普通话与书面语,这与学生的口语实际上是有很大的出入的。虽然普通话与书面语并不是所有城市人的母语,但是与农村的孩子相比,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认识这些内容,而农村的孩子则会表现出陌生感和排外感[16]。

而究其原因,为什么教科书中出现了城市化的言语,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新课程改革本身具有城市化的倾向。

首先,从思想上看,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课程设计思想,而西方化则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城市化、都市化的课程改革要求是一种超前趋势,代表未来课程发展的方向,但如果单纯以这种城市化标准来设计课程改革方案,则可能是非公正的[17]。

其次,从改革的过程来看,改革的调查与实验基本上都是从城市化的学校和地方开始的。以教材为例,新教材的编写集中在几个主要的大城市,教材编写队伍的构成主要是来自大学的专家和大城市的教师,他们对农村教育现状了解很少。他们在主观上虽尽力兼顾城乡教育现状,比如在案例设计方面采用农村事例,利用农村背景设计情境,把汉堡包换成包子,把超市换成商店等,但这些努力没有触及教材设计的深层次问题,不能从根本上避免教材城市化倾向的问题。当然,这里面也涉及经济的投入、政策的关注等,在此不作讨论。

需要再次说明的是,我国中小学教材中所体现的农村现象、农村题材已经越来越多,更多的教材编写者也逐步意识到在各级各类教材中体现出城乡间的均衡发展。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差异逐步缩小,这些现象也逐步弱化。但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现象的另一面反倒逐步呈现——城市孩子对农村生活陌生所带来的理解困难。以语文学习为例,随着课程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在教材内容选择、课程教学评价方面,越来越多的乡村题材和乡村话题在各级各类阅读教学中出现,伴随着“汉堡包”“麦当劳”长大的城市儿童,在面对“蛐蛐”“采桑”等乡村题材的内容时也出现了一定的“不适应”。乡土文化阅读也越来越成为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城乡言语失衡是伴随着社会文化选择、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步变化的,城乡言语失衡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简言之,不能简单地将教材内容选择具有城市化倾向等同于城市的孩子就具有明显的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