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某种形式的取向形成,它暗含的思想即为相对的取向的背后——弱势群体的产生,这是社会学关注的重点。实际上,社会学并不否认对于整个人类幸福的追求,不否认对于每一个人的幸福生活的追求,但社会学更关注社会中的那些被忽视、被轻视、被歧视、被鄙视的人群——社会处境不利人群、弱势人群——的价值、尊严及机会问题,因为倘若这些弱势人群的价值、尊严及机会问题得不到保障,那么,所谓每一个人的幸福生活便是一句空话,所谓整个人类的幸福更是无从谈起。
我国学者张计兰在研究弱势群体的时候提出,弱势群体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她指出,虽然课程标准已对教科书的价值取向作了规定,但所选课文材料本身展示的价值取向却可能与之背道而驰。作为个体的学生,对教科书中所呈现的社会角色有一个理性的把握或形成一种刻板的印象,即通过控制教科书中的人物应该干什么,应该持什么态度等,给学生提供一个榜样,就如心理学的替代强化,通过对榜样行为的强化,达到对学生言谈举止规范化、社会化的目的。教科书中总是习惯性地划定一个规范的标准,创造出一个所谓纯净的微型社会,而比较这个微型社会,必然地就会产生出社会特殊群体的弱势,即为弱势群体。
文本与弱势群体忽视问题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比如我国学者王有升曾经对1992年—199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作了一次“文化构成分析”,主要内容为“不同国家文化、我国不同民族文化以及不同时代文化在现行语文教科书中的展现”。据其统计分析,那时的教材“时代文化内容过少,现实批判精神缺乏,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内容比重较小”。这其中,少数民族文化就是非常明显的缺少关注的内容。他还做了关于“不同国家文化在语文教科书中的展现”的统计,发现课文总数357篇,外国文化44篇,约占15%,具体数据如表5-1:
表5-1 外国文学作品统计(www.xing528.com)
从上表中不难发现,这里面涉及的内容不仅包括文化中的动物关注、少数艺术类和科学类人物的关注,也涉及对穷人、有悲惨遭遇的天才等某种特定类型人物的关注。而不论是动物、艺术家还是穷人,在整个教科书的话语体系中,从比重上看,都属于相对关注较少的群体。
20世纪中期,随着批判教育理论的发展以及多元文化浪潮的冲击,教科书“重主流文化”的现象在西方受到了强烈谴责。研究者认为,边缘群体的文化——如种族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性别文化等,在教科书中受到了严重的忽视。这对处于边缘群体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比如上文提到的外国文学,少数艺术类、宗教类题材等),将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挫伤;而对处于主流群体的学生来说,这也是不利的,会使他们心中萌生一种无益的优越感。鉴于教育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它应该对多元文化予以关注,而不只关注主流文化。过分关注主流文化,那么弱势群体和教育不公平现象就产生了。
在我国社会学研究中,目前所关注的弱势群体主要是指三种人群:一是社会性弱势群体,如某种意义上讲的进城务工人员、下岗工人等城市边缘人群;二是社会政治权利的贫困性人群,主要表现在他们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较弱;三是心理上的高压力和高度敏感性人群[9]。根据前人的研究和我们对教科书内容与价值取向的探讨,笔者把教科书中的主流言语与非主流言语之间的弱势人群定义为:女性群体、农村群体,以及学生中的生理或心理弱势群体三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