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象与阐释:言语冲突的课堂场域透视

现象与阐释:言语冲突的课堂场域透视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期“课程”二字的提出,实际就是在表达学习内容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本部分的研究拟定将课程中的内容部分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则集中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分析课程内容,即教育过程中的言语问题以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其中第二部分用社会学的视角分析静态内容——教科书文本的形式和内容,第三部分则着重探讨动态内容——课堂言语互动带来的课程言语内容的理解与冲突。

现象与阐释:言语冲突的课堂场域透视

对课堂中教什么、能教什么和应当教什么这些问题的讨论不能想当然地等同于一些无关紧要的论述。它们从根本上关系到数百万儿童、父母和教师们的希望、梦想、担忧和特定生活现实。如果这一点还不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话,无论智力上还是实践上,那么再没有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了。

——摘自 迈克尔·W.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2001年,序言)

课堂中教什么、能教什么以及应当教什么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中最为严肃的事情,更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事。因为,学什么,如何使学习影响自己,这是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的人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的问题,关乎整个民族的未来。课堂场域中教学内容问题,即言语的内容问题,主要是以言语产品的形式产生的。早期“课程”二字的提出,实际就是在表达学习内容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今日,课程文化、课程政治等研究已经在教育研究中发展成教育公平问题的一个分支,课程与教学以外的诸多问题密切相关,也已经成为研究者的共识。(www.xing528.com)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本身成为言语作品。二者既有区分又有联系,并非所有师生共同学习的知识都可以作为课程来分析,但是课程本身却一定是一种文化现象。本部分的研究拟定将课程中的内容部分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继续将课程社会学细化,关注课堂这个场域中微观的语言活动(即言语),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分析课程与言语控制的分类和已有研究。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则集中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分析课程内容,即教育过程中的言语问题以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其中第二部分用社会学的视角分析静态内容——教科书文本的形式和内容,第三部分则着重探讨动态内容——课堂言语互动带来的课程言语内容的理解与冲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