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场域透视:现象与阐释

课堂场域透视:现象与阐释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成效的教育变革在过度控制与无序之间徘徊。一个明显的原因是变革过程复杂得难以控制,在许多情况下不可知。教学、课程和评价呈现一体化和纵深化发展的态势。教学过程中的各类冲突也在这个时代以各种方式凸显出来,引起我们的关注、分析和探讨。但实际上所有的内容却并非在控制之列。

课堂场域透视:现象与阐释

有成效的教育变革在过度控制与无序之间徘徊。为什么控制手段不起作用,其中有些重要的原因。一个明显的原因是变革过程复杂得难以控制,在许多情况下不可知。解决的办法在于用更好的方式去思考和处理其自身固有的不可预测的过程。

——摘自 麦克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2000年,第29页)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正在从局部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逐步过渡到系统的整体性的改革层面。教学、课程和评价呈现一体化和纵深化发展的态势。在教学改革层面,课堂教学也日益丰富,多元且注重整体性,教学质量逐步提升,教学设计和教学公平等问题的研究也进一步明晰。但任何时候的课堂教学都是伴随着问题的出现而逐步向前推进的。教学过程中的各类冲突也在这个时代以各种方式凸显出来,引起我们的关注、分析和探讨。(www.xing528.com)

现代课堂的弊病也正是从言语的僵化和模式化开始的——言语过程重感知,轻体验;重符合,轻生成,由此,对言语问题的深入分析实际上也转入对言语过程本质的分析。在传统一元论知识观的作用下,不仅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文本内容也被标准化、单一独白化。所有的文本都是统一的意义、唯一的答案甚至是同样的过程和步骤。在进行言语传递的过程中,这种固定的知识和体系也随着教师固定的套路和模式给“灌输”出来,而没有丝毫的心灵互动性。同样,言语授受的过程也是如此,教学设计就是备课,而对于课堂上的一切非主流、非预期的内容视而不见。但实际上所有的内容却并非在控制之列。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有一些不期而遇的问题,学生的差异和思维是难以预料的,课堂中的“非标准思维”甚至会打乱我们的教学计划,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无法完成……随着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和地位的改变,预设教学目标的变动性越来越大[1]。当然还包括人与人的对话,一种以教师独白为主的独幕剧和一种以学生为观众的哑剧。

本章的研究从课堂教学过程的历史研究开始,并试图通过言语互动重新建构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最后在新的言语过程观之下,揭示课堂场域中师生互动过程中存在的言语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