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复杂性总是诱使人们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一切充满着变化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人们强烈渴望某种稳固、确定的路向,对课堂冲突的理解也是如此。理想的课堂是温馨的家园,而冲突的场域则布满了言语的讽刺和对抗。将课堂视为特殊的冲突的言语场域,是一种理念。实际上,后现代的很多课程和教学的思想都已经实现了语言学的转向,把课堂的言语流动性和课堂的不确定性作为研究课堂言语关系和探讨教育中的实现问题的一个突破口,为我们研究课堂冲突提供了一个新的审视点。
在早期的研究中,社会学家总是把言语冲突看成是越轨的、反常的和病态的现象。随着对冲突问题的深入研究,也有人发现冲突既可能是一种破坏稳定社会关系的因素,也可能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整合因素。冲突的观念已由“冲突是罪恶的”逐渐演变为“冲突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冲突是可以鼓励的”[28]。正如德国早期著名社会学家齐美尔(Simmel)所言,“冲突就是这样的一种机制,通过它,社会(主体)能在面对新环境时进行调整。一个灵活的社会通过冲突行为而受益,因为这种冲突行为通过规范的改进和创造,保证了它们在变化的条件下延续下去”[29]。因为冲突也有其正面的积极影响,如避免整个组织停滞不前,促进问题的解决,促成某些改变并借此评估自我解决事情的能力。以师生言语冲突来说,可能产生的正面影响为:
其一,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即便是课堂破坏性的冲突也能反映师生之间不民主、不公正、不融洽的人际关系,主要原因就是“教师角色意识太浓、价值观引导性太强、个性侵略意识深、师生职责关系松懈”等(建设性冲突亦然,实际上是课堂中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够,或者知识准备不足的结果)。因此,要想革除这些现有课堂冲突形式,就需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并且在道德意识上弱化权威观,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创造个性自由发展的环境,从而形成良好的师德风范,赢得学生的认可。事实上,也可以借此评估及了解教师教学、辅导及领导能力,并可经由面对冲突、处理冲突及解决冲突而增强教师的能力。
其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从课堂冲突的产生机制来看,其中主要的意义在于对言语理解的个别差异性以及对文本言语理解的创新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冲突的产生正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好表现。当然,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来看,他们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他们是社会性成熟的成员,他们的社会阅历浅,缺乏经验,辨别是非和自制能力比较差,从而好奇心、自我意识比较强,因此也需要教师的言语规范[30]。
其三,促进言语理解。不论冲突的内容何在,围绕着课堂这个言语场域中的实质都是对言语理解的不一致性。随着冲突的动态发展以及消解,对言语理解会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就教育的效果而言,这正是我们追求生成性内容的最好时机。
总之,对课堂冲突的理解应该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既要看到冲突的负面影响,更应该看到冲突本身给师生关系的发展、教学过程的重构、文本理解的生成等带来的契机,发挥其正面的积极功能,促使课堂言语关系从对立与抗拒走向融合与理解。
[1]李悦娥,范宏雅.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5.
[2]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43.
[3]王鉴.课堂研究引论[J].教育研究,2003(6):79-84.
[4]张建凉.论课堂教学言语结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7):107-111.
[5]刘冬岩.对话理解——语言视野中的师生交往[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
[6]吴康宁.课程社会学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85.
[7]石鸥.教学别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93.
[8]姜旭英,蔡铁权,等.生成性教学设计的多维观照[J].全球教育展望,2007(10):38-42.
[9]胡森.平等——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M].参见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94-195,即所谓教育机会的起点平等、过程平等、结果平等.
[10]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299-300.
[11]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0.
[12]石鸥.教学别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98.
[1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8.(www.xing528.com)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3.
[15]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506.
[16]高天明,李定仁.教学本质研究之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5):34-38.
[17]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184-189.
[18]丸山高司.伽达默尔——视野融合[M].刘文柱,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20.
[19]王鉴.课堂研究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1-77.
[20]李悦娥.国外课堂语言交际研究评介[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81-83.
[21]肖川.论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1999(2):58-62.
[2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88.
[23]林汇波.让言语与主体精神一起成长——浅谈建构课堂对话文化的意义[J].语文建设,2006(12):4-6.
[24]叶澜.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研究,2004(2):33-37.
[25]叶澜,等.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7-138.
[26]樊富眠,张翔.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研究综述[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82-91.
[27]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66-68.
[28]张德锐.教师评鉴模式之研究[J].教育研究资讯,1993(2):9-10.
[29]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