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上文所考,可以确定葛陵楚简的四个纪年——“我王之岁”“陈异之岁”“长城之岁”“鄩郢之岁”分别为前401、400、399、398年,分布在楚悼王执政的前四年(表4)。其中四个“纪年事件”可与文献记载相参证,而其下限“鄩郢之岁”可由简文历朔以及先王名号依颛顼历谱唯一推定为公元前398年。
(原载《楚文化研究论集》第10集,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134—151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
[2]李学勤:《论葛陵楚简的年代》,《文物》2004年第7期;刘信芳:《新蔡葛陵楚墓的年代以及相关问题》,《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3]刘彬徽:《葛陵楚墓的年代及相关问题的讨论》,《楚文化研究论集》第7集,岳麓书社,2007年;宋华强:《新蔡葛陵楚简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4]李学勤:《清华简〈楚居〉与楚徙鄩郢》,《江汉考古》2011年第2期。
[5]刘信芳:《战国楚历谱复原研究》,《考古》1997年第11期。
[6]李学勤:《论葛陵楚简的年代》,《文物》2004年第7期。
[7]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8]石泉:《楚都何时迁郢》,《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
[9]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
[10]王红星:《楚郢都探索的新线索》,《江汉考古》2011年第3期。
[11]张培瑜:《中国先秦史历表》,齐鲁书社,1987年,第252页。
[12]严敦杰:《释四分历》,《中国古代天文文物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05页。
[13]严敦杰:《释四分历》,《中国古代天文文物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104页。
[14]饶尚宽:《春秋战国秦汉朔闰表》,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90页。(www.xing528.com)
[15]张培瑜:《中国先秦史历表》,齐鲁书社,1987年。
[16]武家璧:《葛陵楚简“我王之岁”的年代》,《中国文物报》2009年6月5日。
[17]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8]刘彬徽:《从包山楚简纪时材料论及楚国纪年与楚历》,《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19]郭沫若:《骉苟钟铭考释》,《金文丛考》,人民出版社,1954年。
[20]李学勤:《论葛陵楚简的年代》,《文物》2004年第7期。
[21]宋华强:《新蔡葛陵楚简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0—71页。
[22]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3]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4]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5]罗运环:《葛陵楚简鄩郢考》,《古文字研究》第27辑,中华书局,2008年。
[26]黄锡全:《楚都“鄩郢”新探》,《江汉考古》2009年第2期。
[27]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8]何琳仪:《新蔡竹简地名偶识——兼释次竝戈》,《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6期;又见黄德宽、何琳仪、徐在国:《新出楚简文字考》,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