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成性知识观的培养必须是在个人内在和外在环境的条件都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实现。
(一)个人因素:教师具备发展实践智慧的可能空间
知识观是教师所持有的内在价值观念,培养教师的知识观是对教师内部思想的一种改变,也就是说重点存在于教师自身,外力只能发挥促进作用,但不是根本。从教师个人因素来看,教师具备发展实践智慧的可能空间是培养“生成性”知识观的一个重要条件。
1.教师实践智慧体现出一种“生成性思维”
教师实践智慧来源于教师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敏感、顿悟、反思,并将表面化的经验提升,使其内化成为教师随机应变、自由创造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的实践智慧发生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能积极应对发展、变化的教学实践活动,而正因为如此,教师的实践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中。也可以将教师的实践智慧看作一种“生成性思维”,“生成性思维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和思维方式,其特征为:重过程而非本质,重关系而非实体,重创造而反预定,重个性、差异而反中心、同一,重非理性而反工具理性,重具体而反抽象主义”[4]。虽然“智慧”表现的是一种迅速、灵活、正确理解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但这种能力以敏锐、变化、发展的思维为依托。“生成性思维”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两种活动:一种是将潜藏在深处的默会知识转化成为显性知识,将教学方法转化成为一种教学的艺术和机智;另一种就是在与学生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共同创造知识。发挥教师的实践智慧实质上就是对教师“生成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生成性”知识观的培养有赖于教师“生成性思维”的发展。
2.教师发挥实践智慧的空间
教学实践是关乎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场域,教师的实践智慧产于师生的共同活动中,保证教师发挥实践智慧的空间是教师知识观发展的内在条件。
(1)教师自我的“自主空间”。教师自我的“自主空间”体现的是教师反思教学实践的自由意志和自主抉择权利及能力,在教师的“自主空间”萎缩或受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技术的执行者。这种情况下,教师是生存在制度下和规范下的职业人,他代表着他人的“声音”,而不是作为课堂教学的真实存在者代表自己的“声音”。那么,教师的实践智慧实际上也就被封锁了。
(2)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空间”。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过程是教师实践智慧滋生的第一现场,学生的各种问题、行为表现、个性化思维等方面的流露都需要教师做出机智的回应和引导。没有这种“互动空间”,教师的实践智慧很难培养起来。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教师以“时间紧迫”“耽误进度”为由拒绝“互动空间”的存在,由此我们看到的一幕便是公开课上教师们为了机智且出色地应对学生的表现而“制造”出来的“虚假的互动”和“僵硬的互动”。(www.xing528.com)
教师生成性知识观的培养还需要具备一个外在的环境条件,没有适当的外部环境支持,生成性知识观只能是对理想状态的幻想。就当前课程改革状况而言,课程的校本化运动——即学校本位的课程研究、开发及组织管理等课程事务运行能够为教师的生成性知识观培养带来可能契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的课程权力获得
课程的校本化运动中,课程权力由国家层面向地方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下放、转移,教师能够获得参与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权力,具备课程的决策权和发言权。此时,由于教师亲自参与课程的制定和创造,课程对于教师而言已经成为教师自身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相比固定的国家课程体系要更加深入。那么,教师对于课程实施层面的教学自主决策空间也就更大,为教师的课程知识生成、创造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2.课程知识资源扩大与价值多维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充分挖掘学校内部的知识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多功能室中的有关资料与信息以及教师、学生、管理者所承载的专业知识、经验、技艺还要充分利用来自学校外部的各种社会、自然、人文性知识资源以及家长、专业人员的知识信息,凡是有利于学生素质发展和个性培养的知识资源都应加以利用并纳入校本课程的范畴。由此可看出,课程知识资源在扩大并向多样性与综合性方向发展,体现了强调知识价值多维、功能互补的课程发展信念,从而也彰显了对学校知识、教师个人知识、学生知识的认可与尊重。
3.学校组织文化的再生
在传统的课程制度和管理模式下,组织是自上而下、严密监控的等级系统,是分层式的管理体系。课程决议一般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进行推广,这是人类通过合乎规律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技术兴趣”的体现,追求效率为先,是一种保守趋同、相互孤立、消极被动、外部监控的组织文化,而在这种组织文化下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封闭的、个人化的。课程的校本化发展旨在创建一种注重创新、合作交流、积极主动、自主自律和尊重差异的学校组织文化,这种组织文化是开放性的,向校本课程参与主体尤其是对课程实施过程及结果负有权责的教师开放,鼓励教师知识和思维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