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倡教师需要更新知识传递观,那么主要有哪些知识传递观?从知识观的发展来看,主要有两种知识传递观——突出知识的“知识中心”知识传递观;强调文化交往实践的“文化交往”知识传递观。这两种知识传递观对教学本质和方法体系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知识获得。
(一)“知识中心”知识传递观下的教学本质
“知识中心”知识传递观主要指以知识为核心的知识传递,也就是说知识传递主要传递的是知识本身。在“知识中心”知识传递观影响下,课堂教学主要是知识传递实践和行为,即将课堂教学看作按照预定的教材文本向学生传递学科或教材知识的实践活动。以知识传递为主的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的权威性、主导性,教师的职责主要是尽可能准确忠实地将学科教材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的任务主要是完整、准确地接受、掌握教师所传递的教材知识,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有效传递学科教材知识开展的。
这种知识传递实践活动的教学理解为工业化时代急需的大量知识的广泛传递和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更多的人通过学校教育获得了必要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夸美纽斯就曾指出“教学就是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课堂教学被视为教师传递知识的实践艺术,这不得不说是适应了当时社会对教育教学的客观需要。之后的很多教育学家以及教育理论也都围绕如何有效传递知识开展教学方法、策略方面的探索,对后世的教育教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把课堂教学看作知识传递实践的教学理解确有重要价值,但其显露的弊端局限也日渐被人们发现,主要有:
(1)教师是知识的传递方,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方,教学方法主要是知识授受的简单化、流程化的技术操作,不具有价值负载性、文化渗透性,是统一性、普适性的规则模式。
(2)把“塑造知识人”当作教学目标,偏离了教学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忽视了培育学生对自己生存意义的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教师滋生对知识教学方法的迷恋和技术依赖,把知识教学方法应用到其他技能、方法、价值观等各方面的教学中,不考虑知识类型的差异性和学生发展目标的差异性。所以这类教学方法更多地是发挥了其对学生知识获得的控制作用,限定了学生获得的知识类型和性质以及知识获得途径。
(二)“文化交往”知识传递观下的教学本质(www.xing528.com)
“文化交往”知识传递观则把知识传递过程当作一种文化交流过程。一方面,知识表征着特定的文化形态,各学科知识都凝结着代表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内容,知识传递就是这些文化的传授与接纳过程。另一方面,文化参与主体(传授方与接收方)有自身的文化背景、文化传统与文化习惯,文化参与主体在知识传递过程中也是不同文化形态相互影响、交流的过程。所以,知识传递不只是知识传递实践,而是一种文化实践。
基于“文化交往”知识传递观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文化交往实践,教学不仅仅具有知识传递功能,还具有文化传递、交流互动以及文化创新的重要功能。而在“知识中心”知识传递观影响下的教学理解常常遮蔽了教学实践的文化交往属性,而反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则是教师不能对知识教学背后的文化立场、教师自身的文化偏见、师生之间的文化交往冲突等问题进行必要的探查与反思,以至于陷入一些文化冲突困境而难以应对。
把课堂教学视为文化交往实践的理解有以下几点内涵:
(1)重视学科知识的文化特性,考虑学科知识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文化要求,使课堂教学更加体现出深层次的教育意蕴。
(2)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和反思批评意识,发展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文化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了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
(3)突出文化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参与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文化交流,促使教师对主流文化形态的思考,对自身文化背景、文化传统的审查以及对学生文化习惯、文化差异的认识,成为具有自主抉择权的文化主体,创建有利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文化情境;促使学生成为可以自由表达个人独特想法、不同观点的文化主体,使学习过程成为自主文化表达和建构的实践过程。所以,在“文化交往”知识传递观的支持下,学生作为平等的文化交往主体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权力,不只是接受教师对其的知识控制。
“知识中心”知识传递观下的课堂教学理解尽管有其特定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但其偏向极端的认识,必定会阻碍教师对教学的深层次理解和教学方法的使用,从而影响学生的知识获得。因此,我们需要从教学的文化交往意蕴引导教师理解课堂教学的文化交往特性,觉察学科知识的文化背景、教师自身和学生的文化传统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