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识传递对教导方法的促进及限定

知识传递对教导方法的促进及限定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知识的政治功能是通过对学校教育过程的“合法”限定来实现的,也包括对教导方法的限定。

知识传递对教导方法的促进及限定

学校教育是知识大量集中传递的“合法”场所,知识传递的功能主要通过学校教育过程来实现,教师则是主要的知识传递者。鉴于前文我们讨论的知识传递的双刃性功能,直接反映到课堂教学中就是知识传递是通过对教师教导方法的促进和限定作用来对学生的知识获得产生作用的。我们也可以认为,教导方法作为知识传递方法在学校教育中的替代物,对学生的知识获得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和控制作用。

1.知识传递的政治作用力对教导方法的促进及限定

知识传递的政治作用力的发挥在于维护掌握政权一方的利益和权利,所以通常来说符合掌握政权一方意志的知识才具有可传递的“合法”地位。同样,这些合法知识的教育过程需要合法的教导方法。比如体现至高无上权威宗教知识就不能允许质疑、批判的教导方法;代表客观、确定性真理的科学知识,也没有给情境性、多元化的教导方法留有空间。所以知识的政治功能是通过对学校教育过程的“合法”限定来实现的,也包括对教导方法的限定。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任何一个政权需要自我更新、发展,都要不断地探索新知识,改进知识传递方式,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使自己的政权更加稳固。因此,执政者需要发挥一定政治力量,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引领和支持课堂教学改革,使得改革能够顺利进行。这个过程对教师的教导方法改进、更新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

2.知识传递的经济作用力对教导方法的促进及限定

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人才都是与经济利益相关的,科学的发展史也已证明只有那些能够促进经济进一步增长的、符合社会或个人的经济利益需求的知识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主导地位也是在这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形成的。这些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知识或者称为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发展,也决定着人的培养和发展。“在知识价值社会里,具有高超技术水平的优秀的知识产品制造者将比今天多得多。”[10]未来世界,信息技术人才、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所需的人才目标,知识的经济力量也就作用于教育领域内的教师和人才的培养与选拔上,那些不符合社会人才培养的教导方法将遭到淘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的变更会促使教导方法不断地更新和发展。(www.xing528.com)

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促进和限定了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使知识传递具有了信息化的特点,学校教育同样无法避免这种知识传递方式的全面渗透,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建设、信息技术硬件设备、信息技术认识和操作能力等都是促进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辅助元素。可以说,知识传递方式的变更与学校教学方式的变革基本上是保持同一步调的,是相伴相随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变革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但也限制了教学方式的变革。一方面,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是所有的地区都具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来开发和运用这些教学技术;另一方面,对教学技术的认识、理解不同,教学技术运用能力不同,这些也会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效果。

3.知识传递的文化作用力对教导方法的促进及限定

在任何社会中,知识都体现各自的文化价值,社会知识传递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参与的过程。这种参与不仅仅是指知识内含的文化渗透,还包括学校教育过程营造的各种文化氛围与环境。所以,某个群体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合法性”的等级体系中,具有“文化合法性”的知识才能得到传递。比如布迪厄在对古典音乐文学与室内装潢、烹饪和化妆品进行比较后发现前者具有毋庸置疑的文化合法性,而且在学术课程中得到了系统的“讲授”,而后者仅仅是在特殊的职业课程中得到“讲授”,而且根据审美标准也没有文化合法性[11]。由于不同地域的群体对知识的文化合法性的界定不一样,知识传递也具有文化的烙印。由于知识传递过程也是文化参与的过程,因此教导方法会受到一些传统、经验、习俗、观念等方面的影响,而被增减一些元素,使看似较为普遍的教导方法变得更加“合理”。教导方法经过不同“文化”的自觉加工和处理,是对方法结构中普适性程序的一种超越和创造,促进教学方法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改造、创新,但也是对特定情境中运用过程的限定,某种特定文化情境下产生的教学方法可能并不适用于其他文化情境。

作为教师,了解了知识传递对教导方法的影响作用,就需要发挥主体的自觉反思意识,不断地学习和修正自己的知识传递观。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对特定环境中知识传递的本质、条件及途径的认识,既看到知识传递对教导方法的限定性,寻找突破口,还要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知识传递对教导方法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要认识到教导方法作为知识传递方法在学校教育中的替代物对学生的知识获得是产生一定促进或控制作用的。虽然教师教了什么知识、教了多少知识并不能直接决定学生学了什么知识,学了多少知识,但是教师如何教知识却能够导向学生如何学以及学到了什么知识。教师需要更多地反思自己选择和运用的教导方法到底是促进了学生的知识获得,还是控制了学生的知识获得。如果教师的教导方法只考虑知识传递一方,而忽视了知识接收一方,那么教师的知识传递不仅不能保证成功,而且对学生的知识获得还具有强烈的控制性,这样的话,学生的知识获得过程和结果都是缺乏个体意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