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否可以被传递?当代的知识论者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个人知识体系主要建立在知识传递的基础上。当我们倾听他人所说的或阅读他人所写的东西后,如果我们相信并理解了它们,那么我们就拥有了他人的知识,这个过程就是知识从他人传递到自我的过程。而经由他人传递得到的知识一般被称为证词性知识(testimonial knowledge)[1]。个人知识体系中大多数是以证词性知识为基础构建起来的,所以知识传递在个人的成长中必不可少。教育教学活动必然存在着知识传递活动,忽视教师的知识传递作用是不正确的。
在知识传递研究中,通常要思考的问题是:知识传递应以传递什么为主?知识传递完成或成功的条件是什么?知识是如何传递的?
(一)知识传递主要传递什么
知识传递应以传递什么为主?这个问题事实上也是基于知识价值问题的思考,被人们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或知识要素通常能够成为被传递的对象。哲学家们对知识的理解不一样,导致他们对知识传递下的定义也不一致,当前影响比较大的知识传递观主要有以下几类:
1.以信念为中心的知识传递
有些知识论者认为知识就是一种信念,因而在知识传递定义问题上,大多数人主张以信念为中心来定义知识传递过程。比如知识传递理论的“证词认识论”(epistemology of testimony)代表弗里克(E.Fricker)认为知识的传递过程是这样的:“一个相信P并希望传达这个信念的说者宣称P;她的听众,一个听者,观察并理解了这个宣称,也就是说,听者认识到这是一个言语行为,于是,听者也开始相信P。”[2]在证词认识论看来,知识传递主要是说者传递自己信念的一个过程,传递完成的标志是听者相信了说者所相信的东西。
2.以知识为中心的知识传递
有些人并不同意以信念为中心的知识传递说法,他们认为知识的概念总是小于信念概念的,知识传递是说者传递自己所理解的知识核心部分。威尔伯纳(M.Welbourne)提出了以知识为中心的知识传递:“一个诚恳的说者,知道P并且就知识而言,说了一个表达性的语句‘P’。听者,他过去对P是无知的,而现在他理解并相信了说者,于是现在听者和说者都知道了P。”[3]一个不相信P的说者仍然可以传递P,使听者相信P,而且如果把信念和知识等同起来,教育中就有可能出现把P强加到学生们的信念中的做法,使学生们自以为获得了新的知识,而“这正是对告知或教育制度的滥用”[4]。
3.以文化为中心的知识传递
以文化为中心的知识传递观是从知识和文化的关系角度来探讨知识传递的,这一个观点通常认为知识是文化的一种表征形式,通过人类提炼和总结一些对社会发展有利的文化要素浓缩在学科知识中进行传递,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科学知识社会学代表人物皮克林认为:“科学知识不应该被视作对自然的透明的表征,而应该视作相对于某种特定文化的知识,这种知识的相对性可以通过社会学的利益概念而得到刻画。”[5]以文化为中心的知识传递观认为知识传递过程借助知识符号表征的传递进行文化的传播。所以,知识总是某些群体、社会的文化表征,并反映这个群体或社会阶层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文化传统。这样看来,知识具有文化属性,通过传递,人获得了知识,也就具有了文化性,是文化的产物(M.兰德曼曾在其《哲学人类学》中提出人是“文化的生物”)。
对知识传递主要传递什么的认识不仅是对知识与信念、知识与文化的概念进行区分的问题,也表明了知识传递的价值问题,即知识传递是为了什么,是要让接收者相信某种信念,还是获得某种经验。这种价值观决定了哪些知识可以被传递和传递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种知识的传递性问题对教育教学中应“教什么知识”具有前提性和基础性的影响。
(二)知识传递的条件
知识传递过程需要两个重要的主体参与:传递者和接收者。知识传递是否成功对知识传递者和接收者都提出了要求。根据知识传递原则,成功的知识传递所需要的条件包括:在说者方面,首先,说者必须拥有知识P,虽然说者可以不相信P,但说者的陈述必须与P有必然联系;其次,说者必须是诚恳的;最后,说者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权威或资质。在听者方面,听者必须信任和理解说者[6]。当然,这些原则更适合单向传递,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知识传递者的任务主要是传递,不用了解也不用关心接收者是否接收到知识,当知识接收对象范围变大、数量变多时,很难保证每个人都能接收到知识;接收者对所传递的知识可能并不感兴趣,所以会导致仅仅只是接收而已,没有进行应用。因此,有效的知识传递还需要从知识传递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关系来考虑。知识传递的条件包括:
1.知识传递者方面
(1)知识传递者拥有知识并且能用合理的形式进行陈述,此形式与知识的性质和类型直接相关。
(2)知识传递者具有主动传递知识的意愿和诚恳的态度,个人意愿、诚恳态度是获取他人信任的内在前提。
(3)知识传递者具备相应的能力、权威或资质,这是获取他人信任的外部条件。
(4)知识传递者要能使用有效的知识传递途径、方式,比如借助语言、文字、媒体等,在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知识不能得到有效传递将阻碍知识的更新。(www.xing528.com)
(5)知识传递者需要考虑接收对象的知识需求,所要传递的知识是否是对象感兴趣的、有需要的知识,根据接收对象的需求不同选择适宜的知识类型和知识传递方式。
(6)知识传递者需要考虑接收对象的认知方法,也可以说是知识获得方法。“对于知识,主体会采取不同的认知态度或方法:可能是发现,也可能是评价。”[7]主体B采用发现的方法获得了知识P,而主体A可能使用评价的方法对此进行认知。认知方法的不一样导致知识对不同主体的意义不一样,不考虑接收对象的认知方法就不能保证知识传递的价值得以实现。
(7)知识传递者需要审查接收者的认知目标,看双方的认知目标是否一致。“主体能否意识到其他主体的信息,高度敏感于主体是否共享同样的认知目标。”[8]比如主体A向主体B传递知识P,A认为要获得关于P的某种经验,但B却认为要得到关于P的某种真理,二者在认知目标上存在不一致会影响知识的有效传递。
2.知识接收者方面
(1)知识接收者信任传递者。很多时候,人们对知识的相信首先是基于对人的信任,因信任这个人而相信他所说的话。所以,我们会看到,有的学生是因为喜爱、信任某位教师而爱上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的。
(2)知识接收者感受到知识的乐趣或知识对自己的意义,具有接收知识的主动愿意。如果接收者并不觉得知识有趣或有价值,可能不会主动去接受、吸纳。
(3)知识接收者能理解传递者及其所传递的知识,包括对语言、知识内容和知识的逻辑形式等方面的理解。由于知识的陈述是由传递者决定的,不是所有接收者都能一次性理解知识陈述中所包含的所有信息,为了促进理解,就需要有对话的空间。
(4)知识接收者能够对所接收的知识进行评价、反思,形成个人理解。知识传递不仅仅只是把知识从一方主体传向另一方主体,更重要的是在传递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创造。所以知识接收者要养成对所接收的知识进行评价、反思的态度和习惯,形成个人知识。“如果有人能准确地复述我所说的一切,并能理解我所思考的事物,然而却从来不准备有些微怀疑精神和自主意识,那么,这样的思考者是可有可无、于事无补的。”[9]
(三)知识如何传递
成功的知识传递除了满足知识传递的主体条件,也需要考虑外部的因素,这些外部的因素对知识传递方式和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1.前提:“合法”地传递
前文我们提到,知识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知识的发展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而知识的发展同时又对社会具有一定控制作用。知识的社会控制则通过知识的“合法”传递来实现,这种“合法”是指符合掌握知识权力一方的意志和经济发展需求的知识、知识传播途径具有合法性。生产什么知识、传递什么知识、如何传递都是需要与主流社会阶层的意志相一致、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知识往往成为主流社会意志的代表,符合主流社会意志的知识传递也就成了其控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渠道,并获得“合法”的地位,那些不符合或反对主流社会意志的知识传递途径将会遭到淘汰。同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能够带来某种经济利益的知识传递途径更能获得社会的“合法”认可。
2.过程:借助一定媒介、技术
知识传递过程需要借助一定媒介,包括知识组织的媒介如语言、文字符号、图画、仪式、表演等,知识呈现及传播的媒介如石块、竹帛、纸、笔、书籍、音频、视频、网络等。知识主体需要借助这些媒介才能将知识从一方传向另一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传递媒介的形式、良莠,从而决定知识传递的范围和质量。比如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始社会,口耳相传的知识传递方式不仅不能保证知识在传递过程中的真伪性,部落与部落之间的知识传递也受到限制。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网络成为知识传递的主要途径,传递范围广,数量大,速度快,形式多,内容不会失真(一定前提条件下)。所以,为了知识的有效传递,学校教学技术的变革是必然性的,而且推陈出新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3.保障:建立相应的知识传播环境和制度
知识传递还需要相应的社会环境作保障。知识传播环境的要求首先是稳定。在和平年代,知识生产者有更健康的身体,更自由、民主的思想和权力,更加能够保障知识的传递与创新。而在战争年代,知识生产者的身心发展都无法保障,知识生产有限,而且知识通讯、信息也多方受阻,很多及时需要的知识无法得到有效传递,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知识发展。其次是开放。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传递,知识发展落后将会导致社会发展的落后。比如我国清朝实施的闭关锁国政策,看似太平、昌盛的国内环境,在国外先进科学知识的冲击下才显示出知识和社会的落后。所以知识传递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允许多样化类型知识进行传播、互通,这样才有利于知识的多元发展、更新。
此外,随着知识数量急剧增多,知识传递方式也丰富多样。就网络传播而言,其中的各种知识传递平台、数据库、软件就数不胜数,而且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这些网络传播方式还会不断地推陈出新。所以为了保证不同知识的“合法”“合理”传递,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来对知识传递进行一定规约。相应的知识选择、知识管理、知识传递标准的建立和审查机制都要逐步建立起来,这样才能阻止信息化社会中由于知识膨胀而导致的知识虚假性、碎片化等问题的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