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获得观是人们对知识习得、获取的看法,换言之,就是探讨人是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的获得既包括个体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日常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经验,也包括学生在学校教育活动、教学活动中获得的间接知识[1]。学生面对的课程知识大多数是作为人类文化精髓的间接知识,但在学习过程中也必然伴随着个体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创造。所以可以说,任何学校教育活动中,直接经验的知识获得与间接知识的获得都不能相互孤立、平行地进行,只有二者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才能最终实现个体的知识获得。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源自以教为主导的“知识传递型”教学认识论,并且集中于间接知识的传递,这使得教师的讲授法占据支配地位。知识获得是学习活动中最直接的任务和目标,个体能力的发展需要从一定的知识转化而来,如果不能对学习者获得知识的条件、方式、机制、环境等要素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教师了解学习者是如何学习的,教学方法的考虑自然也很少会涉及学生“学”的方面。所以,个人如何获得知识的研究和观点是教学方法的重要基础,相关研究和观点不同会造成教学方法的重大差异。
在知识获得上,哲学和心理学中有不同的看法。在哲学视野中,中西方哲学关于知识的来源与生产存在着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长期对峙。理性主义者认为知识来源于人类的理性,只有来自理性推理、演绎的或是来自上帝启示的才是真正的知识。这样的话,人就需要通过逻辑演绎和论证等方式发挥抽象思维才能获得知识。经验主义者则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知识获得是在直观感觉、具体印象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归纳和概括而来,需要经历一个实证的过程,否则就是“伪知识”。心理学个体知识获得的相关研究有三座发展里程碑:第一座里程碑是行为主义研究。认为知识是行为的单位,个体知识获得就是基于经验而形成的刺激反应的连接,促进知识获得的方法就是借助赏罚的外在动机作用来“强化”这种连接,以控制学生的学习行为。第二座里程碑是认知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个体的知识获得是个体内部形成信息的意义网络结构过程,知识获得并不是对客观知识的直接反应,而是需要个体通过内部活动对信息进行加工、调节、转换才能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个过程事实上是把主体自身的心智结构当作信息处理系统,主动吸纳和掌握客观知识。第三座里程碑是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认为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之中建构起来的。个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强调学习者在认知活动中主动建构意义;社会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过程,学习者通过借助一定的文化互动及共同体实践活动来内化知识。(www.xing528.com)
教育学中的知识获得观虽然吸收了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但在本质内涵上还是有其独特性,主要关注点不是人类总体经验或客观知识本身,而是人类总体经验向个体经验、客观知识向个体主观知识的转化过程。教学要以这个“转化”为契点采取适宜的方法,帮助学生将人类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将符号化的知识“转化”为意义化的知识。由于知识的转化不是只涉及个体外部或内部的单一条件,而是一个多向度因素互动的结果,所以,教育学中的知识获得必然超越一维的或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我们要将其置于复杂教育情境的多维关系中去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