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大学开办新闻教育60周年纪念文集,见证我与浙大的深厚情缘

浙江大学开办新闻教育60周年纪念文集,见证我与浙大的深厚情缘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4年9月,我顺利拿到了上海大学文学院的“外推”资格,闯进了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高手如云的面试现场。就因为这一通电话,从此,我的人生与浙大紧密相连。2015年9月,我正式成为浙大传媒学院的一员。2017年,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招聘两名新媒体运营人员。经过两轮笔试和两轮面试,我顺利留校,再一次成为一名“浙大人”。三旬尚远浓烟散,一如年少迟夏归。

浙江大学开办新闻教育60周年纪念文集,见证我与浙大的深厚情缘

周亦颖

我时常在想,如果没有来到浙江大学,如果没有进入新闻与传播专业,我可能会在一所小学或者中学,教着语文,给孩子们讲唐诗宋词,讲人生哲学

可是生活没有如果。如今,工作刚满一年,我兼着老师、编辑和记者三重身份,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不断追求“流量红利”的时代,起起伏伏。

这是时代给我们这一代新闻人设下的挑战:有人迷路,从此投笔从商;也有人兜兜转转,最后坚守初心。回首在浙大的日子,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但我仍然感激在这里受过的专业训练,让我在众声喧哗中明辨是非,在众说纷纭中直面真相。

2014年,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组织了第一届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面向全国高校招收有志于从事新闻传播领域工作的优秀学生。通知中有一条内容十分吸引人:若在此次夏令营中表现优异,且获得所在高校“外推”资格的优秀大学生,可进入我院2015年接收外校“推免生”的预录取名单。

面对这一“诱惑”,我毫不犹豫地递交了申请,并顺利地成为夏令营中的一员。一周不到的时间,来自新闻学研究所、传播学研究所的多位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前沿的报告。业界专家的分享,也让我们触摸到新闻传播变化、跳动的脉搏。“来浙大念新闻硕士,好像很不错。”我暗自想道。

2014年9月,我顺利拿到了上海大学文学院的“外推”资格,闯进了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高手如云的面试现场。当时因为手气“爆棚”,我成为第一个进入专业面试的学生,抽到了一道有关“虚假新闻”的考题。对于专业知识欠缺的我来说,回答这样的问题,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大量引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在忐忑中,我结束了面试。现在回想起来,面试之后的自己,反而更加平静。

在赶往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面试的路上,我接到了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学管理科兰澜老师的电话:“恭喜你被我们学院录取了!”天知道我多想跳下动车,和家人、朋友们分享当时的喜悦!

就因为这一通电话,从此,我的人生与浙大紧密相连。

2015年9月,我正式成为浙大传媒学院的一员。我常说,自己是“半路出家”学新闻。前半程,关于新闻的一切,来自生活中的直觉以及锻炼了四年的语感;后半程,关于新闻与传播的种种,开始有了章法,并且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我的导师沈爱国,拥有多年从事一线报道、编辑以及新闻教学工作的经验,是新闻实务方面的资深教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跨专业进入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我,选修了沈老师的几门课程——有给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专讲“新闻采访和写作基础”,也有给研究生开设的“高级新闻写作”“深度报道”等课程。在他的课上,既有让人忍俊不禁的段子,也有针砭时弊的评论,丰富了我对新闻的认知。

因此,我也成了沈老师最忠实的粉丝——特别是在他给本科生开设的课上,我每次都会坐在第一排,想通过身体力行,让更多的学弟、学妹爱上这门课,认真听好这门课。

朱菁老师的“节目高级编排与制作”课也让我获益匪浅。作为广电“小白”的我,当得知这门课的作业是拍摄一部纪录片时,不免有一些心虚。好在当时的团队成员——巩晗、李由、王颖江、施佳琦都十分给力:

“我们拍摄需要三个机位,亦颖你来负责近景的。”

“我还可以负责英文字幕。”

“我来负责联系‘楼外楼’的厨师长。”

……

如果说,以前的文字采访是我“单打独斗”,这次的纪录片拍摄,则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我们一起承担被“放鸽子”的尴尬,也分享作品杀青的喜悦:

“我刚刚给厨师长打电话,他说他不在家。”(www.xing528.com)

“等等,你说你打的是什么电话?”

“家里的座机……”

“哈哈,哈哈哈……”

2016年暑假,我来到浙江卫视新闻中心,成为一名实习记者。电视新闻的制作,对我的专业学习起到了很大的补充作用:如何让稿子更加精炼?如何让每一帧画面都传递出有效信息?这些知识,就这样在书本外的实践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半路出家”的我,逐渐找到了真正做新闻的感觉

2017年,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招聘两名新媒体运营人员。在许多人纷纷选择高薪企业的时候,我毅然将简历投向了浙大,投向了设有采编岗位的媒体部门。经过两轮笔试和两轮面试,我顺利留校,再一次成为一名“浙大人”。

从传统文字记者到电视新闻采编,再到新媒体运营,变化的是载体,不变的是核心的专业内容和新闻理想。我在传媒学院培养出的对新闻时效性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真实性的忠诚,对新闻价值的不懈追求,都让“爆款推文”变得不那么困难:

2018年毕业季,在沈爱国老师的引荐下,我抓住微博热点,撰写了《从少女到妈妈,浙大六姐妹连续14年的寝室聚会,感动无数网友》一文,介绍了一段室友间割舍不断的“浙大情”,在《今日头条》上收获347.5万的阅读量;

2017年8月,四川九寨沟地震,我抓住时机,整合编写《救命40秒!浙大校友成功预警九寨沟地震!还曾预警38次破坏性地震,无误报漏报》一文,报道浙江大学能源系毕业生王暾研发的ICL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预警中的重要作用,在《今日头条》上收获61.6万的阅读量;

2017年“十一”黄金周,借着出游浪潮,我指导学生整编文章,介绍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陈云敏教授的团队研发的高速铁路全比尺动力试验创新装置,在《今日头条》上收获20.3万的阅读量;

……

如今,我负责的浙江大学头条号,已经成为高校头条号竞相模仿的对象,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同时,它也成为校内学生开展新媒体实践和新闻写作的优秀平台之一。

天时,地利,人和。我把新媒体运营的成功哲学归结为这三个词,其背后仍然是对新闻专业的坚持。没有这种坚持,就会陷入对流量的盲目追求中,也会使我们的内容刻板僵硬,丧失应有的活力。

因此,在老师、编辑、记者三重身份转换的过程中,我还享受着与学生交流的过程。我们可以共同挖掘校园生活中的动人故事,互相探讨有价值的新闻点,一起设计更加丰满的稿件内容;我们相互鼓励,共同反思不足,期待更好的文章。

我要告诉孩子们:要爱贫穷和思考,胜过爱荒野的风声;要追求真善美,胜过追求名与利;要学会俯身,亲吻大地。

这是浙大传媒学院给我留下的最珍贵的东西,是我一辈子都忘不掉的东西。

三旬尚远浓烟散,一如年少迟夏归。

浙大,以及大家,余生请多多指教!

周亦颖,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2015级硕士,现供职于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