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大学开办新闻教育60周年纪念文集:我大学六年的璀璨星空!

浙江大学开办新闻教育60周年纪念文集:我大学六年的璀璨星空!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生阶段跟随沈爱国老师参与了大众媒体舆情监测和分析的项目,所学的课程也增加了更多研究性的内容,专业和未来就业开始契合。那段时间,摄影部是全媒体所有部门里人数最少的,也是实力相对最弱的。而那些曾经叫苦不迭却又互相鼓励的日子,也像全媒体平台现在的名字一样,成了我在传媒学院这些年最璀璨的“星空”。可以说,学校之外更广阔的天地是我大学六年来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

浙江大学开办新闻教育60周年纪念文集:我大学六年的璀璨星空!

李戈辉

和很多人不一样,我的大学时代刚结束没多久,大学生活所独有的那种明亮、通透、饱满和丰盈的劲头儿,依然鲜活地存续着,就好像还在昨天。身处刚走出象牙塔、对未来尚一无所知的特殊阶段,重新回顾六年的大学时光,毫不夸张地说,是母校给我的教育和培养,让我在一切归零的当下能够有信心、有勇气去面对未知;是新闻系六年的学习和磨炼,让我有十足的底气去期待全新的身份,面对即将来临的新挑战。

2012年夏天,我收到了浙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8月,因为我是新生党员,所以比其他同学提前两天去学校报到。犹记得当时为了送我去学校,全家上下“出动”了十几人,爸妈、表姐、表姐夫、几个外甥和外甥女,三辆车浩浩荡荡地从家里一溜开出,车上装满了各种东西,大有“搬家”的架势。

实际上,这也是我出生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家在外求学,所有的忐忑和新奇,在报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平息。军训、始业教育、班级破冰,使我逐渐适应了陌生的环境,也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大学生活节奏

我这一届,学校实行的是大类培养模式,大一、大二的学生先不分专业,统一上通识课和大类课,到了大三的上半学期再根据学生的成绩和个人兴趣确定专业。我高中时念的是文科,所以填报的大类是人文科学试验班。刚进校,就有热情的师兄、师姐向我们介绍人文大类下的各个专业。那时候的我一门心思“一定要读最好的专业才行”。就这样,带着些许倔强,我没有多想,就把绩点要求最高的新闻学列为自己的目标专业。

大一整个学年,我至今记忆深刻。并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相反,我却“老实得不像话”。每周保证四到五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和同学去操场跑上五六圈,跑完去食堂吃早饭,然后在东区的教室外面早读,直到上课。我清楚地记得,每次早上我被闹钟弄醒,窗外都还是黑漆漆的,被窝外冷得要命,睡眼朦胧、意识模糊的我,好几次想要放弃。

大二选专业的时候,令人满意的绩点让我不用为各专业的“硬性门槛”而发愁。这时的我改变了起初的想法。我扪心自问:我对新闻是否真的有兴趣?我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选择。喜欢写东西,想要和人打交道,是很好的倾听者,希望能记录下别人的故事,对生活富有好奇心和探究心理……我拿出笔,在纸上一点一点写下对自己的粗浅认识,发现在所有专业中,最契合自己的还是新闻学专业,于是没有丝毫犹豫,就下定决心要读新闻。

大三开始,我正式成为新闻系的一员。初到新闻系,最大感受就是女生多,全系四十余人,放眼望去都是女生,只有六个男生零星地“点缀”其间,格外显眼。不论是上课还是班级集体活动,都是如此。

新闻系的课程比想象中的有趣。侧重实务的老师如沈爱国、朱菁、吴红雨、徐忠民等都经验丰富,各种案例信手拈来,总是赢得满堂叫好;讲授理论课的老师如吴飞、韦路、高芳芳、汪凯、李红涛、何扬鸣等,都积累深厚,对国内外新闻学、传播学界的学者和理论了如指掌,而且能够用通俗的语言,把原本深奥的东西条分缕析地讲明白讲透彻。每次上课都是一种享受,让我受益颇丰。

两年的专业学习,让我深深爱上了新闻。大四保研,我顺理成章地选择了本校新闻与传播方向,坦白说没有考虑太多。研究生阶段跟随沈爱国老师参与了大众媒体舆情监测和分析的项目,所学的课程也增加了更多研究性的内容,专业和未来就业开始契合。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新闻是一门需要精雕细琢的“手艺活”。而这四年,就是我作为一个“学徒”不断学习、精进技艺的时光。

在到新闻系之前,我在丹青学园的一个学生组织新闻推广中心工作了一年,其间多多少少参与了一些跟新闻推广有关的事情,但说不上专业。大三进入新闻系学习,我心里想着光学不练可不行,于是学期刚开始就思索着要找个机会多实践。没想到,机会很快就来了。

大三刚开学没多久,学院里发出通知,新推出的微信公众平台全媒体中心面向全院学生纳新,主要工作是负责学院日常的新闻活动报道和对外宣传推广,这其实也是学院给学生提供的锻炼平台。看到通知之前,我对全媒体没有任何了解。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报了名。

当时全媒体中心的负责人,是跟我同一年级的新闻班同学林琰旻。虽然大一、大二我们都是人文大类的学生,但是因为不在同一个班,加上大类课人数众多,彼此并不认识。我记得那天她给我发了一条短信问我在哪,能不能马上去教学楼主楼五层的机房聊聊。我正好在田家炳一楼的自修教室看书,收到短信后就去主楼找她。那天我俩聊得不错。她坦率地跟我说现在工作压力不小,要把平台做起来,需要有真正对这件事感兴趣并且愿意为之付出的人加入。聊完后我要走,这位姑娘诚挚地看着我说:“让我们一起好好干吧!”冲着她这股子劲儿,一点摄影基础都没有的我,“稀里糊涂”地进入了全媒体摄影部,拉着同样是毫无摄影经验的两个室友,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态,开始为全媒体中心工作。

那段时间,摄影部是全媒体所有部门里人数最少的,也是实力相对最弱的。为了丰富平台内容,全媒体的公众号“传媒星空”每周固定要出一期摄影专题,所以我除了每周在新媒体部轮流做一次微信小编外,还要和小伙伴一起找主题出去摄影。起初,我们都缺乏经验,摄影专业课也刚开始上,捧着单反到处拍,也拍不出好看的照片。加上专业学习的课业负担不小,平时学院活动的新闻稿也需要摄影部配合发图,三个人忙得团团转,还有些吃力。后来,摄影部经过几次纳新,终于壮大起来,供稿内容在质量和数量上也随之提升。(www.xing528.com)

在全媒体平台工作的这段经历,对我而言弥足珍贵。作为见证了它从初创平台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老人”,我心里总有一块柔软的地方是留给它的。而那些曾经叫苦不迭却又互相鼓励的日子,也像全媒体平台现在的名字一样,成了我在传媒学院这些年最璀璨的“星空”。

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整整六年时间,我接受了从理论到实务,从采、写、编、评到拍摄、剪辑,一整套完整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和训练。与此同时,除了在校学习,我先后到报纸、电视台、新媒体等多家单位实习,跟随着不同的老师和前辈们在新闻的“第一线”摸爬滚打。可以说,学校之外更广阔的天地是我大学六年来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

诚然,新闻是离不开实践的。我很早就有意识地把握机会,尽可能多地去尝试、去体验。从大一暑假开始,我几乎每个假期都给自己安排了实习。最初,我加入了丹青学园的社会实践项目,跟随团队去了金华市武义县新宅镇政府。在那里的两个星期,我们和留守的孩子做游戏,和独居的老人聊天,走访村里的贫困户,输入扶贫工作统计数据,为当地的旅游产业开发提建议……这段经历看起来和新闻关联度并不大,但它让我得以触摸和感受最真实的、最接地气的生活的本质;它让我褪去一切理想化的、学院派的东西,在田野垄间,在乡村人家,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

大二下半学期,我到复旦大学做交换生。结束之后的那个暑假我没有马上回来,而是选择留在上海《新闻晨报》互动部实习,在炎炎烈日下每天来回四个小时穿梭于杨浦区和闵行区。那是我第一次在媒体实习,什么都不懂,偌大的上海也没有熟人,一切只能靠自己。有一次刚好遇上台风天,雨大得吓人,手头有一个采访,我一咬牙还是赶去了,采访完回学校时全身都湿透了,来不及换衣服就打开电脑写稿,满脑子除了写稿,几乎没有别的事情。因为没有经验,我写的稿子总会被“老”记者改得面目全非,躲在寝室偷偷哭一场,第二天我继续笑盈盈地出去采访,回来继续写,然后继续改……如此反复,构成了那个夏天印象最深刻的回忆。

大三学了专业课后,我的采访和写稿水平都得到了大大提升,加上在全媒体平台的锻炼,业务能力也比以前好了很多。在浙江新闻客户端文化频道,我跟着跑文娱线的老师学习。在那里实习了整整三个月,每天的基础工作就是编辑更新稿库,有时候也会出去采访,还采访过刘德华之类的明星。写稿范围也很广,从影视文艺到娱乐八卦,从高雅艺展到音乐会演唱会。那段时间我的娱乐精神被彻底激发,工作热情很是高涨,也跨部门和其他同事合作推出了不少受到好评的H5互动新闻产品,收获颇丰。

2015年10月,大四毕业实习,我来到阿里巴巴旗下的媒体《天下网商》杂志,本意是想着体验杂志的新闻氛围和工作节奏。相比之前的实习,《天下网商》的内容侧重电子商务,专业程度很高,这也让刚结束上一段实习、正如鱼得水的我颇感受挫。翻译外文商业稿件,采访电商“双11”备货全程,协助举办新网商大会,整理万塘社课程资料,全新的工作内容让我体验了不一样的媒体领域的工作状态。

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志愿者央视记者康辉合影(左一为作者)

本科毕业的暑假,我去了新蓝网做实习编辑。一个月后,作为G20杭州峰会的志愿者,我在国博新闻中心为来自海内外各家媒体的两千多名记者前辈提供志愿服务。我所在的岗位“Booking Office”是卫星直播信号传输的统计点,场馆内所有媒体设备的使用,都需要在这里填报登记。在十五天的时间里,我看到了最权威的媒体和最有经验的时政记者如何报道重大新闻,他们的敬业和专业让我坚定了走新闻之路的决心。

本文作者作为毕业生代表在传媒学院2018年毕业典礼上发言

研究生期间,在完成好学业之余,我还先后在浙报集团《传媒研究院》杂志社、浙江广电民生休闲频道《1818黄金眼》栏目组、《法制日报》浙江记者站和之江实验室实习过。《传媒研究院》杂志社是我课余的兼职,在这本研究传媒行业的期刊实习,使我对新闻专业本身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了解了很多最前沿的传媒动态。在《1818黄金眼》栏目组的实习是我初次体验电视媒体,与纸媒不同的叙事逻辑和声像理念,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体验,而指导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写稿、剪辑,更是让我感激至今。在《法制日报》的实习恰逢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站长让我直接参与特稿《追寻法治浙江足迹》一文的采写。这段强度大、压力大的日子,在当时一度让我有些崩溃,但挺过来之后再回头去看,绝对是能够让我感到无比骄傲的宝贵经历。之江实验室是我在求职季的最后一份实习,能够得到实验室领导和老师的认可,进入这个初创阶段就备受全省关注的地方,担任新媒体专员一职,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荣幸。在那里我很受信任,也在自己陌生的科技领域一点一点地探索如何更好地去做宣传推广,所有的挑战都是我成长道路上的基石。

在浙大的六年,在新闻系的这些经历,就像我在毕业典礼上发言时说的那样,“它们是我截至目前的人生中最有价值也最有意义的一段时光”。在这里,我结识了良师挚友,收获了真诚、纯粹的情谊,也在不断地学习实践中,让自己的生活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充和丰富。我始终相信,一个人的成熟,最终体现在其思想的深刻和人格的独立上。很幸运,我的大学在这两个方面,都让我受益颇丰。

李戈辉,浙江大学新闻学专业2012级本科生,新闻与传播专业2016级硕士,现供职于浙江省委宣传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