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大学新闻教育60周年纪念文集:我的大学生涯

浙江大学新闻教育60周年纪念文集:我的大学生涯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学初,我意外地接到学院时任团委书记刘岩老师的电话。队伍中除了几位紫金港的小师妹外,大多数都是同一届的同学。很庆幸,我们这番努力确实有所回报,平台的报道速度和质量获得了多方好评。在我的研究生阶段,要特别感谢两位老师。就是这一番话,让我决定参加校团委的面试,得以在宣传部挂职一年,并成为校团委当年唯一获得“浙江省优秀学生干部”殊荣的挂职干部。回顾那六载春秋,我与浙大新闻系两番邂逅。

浙江大学新闻教育60周年纪念文集:我的大学生涯

林琰旻

虽然已经过去六年,但我还记得自己2012年入学时的模样:一条马尾辫高高扎在后头,前面头顶光溜溜的一片,戴个发箍抚平细小碎发,鼻梁上架着朴实无华的细框学生眼镜……呵,这就是初入紫金港校区的我。不过,感谢这一年的朴素和老实,使得大一的绩点成为我六年求学生涯的巅峰,不出意外地进入了“听起来非常学霸的高绩点专业”——新闻学

在紫金港主编《花YOUNG年华》杂志的“林子工作室”成员合影(左四为本文作者)

为什么我要在新闻系前面配以这么多形容词呢?因为浙大是一所综合型大学,即使是一名还算优秀的文科生,即使拥有同样高的绩点,和理工科同学的学习环境和竞争环境相比,实在是显得有点“水润”。而这温室环境滋润出来的文科姑娘,相比其他姑娘会更有闲情逸致一些。周末能有空看综艺、买衣服,在寝室偷偷煮火锅,有时候被人夸衣服好看、妆容美丽,比得到课程满分还满足。

不过,我进入新闻系,不是单纯因为绩点高而显得有面儿,而是因为大一时就加入了校园杂志编辑部。我发现自己确实喜欢采访聊天,喜欢写点东西,拿着一本自己主编的校园杂志在手里掂量的感觉真是太棒了。所以加入传媒学院新闻系,就像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一样,顺理成章。

2014年的夏天,我告别紫金港,告别杂志编辑部,告别大类班级,大汗淋漓地把六大袋行李拖入西溪校区六楼的宿舍。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来到院系本部,有种站在“皇城脚下”的亲近感。老杭大校区的静谧与深沉,能让我静下心来感受它的风格、特色、气息和底蕴。

那年暑假,学院给了我去都市快报实习的机会。从传统意义上讲,一个大二实习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出了20篇稿子、3篇头版,应该还算不错,但这次实习的最大价值不是这些稿子,而是让我学会了编辑微信公众号,学会了一项平台工具的使用技能。这项技能加上逐渐积累的新闻嗅觉和写稿经验,又碰上微信公众号初兴的红利期,给了我大有可为的空间。

开学初,我意外地接到学院时任团委书记刘岩老师的电话。她告诉我学院有个“全媒体平台”正面临人员解散,亟需有人重新接管运营,问我愿不愿意来做这个事情。可当我了解到,这个平台是“微信、微博、网站、App”大满贯的结构,且没有成员愿意继续留下来的时候,心里完全没了底。于是我如实告知刘老师:“如果我来接手,最多只能做做微信,而且也不知道做不做得好。”没想到,刘老师直接回复说没关系,并告诉我学院会全力支持,让我放心去做。本以为这是一句再平常不过的客套话,但看到学院真的将一间大办公室腾挪出来,将一批视频剪辑设备从紫金港机房搬运过来时,我心里真有大展拳脚干一番事业的冲动。

就这样,我这个“光杆司令”开始在全校招兵买马,起草纳新信息,构建组织架构,在紫金港和西溪两个校区奔走面试,最后顺利组建起一支规模不小的新媒体运营队伍。队伍中除了几位紫金港的小师妹外,大多数都是同一届的同学。大家分工明确、目标清晰,偌大的校园对我们而言就是一个“新闻富矿”。

崭露头角的机会来得很快。没过多久,全媒体团队开始出现在学院主办的全媒体高峰论坛、新年晚会、传媒艺术节等现场,学校开学典礼、集体婚礼、新生军训等大型活动中也出现了我们的身影。我们端着相机电脑跟时间赛跑,凌晨的教学楼主楼,总能见到461办公室的点点灯光。当时装修办公室花二百块钱买的红布折叠沙发,是我们的“宠儿”。它陪着几个骨干姑娘熬过了不知道多少个夜晚,我想所谓“同甘共苦”也大抵如此了。(www.xing528.com)

很长一段时间,461办公室没来得及扔的外卖盒子和奶茶空杯,装满了垃圾桶;一屋子梦想的重量,堆积在各自久坐的赘肉上。每天除了睡觉和上课外,其余时间我们都与亲爱的电脑为伴。有时候为了及时报道晚上的活动,大家眯着眼处理文稿、编辑微信,听到凌晨四点的鸟鸣才终于睡下。为此我们常常自嘲为“新媒体民工”,全媒体平台简直就是一个“新媒体民工团”。

很庆幸,我们这番努力确实有所回报,平台的报道速度和质量获得了多方好评。“全媒体平台”不到一年即被评为学校“十佳网络工作室”,并成功列入浙报—阿里“极客计划”项目,获得资助。当然,对我本人而言,做好全媒体平台就像是拥有了一张靠谱的名片,我也因此结识了不少好朋友。同时,借这个平台我得以与许多高校的校园新媒体同行交流经验,不少人后来都成了传媒行业的后起之秀,见证彼此的成长。

在我的研究生阶段,要特别感谢两位老师。一位是我的导师沈爱国老师,一位是我现在单位的领导王玲玲老师。

大三结束后,我以综合排名第三的成绩顺利保研,和李戈辉一起成为沈爱国老师的研究生,成为大家梦寐以求的“沈家门”弟子。之所以“梦寐以求”,是因为无论是沈老师讲课,还是他为人处事的作风,都令人十分畅快适意。我一直渴望成为他那样的人。如今得以正式归入“沈家门”,给我的大学四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研究生阶段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我实习、工作以及毕业论文成稿、答辩阶段,导师都给了我充分的关心和指导。有时候即便是短短的几句话,也能有效缓解我的阶段性焦虑和迷茫,像是人生路上的一剂良方,十分暖心。

研究生入学后,学院任命我担任学生干部,岗位非常重要。但是,学校团委老师一个邀请挂职的电话,又让我陷入了矛盾之中。一边是学院方面已经公示的任职,一边是校级平台的锻炼机会,无奈之中我把事情的缘由报告了时任学院党委副书记的王玲玲老师,希望她替我做决断。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王老师在微信里的回复:“走出学院去学校平台锻炼是一件好事,你的工作可以让学院别的同学接手。这个机会难得,我支持你去。”就是这一番话,让我决定参加校团委的面试,得以在宣传部挂职一年,并成为校团委当年唯一获得“浙江省优秀学生干部”殊荣的挂职干部。虽然这一年我严重缺觉,但如今看来这段经历极其重要,对我开阔视野、补齐短板、提升综合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也正是这一年的磨砺,让我跳出了新媒体工作的局限,具备了学校宣传岗位的基本素质,最后有幸得以留校任职,继续从事宣传工作。

回顾那六载春秋,我与浙大新闻系两番邂逅。从紫金港的新闻稚童到西溪的“新媒体民工”,从院里的学生干部到校级的宣传骨干,新闻系予我天地施展拳脚,予我自由驰骋梦想,对此感谢,感恩,感动。

在此恭祝新闻系成立60周年,愿你我情怀不老,笔墨留香!

林琰旻,浙江大学新闻学专业2012级本科生,2016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现供职于浙江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