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杭大新闻系60周年纪念文集:改变中国命运的快乐时光

杭大新闻系60周年纪念文集:改变中国命运的快乐时光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恢复高考41周年。高考改变了中国,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对我来说,也是如此。最令人骄傲的是,我们新闻系的同学团结友爱,尤其是男同学。那时,社会上有些风言风语,说杭大的学生比较自由散漫,实际上并非如此。大二开始的一段时间,我都是去杭州师范学院上晚自修,看各种社科类的书,尤其是哲学书。快乐时光总是如此短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杭大新闻系60周年纪念文集:改变中国命运的快乐时光

裘立华

大学时代,尽管只有短短四年,但回忆那时的故事,就像大学后门“阿凡提大叔”烤的羊肉串,一串又一串,怎么吃都吃不够;又像妈妈篮里的毛线团,一团又一团,怎么缠都缠不完……

1996年高考前,我和几位同学来到杭州,参加体育加分考试,中途穿过杭州大学。坐在杭大图书馆南面那片水杉林下的石凳上,我突然对同学说,我说不定会考进这所大学。体育加分没成功,但几个月后,我真的考进了杭州大学。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恢复高考41周年。高考改变了中国,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对我来说,也是如此。能考进杭大,尤其是进入杭大新闻系,说起来真是曲折。

我家在原绍兴县(现绍兴市柯桥区)的农村,村子曾经是抗日战争时期绍兴县临时政府所在地,可见有多偏僻。全村一千多人,大学生却很少,我的哥哥1991年考入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我1996年考入杭州大学,一家出了两个大学生,我姐姐也上了财经会计中等专科学校。这在村里还是第一家,无比荣光。

这归功于我的父亲,他很重视对我们的教育,父亲说,要告别贫穷,改变命运,唯有读书;也归功于我勤劳的母亲,她在猪圈旁边睡了六年,靠养猪供我们上学。

我高中前两年在山区就读,高三分文理科,到了绍兴城里的鲁迅中学文科。第一次摸底考,班级第39名,我自我安慰,还在前40名以内,其实全班总共52名同学。

十分有幸,这一年我遇到了极好的老师。我的班主任数学老师范培养,话不多,十分有耐心,教学有条不紊。英语老师李红兵,讲课神采飞扬,一下子打开了我学习阀门。最后一年,我的英语成绩从刚及格到高考132分,完全应归功于他。但可惜的是,李老师因病英年早逝,我痛哭了三天。

高考第一门语文,因为紧张,我自以为中暑了,空腹喝了两瓶藿香正气水,竟然不知道里面有酒精,没一会就醉了,整场考试我都是晕晕乎乎的。第一场就考砸了,但这反倒激起了我的斗志,心想,大不了明年再考。下午是英语,我发挥特别好,后面的几门都稳定发挥,感觉考上本科应该没问题。

我们那时填报志愿属于估分盲填。因为觉得语文考砸了,所以我估分不高,对第一档重点线不抱希望,重点攻第二档本科。选什么学校和专业呢?像我这样的,首先要考虑未来求职的前景。这时家里去请教从县城来村里扶贫的特派员缪叔。缪叔,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在县科技局工作,为人善良,很同情穷人,帮过我家多次。他沉默了一下说,他有个邻居的小孩在浙江电视台工作,将来毕业了,可以找他帮忙,做个记者比较好。就这样,我填报了杭大新闻系。

不久,高考成绩出来了,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超过重点线,位列全省文科第518名。于是,我顺利地进了杭大新闻系。

报到之前,我有点小小的骄傲,以为自己分很高,结果一到学校,才发现我们新闻专业录取分数都很高,平均分全校排名第一。我们班的同学都在重点线以上,而全校最高分也在我们班,可见当年杭大新闻系的生源质量。

进入杭大新闻系,首先发现我们系的女生颜值真高。坊间传言,新闻系女生参评校花,可以排满前十位。传说归传说,但其他系的男生,每次在我们面前,的确表现出无比的羡慕。

我们的老师们,也是颜值和才华齐飞。李寿福老师、王兴华老师、张梦新老师,温文尔雅;张英华老师,善唱《红灯记》和《沙家浜》,又十分关心学生,很多学生实习或者就业,她都尽心帮助;黄旦老师、吴飞老师正处于学术研究的爆发期;易容老师,上课极有激情;朱菁老师、钱永红老师,都是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女神”。(www.xing528.com)

我们的班主任邵志择老师,永远年轻潇洒。当年我们新生报到,在学校大门口,他见到我们开口就说:“同学,你好!”许多女同学看到这么年轻的班主任,忍不住惊呼。

沈爱国老师颜值高,水平高,人气旺,讲课激情四射,抑扬顿挫,当时已是浙江新闻界名人。潘向光老师,穿着黑色的风衣,英姿飒爽。徐忠民老师,喜欢留一头飘逸的长发,深邃忧郁的眼神,上课时会突然漂移向窗外,瞬间击碎了许多女同学的心。

最令人骄傲的是,我们新闻系的同学团结友爱,尤其是男同学。我们那一届已经扩招了,有三个专业:新闻、广电、广告,但男生很少。像我们新闻班,40个学生中,29个女生、11个男生。所以我们三个班的男生感情很好,经常在一起玩,毕业后也多有联系。

那时,社会上有些风言风语,说杭大的学生比较自由散漫,实际上并非如此。我进杭大时发现,别的学校还有学生舞厅,而杭大当时已经没有了。相反,各种社团和论坛很多,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到大三、大四时,我发现学校晚自修已经出现抢不到位子的情况了。

刚进大学,从高中的高度紧张,到大学的自主学习,我非常不适应。第一学年一下子就过去了,到了大二,我心里发慌,觉得这样下去可能就荒废了。于是开始看书,看各种杂书。

大二开始的一段时间,我都是去杭州师范学院上晚自修,看各种社科类的书,尤其是哲学书。这种知识储备,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杭州大学,新闻系的学生是非常活跃的,当年杭大各个社团都有新闻系学生的身影。校内有很多实践基地,比如《杭州大学报》《杭大学生报》《杭大后勤报》,团委下面的《杭大青年报》、新闻系系报、杭大广播台等,都是新闻系学生在主持。

经过这样的实践,新闻系学生的操作能力就很强。直到现在,很多新闻单位都说,杭州大学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上手快,出来就可以用。

我大一、大二都在《杭大青年报》实习。当时师兄东悦杭、陈欣文主持工作,对我帮助非常大;后来师姐朱晶、章苒等主持、指导采编业务,也是十分厉害。

快乐时光总是如此短暂。大四上半年,新华社西藏分社来招人,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来招人的是本系杰出代表、学长朱国贤,36岁就已经是西藏分社副社长了。张英华老师全力推荐了我,我最后梦想成真。他们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我一辈子感恩。

临毕业,我问黄旦老师:学生即将远行,您有什么话要告诫的?黄旦老师沉默了一下说,送你一句前辈范长江先生说过的话:“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记者。”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句话我一直记着!

裘立华,杭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1996级本科生,现任新华社浙江分社副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