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大学新闻教育60周年纪念文集:我俩的大学

浙江大学新闻教育60周年纪念文集:我俩的大学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晓晖 李姬芸杨晓晖1996年9月,一个炎热的夏末初秋,典型的杭州“秋老虎”季节,我们踏进了杭州大学的校门,成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李姬芸也许是高中三年炼狱般学习生活的惯性使然,进入大学之后,我始终对学习充满热情。新闻系的学生特别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我们先是坚守广播台,实时发布学校党委对于事件的态度,并引导学生要冷静对待。

浙江大学新闻教育60周年纪念文集:我俩的大学

杨晓晖 李姬芸

杨晓晖

1996年9月,一个炎热的夏末初秋,典型的杭州“秋老虎”季节,我们踏进了杭州大学的校门,成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开学典礼上,一个穿着格子连衣裙,身材苗条,面容清秀的女孩儿,代表全校新生发言。

“这女孩儿气质不错。”我跟身边的男生嘀咕着。

班主任俞虹老师转过头,颇有些得意地说:“这是我们班的同学。”

“是吗?”我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台上这位一口杭州普通话、长相颇为漂亮的长发女孩,也记住了这个很韩国化的名字——李姬芸。

李姬芸

开学典礼结束后,我回到了东一教学楼的教室,第一次和班里的同学们见面。开学第一天,大家少不了要自我介绍,相互认识一下。坐在我后排的一个男生颇为活跃,普通话特别好,在我们这批全是浙江人的同学中,显得很出挑。交流中了解到,他叫杨晓晖,是我们班里唯一一个杭州籍男生,杭州外国语学校毕业的,而且他家与我家住得很近,这不免多了一份亲近感。

杨晓晖

大学里最主要的任务当然就是学习。不过相比高中那几年一切为了高考冲刺的高压氛围,大学里的学习环境显得相对宽松,相应的便需要更多的自觉性。不少同学初入大学时,因为感受不到明显的学业压力而显得很不适应,有些无所适从。好在我对于这种自主学习的氛围还算适应,每天除了满满的课程,我还喜欢踢踢足球,打打篮球,有时也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或者学生会的工作。事情不太多的晚上,我也不喜欢在寝室里待着,更愿意去教室自习。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总想在自习教室里见到她,甚至有时会在几个女生们常去的教学楼里转悠,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地找。找到她之后,就会在那个教室的角落里坐下学习,并不指望引起她的注意,只要时不时地抬起头能看到她,就觉得很满足了。

李姬芸

也许是高中三年炼狱般学习生活的惯性使然,进入大学之后,我始终对学习充满热情。寝室里都是来自省内各地的美女学霸们,除了一些生活琐事、八卦趣闻之外,大家聊得最多的还是学业和老师。话说我们新闻系的男老师都挺受欢迎,邵志择老师的和蔼可亲、沈爱国老师的风趣幽默、潘向光老师又高又帅、徐忠民老师的艺术气质,就连老院长李寿福老师的一头白发,都让人觉得特别有范儿。但凡男老师们上课,我们女生就喜欢早到教室,抢占前排,盯着那些帅气的老师们,上课的动力也特别足。当然,遇到“女神”级别的朱菁老师、俞虹老师来上课,男生们也会特别激动。这大概也是一种“异性相吸”吧。

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上徐忠民老师的摄影课时,老师让我们去西湖边抓拍人物。我拍到了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夕阳下,十指交握一起漫步苏堤背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想,这应该就是爱情的最高境界了吧。

杨晓晖

大学生活除了学习之外,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兼具加强社会实践、扩大社交面、拓展兴趣爱好等多重功能的社团活动。因为我学的是广播电视新闻,从小学到中学又一直在校广播台做播音主持,所以进了大学,也毫不犹豫地选择参加广播台,而且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一个音乐节目的主持人。很巧,她也报名参加广播台,成了新闻栏目的编辑。除了上课之外,我们又多了一个相处的空间和交流的机会。

那时的广播台人气很旺,除了平时去录制节目之外,大家有事没事都爱往广播台跑,到那里看书学习或者聊聊人生理想。因为广播台通宵供电,还有空调,遇到考试季,大家都愿意去广播台血拼,通宵复习。大一冬天的期末考试前夕,我们就都在广播台“开夜车”复习功课。有一次我看书累了,趴在桌上眯了一会儿,她竟然走过来轻轻帮我盖上了一条毛巾毯,迷迷糊糊间,我心里别提多美了。

李姬芸

《杭大青年报》和广播台是当时两大校级媒体,《杭大青年报》里几乎全是新闻系的同学。相比之下,广播台就有很多来自其他学院,甚至天南海北的同学,尤其是做播音主持的,北方同学具有语言上的天然优势。一般来说吃“开口饭”的人都能说会道,大多比较外向,所以我在广播台的时光,总感觉特别欢乐,气氛友好融洽。甚至有一些已经毕业的学长,也特别喜欢广播台的气氛,总是经常回来看看。那几年可以说是杭大广播台人丁兴旺、百花齐放的时候。我们班就有5个同学在广播台,边学习、边实践,还有师兄、师姐的点拨,这让我们对新闻有了更感性的认识。

记得当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学校因为一个日本留学生用球踢海报而群情激愤。新闻系的学生特别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我们先是坚守广播台,实时发布学校党委对于事件的态度,并引导学生要冷静对待。突发事件面前,如何体现舆论引导的重要性,这件事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杨晓晖

我小时候拍过电视剧,高中毕业时考过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虽然最后没有走上从艺这条路,但对于表演还是非常喜欢的。中文系举办话剧节,相熟的同学来召唤,我就去参演了话剧《雷雨》,饰演周萍。演出效果不错,大家信心爆棚,于是话剧社憋着劲要去参加市里的文艺汇演。

大学时代的情侣照

中文系的同学们搞了一个剧本,剧中有一个女记者的角色,我想到了她。新闻系的女孩本色出演,这不正好吗(当然也有一点想有更多机会与她接触的私心)。原本还担心她不一定愿意参加,没想到聊了没几句,她就爽快地接受了演出的邀请。剧中有一段我们两人的对手戏,这之后的几个星期,就成了我们相识以来单独相处最多的时光。对台词、走位置,临近演出的时候更是天天晚上要排练,排练完了还一起去东临教学楼下的小餐馆吃碗炒面炒年糕。渐渐地,我觉得时机成熟了……(www.xing528.com)

李姬芸

很多人都在传,说他喜欢我。虽然我也能感觉到一些,但总觉得读书期间还是不要谈恋爱吧。那天,他突然跑来问我要不要参加一个话剧演出,说有个角色特别适合我。我也没多想,只是觉得这事儿挺有趣,也就答应了。之后的几个星期,我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虽说平时上课一直能见到,广播台里也有不少交集,周末放假时我们也因为顺路常常结伴骑车回家,但是真正比较直接的接触,还是在这段排练话剧的时间里。说实话,他长得挺帅,主持、表演、唱歌都不错,英语尤其好,听他朗读英语课文特别有味道。接触多了,我也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平安夜他来约我,我虽然预感到会发生些什么事情,但还是赴约了。那晚我们聊了很多,有小时候的事情,有中学里的事情,还有最近的事情。当他最终鼓起勇气表白的时候,我不知为什么就觉得答案只能是YES or NO,而那一刻似乎也想不到说NO的理由,就这样选择了YES。没想到,这是我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一个选择。

那天之后,我成了他的女朋友。若干年后,我成了他的妻子。如今,我是他孩子的妈。

杨晓晖

和她确立恋爱关系之后,我天天都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去广播台做节目,一起自习,一起吃夜宵——一天里除了睡觉时间,几乎都待在一起。帮她打个开水,绝对是乐此不疲;在女生寝室门口等候她梳洗打扮,也不觉得无聊;偶尔陪她逛逛西溪路、兜兜便宜坊、吃吃来师傅,更是兴致勃勃。寝室里的兄弟们给我起了个外号,叫“企鹅”,形容我站在女生寝室楼外,翘首张望,盼着她快点儿出来的样子。我并没觉得这个外号有什么不好,何况女生寝室楼下,这样的“企鹅”还有好多呢。

当然,有个爱学习肯上进的“学霸”女朋友也是大有好处的,她会督促我学习,陪我一起自修,考试前一块儿复习,还介绍我入党。毕业的时候,综合四年总成绩排名,她全班第二,我第三,我们都是优秀毕业生。

幸福的一家子

李姬芸

有件事情,我现在想来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当时我们在校园里散步时,时常会看到一些路灯无力地一闪一闪,总也亮不起来。可每次只要我们两个在路灯下走过,握紧手,不出三秒钟,路灯就会完全亮起。而等我们走远了,路灯又会恢复之前的样子。这个场景几乎天天发生,屡试不爽,恋爱的人之间难道真的“来电”?

我们都是学生干部,后来又都在广播台负责一些事务,我们常一起张罗班里、系里或者广播台的一些活动。我们搭档做事情特别利索,他绝对“服从命令听指挥”。我们1996级广电新闻班的同学特别有缘分,28人中竟出了三对夫妻,同届的新闻班也成了一对儿。而同时期的校广播台,也有四对恋人修成正果(包括我们班的两对)。

大学校园里的爱情,很纯粹、很真实、很美好,而且也可以很长久。

杨晓晖

大学校园里的爱情固然美好,但大学毕竟不只是一个谈情说爱的地方,这里更是步入社会的起点,职业理想的基站

我高考那年,伴随着艺考的落榜,转而燃起了一份对新闻专业的执念。不论第几志愿也不论哪所学校,我无一例外地都填报了新闻专业或广电专业。或许在我的内心深处,做一名电视记者或主持人,同样可以活跃在荧屏上,而且比起当演员要更纯粹、更高级。

杨晓晖主持世界杯节目

十几年后回过头去看,当初只为活跃在荧屏上的理想是肤浅的,真正属于新闻人、媒体人的职业理想,还是大学里树立的那种对待社会和事业的正义感、责任心、公正性和创造力,这些都是在大学时期扎根于心的。而在职业技能层面,无论是当初新闻专业和广电专业的课程,还是在广播台的实践,都是我现在成为主持人、解说员的最初阶梯。10年记者生涯,6年主持解说经历,还兼任制片人,担任管理工作,虽然是在专业性较强的体育传媒领域,但我敢说当初学的知识和技能几乎没有浪费。尤其感怀当年古今中外的文学课程,这是我个人素养提升的源头,也是如今下笔有言、出口成章的根基。时至今日,在我偶尔遇到写文章冥思苦想,或者主持解说一时词穷的时候,总是会感慨当年图书馆还是去得太少了。

李姬芸

对于新闻,我最初的概念是模糊的。只是因为看着东方时空、焦点访谈长大,对于白岩松敬一丹充满敬意,才觉得记者是一个很“牛”的职业,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成为这个社会的“瞭望者”。

我读了大学才知道,干新闻这行不是想象得那么风光。何扬鸣老师的课让我生发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情怀;邵培仁老师的课让我感受到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媒体引导的重要性;张英华老师让我牢记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操守;邵志择老师告诉我们新闻并非“无学”以及“无冕之王”的甘苦;吴飞老师的新闻编辑课让我对“标题党”记忆深刻;沈爱国老师的采访技巧生动而实用;还有俞虹、朱菁、李岩等老师的课程,都是后来我成为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业务启蒙和学术基础,直到今天仍然令我受益匪浅。

经历过传统媒体从巅峰到式微,感受过戴着镣铐起舞的滋味,但我依然信奉公平正义,依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竭尽全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去推动社会哪怕一点点的进步,以此作为对自己新闻理想的致敬。

东方卫视“新闻一姐”,现场报道神舟五号发射

杨晓晖,杭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1996级本科生,资深体育媒体人,曾在上海五星体育担任编辑、记者、制片人、主持人,目前在互联网媒体苏宁体育传媒(PP体育)担任主持人、解说员、节目中心总监等职。

李姬芸,杭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1996级本科生,东方卫视著名记者,曾因神舟五号发射的现场报道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现任上海电视台法制节目部副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