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远
今年是浙江大学新闻系(原杭州大学新闻系)开办新闻教育60周年。当年的新闻写作课老师、今天的浙大新闻系掌门人沈爱国老师发来微信,让我谈谈对大学生活的记忆,以及大学生涯对我人生的影响。
从杭州大学的本科,到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我虽然学习了挺长时间的新闻学,但是毕业之后,却阴差阳错地离开了新闻界,一头扎进了IT行业。在和各类工程师一起工作的很多年里,我曾经好几次问自己:是不是不应该在大学的时候学新闻,是不是应该读一个更加有深度的基础学科,或者学一个饭碗含金量更高的金融或者计算机专业?但20多年过去后,回望当年的选择,我觉得那不但是最合适我的选择,而且对于经历了一个“非新闻人生”的我,其实是一个上佳的选择。因为,有几样东西,是其他学科或者其他学校不能给予的,历经岁月,弥足珍贵。
从普通写作到新闻写作,最重要的变化,就是老师所说的:为读者写作。
我记得当时常常为写一篇小文章,一会儿翻阅大量的报纸,一会儿到图书馆找名人警句,总之就是抓耳挠腮半天,希望能找到一个最漂亮的开头,一下子吸引住读者。
新闻系和其他系最大的不同,就是非常重视实践。
当时的杭州大学,学习氛围是相当自由和轻松的,活跃着很多学生创办的媒体。
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我有幸被选入杭州大学广播台主持一个音乐专栏节目,一干就是四年。广播台帅哥美女如云,有很多快乐的记忆。
大二开始,我加入学校团委主办、学生主编的《杭大青年报》,刻苦钻研怎么才能把自己的“小豆腐块”发上去。时任总编辑是我们班的沈国忠同学,为人和善,所以基本能保证每期都有我的一篇“豆腐干”。
大二的暑假,我和同班同学就开始不间断地在外面实习。我记得和当时的闺蜜(并且保持到今天)王桂珍(后来是著名的“杭州十佳记者”),还有方海(酷爱体育,也很有天分,后来顺理成章地成为资深体育记者)结伴去了《浙江工人日报》,后来又去了浙江人民广播电台、钱江电视台……
为了能在实习过程中刊发一篇小稿子,我们得琢磨社会的热点、编辑的关切,以及在具体的题材上如何用读者喜爱的方式来表述。
前排左五为本文作者
后来很长的日子里,我在企业工作,就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你的工作对象是谁?如何为他提供价值?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传达这些价值?这些工作又如何为客户提供终极价值?……
这种思维方式,帮助我在同事、领导之间找到合作的坚实基础,求同存异,合作得愉快而富有成效。
客户思维作为现代企业最重要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正是我从杭州大学新闻系的课堂以及各种丰富多彩的实习中学习到的。
回头想来,有两次经历塑造了我的“同理心”。
大学最爱的老师之一,是当时教授新闻摄影的徐忠民老师(虽然他经常讲一些我觉得很文艺的听不懂的东西)。一次户外拍摄课,我和王桂珍两个人共用一台海鸥250相机,眼看日薄西山了,还没有找到题材。着急中,我看到西湖边的水泥乒乓球台上躺着一个流浪汉,正跷着二郎腿在睡觉。于是,我拿出相机拍了一张剪影。徐老师居然给了很高的分数。我记得徐老师说:贫困的生活里也可以找到幸福,而物质的富裕不等于心灵的幸福。其实我当时就是想弄张照片凑数啊。(www.xing528.com)
大学毕业时和徐忠民老师(左三)合影,左一作者,左二周燕波,右二叶靖,右一王桂珍
再后来,对我影响至深的一次采访,是和王俊一起做的系列报道《一个记者和三个流浪儿》(王俊当时在新创立的浙江教育台做记者,后来转行去做广告经营和管理,现在是浙江卫视总监)。我们在杭州火车站广场偶遇三个十岁左右的流浪男孩。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们开车一路采访,一路行进,把他们送回江西老家。
出行前,我本来想着,一定是一些不负责任的父母让孩子如此流离失所,心里想着这次一定要好好“教育”一下这些父母。但我们采访发现的真实情况却远非如此:
——贫困,爸爸去城里打工,然后就杳无音讯;
——妈妈迫于生计,卖血抚养孩子;
——永远盼望不到爸爸回家的孩子,只能四处流浪……
大一时和学兄学姐们在一起(第一排左五是作者)
这次采访,距离杭州仅600公里,却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我开始意识到,世界是如此复杂,人性也是。作为个人,我们不能简单地用道义的尺度去丈量和判断他人的行为,而是要用同理心,把自己放到别人的环境中,深入体察,努力理解,然后再去寻找解决方案。
后来我从上海到北京、新加坡,再到美国,辗转各地工作,遇到不同的团队,解决不同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在早期接受的新闻教育和实习经历,鼓励我去挑战自己的思维框架,打开心扉,努力改变和丰富自己的思考角度,换位思考,最后往往收获了别人的理解和支持。
写作这篇小文章的时候,我刚和女儿完成了一次驱车1,000公里的对美国东部大学的访问。
在走访过的10所著名大学中,每所大学都在淡化专业,强调探索,强调“终生学习”“跨界学习”;都在说他们如何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如何保证数量可观的社团组织,让学生自由发展兴趣和锻炼自己;如何鼓励学生发展同理心思维,在这个贫富差异巨大、文化冲突加剧的地球上,理解别人,保持对话。
这些见闻让我意识到,我的大学生活中对自己最有价值的部分,正是“终生学习”“跨界学习”这两条。
虽然杭州大学新闻系教给我的具体知识和技能,早已淡忘,但是我学到的思维方法,以及这背后的人生态度,是永远不会过时,也不应该过时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愿与新闻系的新老同学共勉,终生学习,永不毕业。
项远,杭州大学新闻学专业1991级本科生,现供职于联想集团海外事业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