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
今年夏天,儿子放暑假回来对我说,学校要求他们暑期找个单位实习一个月。我才瞬间意识到,儿子现在已经是个大学生,而我自己,离开大学校园已经很久了。
我上大学的那一年,是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1989年。我当年就读的杭州大学,现在只能从浙江大学的校史中去寻找了。但是,现在每每路过那条短短的杭大路,大学时代那些无法忘记的点滴往事,依然会在脑海里翻转。
杭州大学校园,就是现在的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当年地址是天目山路28号(现为148号),舒同字体的杭州大学校徽我至今留着。校园里的最高建筑是图书馆,印象里好像是十几层。图书馆的后面,曾经有一排红砖平房,是当时很多学生社团的活动场地和办公室,其中也有我和伙伴们的一席之地——《杭大青年报》编辑部。
杭州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有一个非常好的做法,就是鼓励同学们参与各种校园的社团,特别是和新闻专业有关的活动,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动手能力。这一点至今仍使我受益匪浅。我是从大二第一个学期开始参与编辑校团委所属的内刊《杭大团讯》的,并且从大二第二个学期开始,在当时校团委副书记吕国华老师的指导下,和伙伴们一起把《杭大团讯》改版为每月两期的校园学生报纸——《杭大青年报》,并担任首任总编辑。报纸的编辑部,就在图书馆后面那一排平房里,不到10平方米大小,三张桌子拼在一起,我们在这个斗室里一起讨论布置报道选题、一起修改文稿、一起排版拼版,干得热火朝天,忙得不亦乐乎。
报纸是四开正反双面油印,出来后每个学生寝室送一份,每个系办公室送一份。作为一个月两期的报纸,稿件来源是个大问题。于是,我们开始在全校各系招募记者,每个系两名,组成记者团。因为报纸的主管部门是校团委,各系有团总支,因此各系对写作有兴趣的同学们踊跃报名,记者团很快便成立了。当时全校共有21个系,所以我们的记者团有42人,加上编辑部的同学,整个团队超过50人,颇有兵强马壮的自豪感。
除了新闻系的同学,我们又从其他系吸收了一些积极分子进入编辑部,像1988级历史系的杨帆、政治系的王晓莹,1990级中文系的赵慈杰、历史系的朱雪峰等,都是我们编辑部的核心成员。几乎每个周末,我们都要去编辑部的小房间碰面,编完稿件排完版,还要安排打字印刷,拿到报纸后还得马上安排记者团成员分头去各学生寝室发送……那些日子,真的紧张而又快乐。
我们办报纸的经费来源也很有趣。由于《杭大青年报》隶属于校团委,因此主要的经费由校团委拨发。但校团委给的经费很少,只够打字印刷的成本,编辑部的同学们有时候工作到很晚,都没有多余的钱吃夜宵。于是,我们就发动记者团的同学们拉广告,校园内外一些小餐厅、小卖部、复印店,都成了我们报纸上的广告客户。虽然登一次广告只收他们几十块钱,但我们吃夜宵、搞集体活动就能自给自足了。(www.xing528.com)
当然,几十人的集体,同学和同学之间自然也会产生一些火花。记得记者团里有一位哲学系的女生,貌似对我有好感,总以投稿的名义给我写信。信写得很含蓄,文笔也相当好。可是,那时我已有女朋友,所以其实并不喜欢她,但又不知道如何拒绝,于是心生一计,既然她的信名义上是投稿,所以我干脆从中挑选了一篇刊登在《杭大青年报》上。自此,那名女生只投稿,不再给我写信。此后多年,每每想到此事,内心都会隐隐感到不安。
大学四年尤其难忘的一件事,发生在大三第一个学期,1991年10月。那时,正在召开全校运动会,编辑运动会会刊的任务落在了我们《杭大青年报》编辑部的肩上。会刊采用手刻钢板油印出版,我负责手刻,记者团的40多位同学源源不断地把所在系的“战报”发过来,我们编辑部要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出三期会刊,非常紧张忙碌。然而,运动会开始后的第二天中午,我却接到了家里的长途电话:你妈妈病故了!顿时,我感觉眼前漆黑一片。不行,我必须回家送妈妈最后一程。于是,我向系里和校团委请了假,把编辑会刊的工作托付给其他同学,当天傍晚即跳上了回金华的绿皮火车。
其实在这之前,妈妈已经卧床近一年。我们兄弟姐妹六个,我最小。这么多孩子由妈妈一手带大,艰难的生活早已把妈妈的身体摧残得弱不禁风,尤其是高血压和心脏病等疾病,多年来一直折磨着她。我上大学的第二年,即1990年的秋天,妈妈因一次重感冒引起的中风导致半身不遂,从此卧床不起。1991年,大二的那个暑假,我几乎天天守在妈妈身边,喂她吃饭,每天用凉水给她擦身。不曾想开学没多久,就传来了噩耗。
回家奔丧三天后,等我回到学校,运动会已经结束。虽然后面两天我没在,但会刊依然编得很精彩,我内心充满了对编辑部其他同学的感激之情。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中文系新闻专业团总支书记潘向光老师专门在会刊上写了一篇文章,讲述我和妈妈的事,并祝愿我妈妈在天堂没有病痛。记得当时,我心里对潘老师充满了无法言表的感激。
如今,颜值和才情都一流的潘老师离开我们已有12年之久,我踏出校门参加工作也整整25年了。这么多年来,杭州大学图书馆后面那一排红砖平房,仍是我内心深处最温暖的建筑。无论做记者,还是从事其他工作,大学四年吸收的营养,一直为我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让我能够稳步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