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大学开办新闻教育60周年纪念文集-回忆学子生涯与燃起旧事

浙江大学开办新闻教育60周年纪念文集-回忆学子生涯与燃起旧事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在办公室,回忆学子生涯,燃起一屋子的旧事。现在的我,是一名长跑爱好者,还代表浙大管理学院参加了两届全球华语商学院戈壁挑战赛。新闻的基石是真实,讲真话写真事儿。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坚守诚实的价值底线,显得尤为重要,哪怕身后空无一人,也要坚定地踽踽独行,要相信我们终将抵达理想的彼岸。崔予缨,杭州大学新闻学专业1989级本科生,曾供职于浙江电视台,现为独立制作人。

浙江大学开办新闻教育60周年纪念文集-回忆学子生涯与燃起旧事

崔予缨

我从杭州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已经25年了。

虽然母校已经成为浙江大学的一部分,可那本杭州大学的毕业证,依然是我的珍藏。虽然作为媒体人,我亲自拍摄了四校合并的专题片,可我依然固执地坚守着自己杭大人的身份。

我们这一代人,毕业后有幸赶上了社会剧烈变革的大发展时代,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捕捉机遇,调整着人生的奋斗方向,回过头去看,我也早已不是当初毕业时自己设想的那个样子了。

那些在母校求学的日子,究竟留下了什么烙印?于我而言,中文系新闻专业对我最深刻的影响不在书本,而在价值观独立处事的能力上。

感悟比赶路重要。今天在办公室,回忆学子生涯,燃起一屋子的旧事。原来,有些人,有些事,总在心底的某个角落,时时温暖着我。

当初进入新闻专业纯属意外。高考结束后,我填报的志愿是国际关系学院厦门大学经济系。母亲不愿我远离杭州,在去交志愿表的路上把我叫了回来。我听话,也因为成绩不错,就填了杭州大学几个热门专业,新闻专业当然是必选。虽然,我对新闻一无所知。

开学时才发现新闻专业竟是如此小规模的一个科系。全系上下总共108个学生,我们1989级甚至只有14人。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热闹的人来说,孤独和落寞立刻涌上心头。每逢学校组织运动会和各种文体活动的时候,这种感觉尤其强烈,别的系大张旗鼓,人员齐整,我们却经常是捉襟见肘,为凑齐参赛人数发愁。

我好面子,搞不赢别的系,可也不能认怂。于是,校运会我报名了400米比赛,还为此苦练了一个月,虽然预赛就被淘汰了,但总是尽了力。别的系大车小车人多势众地搭建运动会大本营,我踩着三轮车和同学们蚂蚁搬家似的把新闻系的营地建起来,小是小了点儿,可好歹是我们自力更生的成果啊,当时还颇有些“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小得意。

一进学校,我就参加了校排球队。开始只是好奇,可后来发现也不好玩,一周四次训练,一练就是三年。记得当时苦得想骂人,可转念一想,自己来自全校最小的新闻系,不能让别人看扁了,居然就这样扛了下来,也是奇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凡是参加全校的活动,新闻系的关键词总是“凑齐人数”。(www.xing528.com)

当时总为自己在这么小的一个系而感到苦恼,现在看来,这竟为我提供了一次次亲力亲为参与活动的好机会,体会什么叫踏踏实实、耐得琐碎、拼尽全力去做一件件实事儿,也在无形之中,对我的意志品质的修炼起到了关键作用。

毕业后,我加入浙江卫视国际部,这竟然又是全台最小的部门!这一次,有了新闻系的经历打底,我倒是得心应手了。没有新闻部、文艺部等大规模各工种人员协同作战的优势,那就自己来,编导摄像、剪辑一样样学会,外联、车辆安排、财务报销统统一手落。久而久之,竟然把自己弄成了个编摄一体的全能型电视人。及至后来,出国留学创业等,凡是要做一件事,无论多难,多孤独,成功与否,我一直都喜欢坚持到底,死缠烂打也好,硬扛死撑也罢,终归要看到结果,断无半途而废的念头。

事业如此,生活也如此。现在的我,是一名长跑爱好者,还代表浙大管理学院参加了两届全球华语商学院戈壁挑战赛。三年里,无休止地训练,茫茫戈壁无人区,四天三夜的奔跑竞赛,一次次挑战身体极限,把北大这样的大院校挑落马下,凭的就是“不认怂,就是干”的勇气和意志力。每次胜利归来,我总爱跟管理学院的老师说,我是杭大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的,踏实做事、坚韧不服输是我们系的基因。谢谢新闻系,给了我如此宝贵的锻炼机会,教会了我如何埋头实干,无问西东。

在校期间,我算不上埋首书卷的好学生,甚至还有些叛逆,老师们没少为我头疼过。我的专业成绩很一般,可是新闻学对我之后的工作和价值观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

新闻的基石是真实,讲真话写真事儿。那些勇敢揭露真相的记者,一篇篇新闻写作雄文,每每读起来都让我激情澎湃,大有快意人生的酣畅。记得我最痴迷新闻摄影课,原因很简单,镜头下的人生,去除了文字的矫饰,呈现出淳朴的真实。渐渐地,纪实成了我追求的风格,也融入了我的人生价值观里。

毕业后,我没有从事新闻采编工作,而是一头扎进了纪录片的创作中。那种蹲下身子观察生活,平视普通百姓的一言一行,冷静还原客观事实的感觉,既让我兴奋,也让我有一种不自觉的使命感。因为我是在为这个时代留下影像档案历史不应该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纪录片创作是一个“冷板凳”项目,没有多少收益,也没有综艺节目的风光。我却乐此不疲,一干就是20年。为了丰富创作思路,突破瓶颈,我甚至远赴英国伦敦大学攻读纪录片专业的硕士学位。这20年,我习惯了以“追求真实”为原则,用影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传递普通人的情感。《乡村戏班》《求职半年间》《山村》和《共和国外交》等片子,拿到了国家级和省级各项政府奖一等奖,也参与了几个电影节的展映。这些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片中普通人的生活,分享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央视在制作改革开放20周年纪念专辑时,专门把我于1995年拍摄的《求职半年间》拿出来重温,作为时代记录者,我觉得真正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再回首,真的要感谢新闻系。“真实”二字,何其简单又何其沉重,它不仅给我划定了职业创作方向,更深深地为我烙上了诚实的价值观。工作、生活、创业,一路走来,虽然难免磕磕碰碰,但诚实的价值观总能让我在重要关头坚守初心。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些事情,并非是因为这样做了就一定有效果,而是因为坚信,这样做是对的。正因为如此,我的人生从未偏离主航道。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坚守诚实的价值底线,显得尤为重要,哪怕身后空无一人,也要坚定地踽踽独行,要相信我们终将抵达理想的彼岸。

崔予缨,杭州大学新闻学专业1989级本科生,曾供职于浙江电视台,现为独立制作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