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杭大文化积淀:浪漫与文化的独特魅力

杭大文化积淀:浪漫与文化的独特魅力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前他就是驻杭州部队的战士。因为我的大学同学、杭州大学“晨钟诗社”社长吕小利,提到她也会写点东西,所以我留意过她。这样的励志故事,似乎也印证了杭大文化积淀的巨大感染力。文科生居多的杭大,校园生活具有独特的浪漫色彩与文化气质。杭大当时由于文科系科齐全,所以女生特别多。杭大的舞会,最著名的是在北门第四食堂举办的大型舞会。杭大许多重大的事件都发生在第四食堂门口,它在杭大的地位,相当于北大的“三角地”。

杭大文化积淀:浪漫与文化的独特魅力

黄国宏

转眼间,我从杭州大学毕业已经近27年了。倘若再不写点回忆的文章,恐怕会对不起母校,更对不起自己曾经的芳华

1987年9月初,某天清早,我与考上杭州大学法律系的高中同学邢健,在他母亲的带领下,从温州瑞安出发,在雨夜里坐了一整夜的长途车,到达杭州。那是我第一次远离家乡,来到梦寐以求的省城。那天清早迎接我的是一场绵绵不绝的秋雨。如今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大街上滚滚的车流,以及我在雨中提包、背箱的狼狈形象。

我们一行叫了一辆运货的人力三轮车,把大小行李装在货斗里,自己就蹲在车上,在吱吱呀呀的车轮声中,抵达学校南门。据说从杭州火车站下来的新生,可以得到校车接送的服务。那时温州还没通火车,所以温州、丽水、台州来的新生,应该都遭遇了类似的尴尬。

我冒雨在校园里四处问、到处走,独自办理了各种入学手续。面对刚入大城市的考验,我的内心还是有所准备。

当天,我就给家里的父母写了一封信报平安,其中一句至今还深深记得:“校园很大,我如同进入了迷宫。”

我记得开学典礼是在学校大礼堂举行的。那时共有两千多名新生入学,那时一届也才招两千来人吧。礼堂在校园东南角的女生宿舍前,有一千多个座位,平时周末用来放电影。开学典礼上,有个环节我至今难忘,就是代表新生发言的,是一位从老山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回来、特招进中文系干训班学习的战士诗人陈灿。战前他就是驻杭州部队的战士。上战场负伤后,如同电影《芳华》中的情节一样,在云南蒙自野战医院住过一段时间。在大学里,他的寝室就在我的隔壁。他言行一向比较自律,业余坚持写诗,如今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人称赞为“佩剑诗人”。

那时,从西一到西七教学楼,分别是经济、旅游、法律、物理历史化学、外语等系。西一教学楼(原旅游系教学楼),当时还是行政楼,是校部机关的办公地。从东一教学楼到东五教学楼(是否有东六教学楼我记不清了),分别是中文系、地理系、计算机系、体育系、数学系等。全校所有班级的信箱,在东二教学楼一楼。一排排木制的信箱,放在长长的幽暗的廊道里。我们1987级新闻学专业应该是312邮箱。

东三教学楼当时是外语系的教学楼,我们的公共英语课就是在那里上的。一楼有个小小的书店;在东三与东四的南北向过道上,设立了杭大邮政所,家里汇来的生活费,都要去邮政所拿。

当时,邮政所里帮我们办理业务的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因为我的大学同学、杭州大学“晨钟诗社”社长吕小利,提到她也会写点东西,所以我留意过她。

多年后,这位姑娘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道:“上课铃响之后,邮政所安静下来,我坐在围着高高铁栅栏的柜台内,耳边传来读书声,作为同龄人,内心的失落感不言而喻……或许是‘痛苦出诗人’,那会儿我的内心生发了高玉宝‘我要读书’那样的念头……杭大中文系的飞白、金健人、徐岱老师,取好稿费,也会在栅栏外跟我聊一会儿文学。”

后来,她破茧成蝶,获得浙大新闻系文学学士学位。她就是卢文丽,如今已是知名诗人,中国作协会员,杭州某媒体副总裁。

这样的励志故事,似乎也印证了杭大文化积淀的巨大感染力。

东二、西二、西三教学楼以及7幢、8幢宿舍楼都建于50年代初,2005年被列入杭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单,它们是当年杭州高校教育设施的实物见证,弥足珍贵。

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历史建筑纪念碑

西二教学楼

东二教学楼

教工宿舍,建于20世纪50年代

位于校园北侧的7幢和8幢,那时住的主要是研究生,大概是4人一间,让我们这些住8人间的本科生很是羡慕。本科、专科男生都住在9幢至12幢,每幢都是同一种样式,一条长走廊连着许多个单间,每间住8人,走廊两端通风。典型的筒子楼,没有风扇,没有独立卫生间,更没有热水。但是,这已经算是新式公寓,建造年代大概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学时学校发放统一的蚊帐、草席、床单环境比女生宿舍好多了。

女生宿舍在校园的东南侧,大概有6幢,编号也是1到6。估计都是五六十年代建造的老房子。一位20世纪80年代初毕业的女生,这样回忆当年的宿舍生活:“当时杭大的卫生条件,尚属初级阶段。每幢共三层,每层有个公用卫生间,还有个无门的盥洗室。夏天,大家穿着短裤在盥洗室冲凉。冬天,学校的浴室开放后,大家赤身裸体地合用几个莲蓬头淋浴,毫无隐私可言。冬天洗热水澡是一种奢侈,一般一月一次。平时每天只能到锅炉房打点热水洗洗脚。”

文科生居多的杭大,校园生活具有独特的浪漫色彩与文化气质。体现在“六个多”:舞会多、社团多、沙龙多、晚会多、讲座多、媒体多。

虽然学习生活条件艰苦,物质资源相对匮乏,但是那个时代很注重精神的享受。除了弹吉他、写诗歌、写书信,还有参加风靡校园的周末舞会。它是当时大学校园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是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www.xing528.com)

杭大当时由于文科系科齐全,所以女生特别多。尤其是外语系,那时就已经拥有英语、德语日语俄语等语种,基本是女生的天下,舞会办起来男生自然不缺女伴。

杭大的舞会,最著名的是在北门第四食堂举办的大型舞会。20世纪80年代,杭大几乎所有的男生都在这里就餐。它的两侧是两个小卖部,前面的小广场,课后人群熙熙攘攘;正门的墙上,贴满了各式海报。杭大许多重大的事件都发生在第四食堂门口,它在杭大的地位,相当于北大的“三角地”。

第四食堂是两层结构。它的外表粗糙,只是简单的水泥涂抹石英,但里面空间大。每当周六的夜幕降临,它就会发生神奇的改变。

晚饭之后,略略打扫,把条凳拖到边上,围成一圈,地上撒一层厚厚的滑石粉。在售菜窗前放上几只大音箱,用几张桌子在二楼门口一拦,就可以卖几毛钱一张的舞会门票了。

食堂灯光本身一般,整个舞场笼罩在一种昏黄的弱光下,空气中还弥散着淡淡的食堂饭菜的特有气味。

男生请女生跳舞,最要紧的是高和帅;没有这些,有气质风度,谈吐佳,也可弥补;再不行,舞技好,也是一个亮点。女生学舞容易多了,站在边上,男生邀请,你说不会,那个男生就自会应对:“我带你!”

也有女生带女生练习的。我记得有一次在第四食堂,一对女生在快三舞曲中练习,没想到彼此撞腿,双双跌倒,满场哄堂大笑,她俩立马难为情地跑走了。

舞场上自然还是男生比女生多。除了少数人自带舞伴外,大多数人是在舞场上临时找的,当然这需要勇气。舞曲一响,胆子大的、舞技好的男生,都会抢先走到女生跟前,伸手邀请。

我们那时大部分时间是跳慢四,偶尔穿插一下慢三、快三或迪斯科。伴奏的除了舞曲外,有时干脆是流行歌曲直接上线,比如千百惠、王杰、苏芮的歌。尤其是千百惠的歌曲,幽怨似泣,慢三标配。舞会结尾时,一般都是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悠扬的乐曲一响,我们就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了。

杭大校园内的社团很多,我记得当时有29个社团协会。像法学会、科普协会、经济学会、树人文学社、未来教育家协会、经济学会、财金学会、晨钟诗社等,都是“甲级学生社团”。为了加强管理,学生会社团部还专门从学生会剥离出来,于1987年4月成立了社团活动中心,由校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共同领导。

辩论赛是杭大儿女抒发家国情怀的最好平台。1988年4月30日晚,浙江省大学生辩论赛决赛在杭大西一教学楼305阶梯教室举行。那次夺冠的就是杭州大学队(亚军是中国计量学院队),中文系研究生葛伟获得了“最佳辩手”的称号。

我所在的社团中心公关部,在团委的领导下,先后承办了杭大第三届学生辩论赛(1988年12月)、“问春杯”辩论赛(1989年4月),活动模式应该是校团委发动各系报名,我们负责海报制作、张贴、校广播台宣传、现场布置等。两次大赛的场地,都安排在新外楼一楼西侧阶梯大教室。我记得评委中,除了团委老师何文炯、沈满洪,校党委宣传部领导蒋希宁,还有哲学系的余式厚老师。余老师是逻辑学教授,每次都会上台点评。

文科生多,艺术气息集聚的地方,文艺晚会自然也多。一般每年的五四青年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或元旦,校园都会举办大型晚会,校文工团倾巢而出。此外,歌唱赛、演讲赛也不少。有一次,1987级化学系的一名男生上台演唱齐秦的《九个太阳》,抬头盯着大礼堂上的几盏聚光灯高歌,引得满堂大笑。

每年的初夏季节,又一批师兄师姐该走了,于是各系毕业晚会接踵而至。1988年6月3日,是1984级外语系毕业晚会;6月5日,是中文系毕业晚会;6月8日,是体育系毕业晚会……嫩绿的梧桐叶遮盖着长长的马路,却遮不住满园的离情别绪。每当听到《毕业歌》,我就联想到梧桐道、大礼堂、小池塘

9月份新生进来后,各系一般又会举行迎新晚会。外语系余露弹吉他演唱《爸爸的草鞋》、中文系张凌演唱《烛光里的妈妈》的情景,至今令人难忘。教育系的余祖军,那时就显露出了朗诵的才华,如今他是杭州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了。

当时最能打开我们眼界的,是各类讲座和名人的演讲。各种讲座的海报布满校园,尤其是第四食堂门口的墙上,内容五花八门,包括气功、读书、昆剧、电影等。记得新闻学专业1988年请来中国香港《大公报》的总编辑与师生交流。1988年1月13日,在西一教学楼,我们还听过著名导演谢铁骊的讲座,因为他是电影《红楼梦》的导演,那天来的女生特别多。印象中规模最大一次讲座,是1990年秋天,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办后,10月15日晚上,杭大师生数千人在校长沈善洪的带领下,到校门口迎接亚运健儿黄志红(著名铅球运动员)等,并在学校大礼堂举行了现场问答会。第二天的《钱江晚报》,还专门刊登了由我采写的这场见面会的消息。

因为新闻学专业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当时杭大校园内媒体十分发达,我印象中就有七八家媒体共存,分别是《杭州大学报》《杭大团讯》《后勤信息》《杭大学生报》《大学时代》《杭大校友通讯》和杭大广播台等。在学生中最有人气的是《杭大学生报》,它是学生们自己办的,隶属学生会。编辑部办公室在东一教学楼北侧的平房里,从我保存的1989年4月份的报纸上,可以看到编辑与记者基本上都是新闻学专业的学生,顾问是新闻学专业的吴工圣老师。报纸是通过每个班的信箱,分发到全校的每个寝室。

《杭大学生报》的版面有要闻版、群工版、副刊等。细读之下,感觉当时的办报风格还是比较开放的,能为校方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比如,针对1989年3月27日正式开放的新校门,我采写的《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放在第二版显著位置,文章借同学之口,对新校门进行了批评。此外,报纸对学校取消春假,对女生第五食堂早餐供应不足,也都提出了建设性批评意见。

除了《杭大学生报》,另一个影响较大的新闻渠道(严格地讲,那时不流行“媒体”这一说法)是校广播台。播音员是来自各系的,我们寝室有两位同学做新闻编辑。办公地点在女生宿舍的楼上,播出时间是中饭与晚饭时间,一次约1小时,主要播放校园新闻、朗诵、乐曲等文艺节目。每次的课间休息,它也播放音乐。我最难忘的片段是课间休息时,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们走到大草坪上散步聊天的景象。有一次,刚好播放20世纪80年代的巨星费翔的歌曲《飞扬的青春》,那蓬勃昂扬的歌声,霎时弥漫菁菁校园,那情那景,永驻我心!

黄国宏,杭州大学中文系新闻学专业1987级本科生,现供职于瑞安广播电视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