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记者应讲究之-记浙江大学新闻教育60周年文集

记者应讲究之-记浙江大学新闻教育60周年文集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他聊天,我用的是普通话,他一开始用“杭州话”。回想起老潘说的杭州话,“毛有意思嘞!”当年杭州颇有名气“九佰碗”面店的整体设计,就是老潘领衔的。我认为,这个“梗”的背后,说的是记者应该有记者的“讲究”。无疑,这需要更高更多的“讲究”。“抢报纸”的少了,“抢流量”的多了。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为互联网的冲击,而很少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丢掉了作为记者的“讲究”?

记者应讲究之-记浙江大学新闻教育60周年文集

程为民

大学四年,从1986年入学,到1990年毕业,正好赶上20世纪80年代后半截。年轻的我们,遇上年轻的改革开放,似乎经历参与了许多大事。但是,回头打捞往事,记起来的却是寻常小事和平常话语。

“老潘”,潘向光,1986级新闻班的同学。

初次见面,这位浓眉大眼的海边少年,就以热情开朗的个性,呈现出“鹤立鸡群”之势——他的个子也是本班最高的。

因为我是杭州人,开始学校并没有安排入住学校的公寓,每天早晚往返于学校与家里,所以一到中午就在本班几个男生寝室里转来转去。我们班的男生分别被安排在10幢304、305和307寝室。老潘所在的305室最热闹,我去的次数也最多。

开学没多久,画风就变得比较奇特了。和他聊天,我用的是普通话,他一开始用“杭州话”。那是带着鲜明的儿化音、穿插着本地俚语(比如“落儿”)重音的“杭州话”,以及一时卡顿,辅之以手舞足蹈。很快,我不得不以杭州话回应,也不得不感叹老潘学习能力之强,也因此深信不疑,学习语言没有他途,只有大胆开口。

回想起老潘说的杭州话,“毛有意思嘞!”这一句便会跳出来,不仅在耳边响起,眼前都能浮现老潘眉飞色舞的神态。他就是这么一个始终怀着好奇心拥抱生活的人。

他朋友多,台州老乡、美工团成员,还有不知道哪条线上结识的。等到他留校任教,自然就和学生们混作一团。有一段时间浙江日报社新进的学弟学妹,给我们几个同学打上的标签是“潘老师的同学”。

他兴趣广泛,敢想敢做。最让我们引为笑谈的,是他在第四食堂对面支起炉灶,炒了螺蛳来卖,生意还不错,不过没几天就散伙了。留校后他教的是广告学,不仅写出了教材,还开了一家叫“智高广告”的广告公司。当年杭州颇有名气“九佰碗”面店的整体设计,就是老潘领衔的。

他喜欢穿风衣、戴围巾、着大红衣,这么一个走路带风的年轻老师,很快成为新闻系的一个标识,本地一家报纸还曾把老潘当作封面时尚人物。

毕业后我们都在杭州,虽然各自奔忙,但也得空相聚,有几次到他面积不大的家里吃饭,海鲜粉干是必不可少的。老潘一手掌勺、一手挥舞,口中滔滔不绝,宛若当年炒螺蛳的气派,满是烟火气。所以,我们听到老潘得病的消息,开始是不太愿意相信的。经过化疗好转后,我们觉得就应该好起来了,他可能也没有太当回事。但还是病情复发了,40岁还没到人就走了。

告别那一天,我们班同学有的从广州坐飞机赶回来,有的连夜从浙西山区坐长途车赶来。我这个班长在通知同学的时候,算来算去少了一个人,后来才恍然大悟,就是少了老潘啊!

当时告别老潘,何尝不是告别相识20年那些美好的日子?他这一走,多少故事就被生生抽走、无处着落了。

现在再想起老潘,在我们班里,他是爽朗的;在学生面前,他是潇洒的;自他去后,成了一个传说,也挺好的。(www.xing528.com)

沈爱国老师给我们教新闻写作课时,刚刚毕业,年纪比我们班一些同学还小几岁。

那时的沈老师,是清癯青涩的,混在学生堆里不容易拣出来,和现在这位ID为“每天12点起床”的沈老师判若两人。当然,如果混在我们这些当年的学生堆里,现在也不太容易拣出来。

沈老师上课很投入,讲到激动处,眼睛睁大、嘴角扯开、肩头耸起,并略有定格状。这一习惯似乎保留至今。

“导语的N种写法”是沈老师留给我们的一个“梗”。已经记不清楚,最初是不是“26种写法”。后来碰到新闻系毕业的,“沈老师还在讲导语的N种写法”就成了一种类似“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一样的切口,会意一笑,便是系出同门。去年面试一位新闻系硕士生,结束时我又提起这个“梗”,他回答说:“现在已经有30多种写法了!”看来,沈老师与时俱进啊。

现在已经想不起来那些导语的具体写法了,但其指向,就是“审慎衡量新闻诸要素的价值”。新闻的五个W和一个H不可或缺,但在导语中出现哪几个?怎么出现?大有讲究。

我认为,这个“梗”的背后,说的是记者应该有记者的“讲究”。

1986年入学时,还是中文系新闻专业,到了大三,新闻系独立。当时的老师不多,有不少原来也不是教新闻的,后来从外地陆续引进了几位老师,才渐成规模。

不管这些老师来自何处,原来的专业学的是什么,在讲新闻专业课时都是做足了功课。比如,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不仅要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观点、个性,开列采访提纲,还要检查钢笔墨水有没有灌足;比如,对事实材料的求证,不能只有单方信源,必须有不同利益方的信源相互印证,尤其是冲突性报道;再比如,新闻语言是需要锤炼的,不仅能准确表达事实,不产生歧义,而且应该被初通文墨的人理解、接受,甚至喜欢。

记得黄旦老师是教新闻理论的,但上课第一天却讲了一个日本名记者的故事:这位记者每天早餐时,必定手持《朝日新闻》,读完才觉放心,养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去世后,他的太太幽幽地说:“现在终于没有人抢报纸看了。”

黄旦老师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记者的工作不只是八小时内的,还是全天候的;新闻的力量,不限于业内,是社会性的。无疑,这需要更高更多的“讲究”。

20世纪80年代,信息尚属短缺,新闻业如日中天,记者仿佛是个自带光环的职业。时过境迁,现在媒体的关键词是“转型”,是“融合”。“抢报纸”的少了,“抢流量”的多了。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为互联网的冲击,而很少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丢掉了作为记者的“讲究”?

程为民,杭州大学中文系新闻学专业1986级本科生,现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