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课程思政能力核心构成及路径研究

高校课程思政能力核心构成及路径研究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教师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课程思政的主体力量,必须加强把控意识形态能力的自觉性和政治敏锐性,着力提升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修养,不断增强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的能力,增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能力,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课堂主渠道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自觉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和言论,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高校课程思政能力核心构成及路径研究

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引导广大教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并举的政治责任,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协同协作,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高校教师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意识形态的把控能力

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也是意识形态最活跃、最敏感的地方。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从思想上保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教师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课程思政的主体力量,必须加强把控意识形态能力的自觉性和政治敏锐性,着力提升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修养,不断增强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的能力,增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能力,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课堂主渠道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自觉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和言论,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科学的理论武装夯实思想之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1]高校教师必须通过扎实的政治理论学习来拧紧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总开关”。要坚持科学的学习方法,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科学理论反复学习、深入研究,做到学懂、弄通、做实。要学会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出发进行问题分析,拨开意识形态迷雾,透过现象看本质。

以自信的核心价值补足思想之“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2]高校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彰显自身的意识形态立场:一是修身养德。要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品德修养,提高思想境界。二是知行合一。要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基层工作实践中体现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以一言一行充分体现出价值操守。三是以身垂范。高校教师要在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争做党员和群众的表率。

以卓越的落实责任熔铸思想之魂。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各级党委(党组)的责任,是各级党组织和高校教师的共同责任。要勇于担当、敢抓敢管,勇于发声、敢于亮剑,坚持党管宣传、党管阵地、党管舆论、党管媒体,使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旗帜鲜明反对错误观点,不断弘扬正能量,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

(二)思政资源的挖掘能力

课程思政具有以下内在规定性:第一,课程思政是基于课程价值感知与教育者主观能动性而形成的,包含着探寻课程内在价值的自觉;第二,课程思政是在遵循课程自身逻辑体系的前提下对其固有德育资源进行的内涵式开发,是课程育人价值回归的过程;第三,课程思政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格局理念的拓宽和工作规律认识的深化,包含着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升华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追求思想政治教育新成效的祈盼。(www.xing528.com)

任何一门课程,除了蕴含本学科的知识技能之外,不同程度上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如何将这些隐性的育人元素有效地挖掘出来,把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在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课程思政的难点也是重点。作为任课教师就是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授课内容与授课对象之间的关联点,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思想上受到教育,精神上受到洗礼。例如,通识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医学类课程可以挖掘学科中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医者仁心等元素,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艺术类课程可以结合具体实践,引导学生感受人文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领悟德技双修的必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的敬畏之心。

教师应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断充实自身理论体系,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形成挖掘资源、拓展理论、运用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其二,多措并举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程思政并非教师的“一言堂”和“独角戏”,学生参与度和获得感是衡量课程思政效果的“金指标”。结合大学生代际特征和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变化,立足新时代所面临的新的理论诉求和实践需要,通过优化课程内容,转变话语方式,接洽学生需求创设语境等方式调动学生主体性,增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资源挖掘和讲解的主动性。其三,教师可结合自身学科背景、知识经验、专业特长、研究旨趣、智慧特质进行个性化挖掘形成各自的讲义,同时增进学科沟通,邀请思政课教师和专家学者论证其科学性、政治性、可行性,协同、系统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

(三)话语体系的转化能力

课程思政本质上是一种教育理念、思维方式的创新,是在课堂教学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把思政之“盐”溶入教育之“汤”,让课堂育人主渠道功能实现最大化。当前,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中2000年以后出生的“00”后已然成为主流群体,他们在成长环境、思维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也随之增加。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表明,单纯的思想政治说教比较严肃正统,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不容易引起学生关注和兴趣,因此,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因素,巧妙寻找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将复杂抽象的理论话语、官方话语结合生活实际、专业特点巧妙转化为浅显易懂的通俗话语、大众话语,并通过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阐发出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觉悟,从而实现育人的目标。

广大专业课教师应将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力作为落实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根本问题的使命行动,以话语能力建设带动育人能力提升。一要增强话语议题的主导能力。特别是在各色观点眼花缭乱的新媒体时代,教师要主动借助社会热点、巧妙创设教育议题,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成为学生的“优先关注”,并通过“把好方向”建构预设的教育图景。二要提升话语内容的建构能力。通过“化大为小”,以植根生活、具体感性的思政素材“小切口”,引导学生探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历史使命、奋斗目标和现阶段任务等宏阔抽象的“大世界”。

广大专业课教师应在深入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交融的过程中发掘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为立德树人找准话语切入点。一要将课程思政“主力军”的角色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当前,160多万专业教师在高校教师群体中占比高达80%,不仅有讲清、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体量优势,更有利用课堂内外时时、事事、处处言传身教,实现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效加成放大的角色优势。二要将课程思政“主战场”的场域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课程思政建设覆盖文理工农医教艺各个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囊括公共基础、专业教育及实践等各类课程形态,教师能够借助不同的知识内容、教育载体和方法,在结合各自专业特色和育人目标的话语实践中托举出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