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析及构建路径研究

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析及构建路径研究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准确把握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的学理内涵,才能有效推动课程思政在实践中的落地生根。《纲要》强调,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教学方法上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遵循着盐溶于水的有机融入原则。(四)教学评价上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表现为基于目标与实效的反思能力。

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析及构建路径研究

作为“三全育人”整体格局下的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课程思政并非构建几门课程的“样板房”,而是要求所有课程都要发挥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对专业教师而言,这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只有准确把握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的学理内涵,才能有效推动课程思政在实践中的落地生根。

(一)教学理念上

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是一种人-知互动的学科育人思维。《纲要》强调,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表述精准地把握了育人工作中学生成长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联,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高校课程教学首先要树立人-知互动的价值理念,重视知识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知识占有并非高校教学的终极目标,面对各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追问的,不仅是学生知道了什么、了解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学生懂得了什么、体会到什么,并以此获得融入社会的理念和能力。因此,知识是融入学生的成长轨迹,还是游离于其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境界。对学生而言,若知识外在于学生自身成长,那仅是一般对象化的存在,是被动完成的学习任务;而如果真正融入自身发展,那知识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就被激活,学生开始借助知识了解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并逐渐成为社会主体。从内容上看,人-知互动既是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的相互作用,更是学生生活实践与新知识的互动融合。在此过程中,学生基于知识储备、社会阅历对新知识进行批判性分析,反求诸己、切己体察,最终获得为学、为事、为人的道理。可见,专业课程在开展育人工作中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因为它完善的不仅是学生的知识架构,更是培养学生的认知价值、思维习惯和处事方式。因此,《纲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分门别类地概括了各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目的就是使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体现自己的“特色”,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师德模范”。

(二)教学内容上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凸显为落叶知秋的社会理性精神。社会理性跨越了个人私欲,强化社会认知和公共精神,在遵循社会规范的基础上以求自我认识的提升、交往价值的实现和社会责任的承担,表现为一种追求社会理想的家国情怀。列宁指出:“教师大军应该向自己提出巨大的教育任务,而且首先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教育的主力军。”在社会主义大学中,教师的社会理性精神应表现为从立德树人的高度,把高等教育看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课堂教学,并致力于拓展教学的社会功能的一种实践理性。这种理性精神有利于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社会素材和分析策略,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只有构建社会理性精神,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才能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摒弃一家之言,引导学生面对社会现实问题时,既不怨天尤人,也不盲目乐观,而是在合理分析与理性判断的基础上,使学生既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对社会风险有辩证客观的认识。事实上,无论是哪一门学科,哪一个知识点,都和社会整体息息相关。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他们具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社会理性精神。如果教师对社会发展缺乏理性把握,未能将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就无法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形成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社会意识,无法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问题。(www.xing528.com)

(三)教学方法上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遵循着盐溶于水的有机融入原则。课程思政不能简单理解为“课程+思政”的专业教学“思政化”,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也绝非对思政元素进行“移植”“嫁接”的简单说教,而是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所谓“有机融入”,即要求教师所挖掘的思政元素不是生搬硬套,必须是课程本身所蕴含,在此基础上以教学需求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提高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所授课程在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有机统一。同时,《纲要》强调,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这就意味着,“有机融入”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主渠道,教师必须遵循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本专业的培养方案,重新梳理教学内容,设计方式方法,将本专业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系统梳理与再造,融入教学全过程、各环节。既要融入教学方案,确保课程思政实施的路线图中,对融入时间、方式、内容、对象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又要融入课堂教学,以多样化、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问题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同时,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到实处,课程思政就需走出教室,既要融入实践教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把实践技能教育与劳动精神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成为有大德大爱的人;又要上网上线,借助多媒体情感体验上的独特优势,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悟为人处世之道,真正实现由在线学习到网络育人的转变。

(四)教学评价上

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表现为基于目标与实效的反思能力。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课程思政对很多教师而言是“老革命遇到的新问题”,只有不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才能进一步积累经验,这也是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一步。要通过教学评价反思教学实际与预判的出入。因为任何课堂都有不可预料的新情况,看似正常的教学情景,往往潜藏着新的问题,其内容也绝非单纯地挖掘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具有高度敏感的问题意识,主动质疑并发现问题。目前,虽然课程思政并无可照搬照抄的经验,但多年来德育研究的丰富理论,以及当前推进课程思政的实践案例,为教师寻求合适的解决思路提供了一定的智力支持。教师在思考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这一问题产生的实践根源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又有哪些类似情景可借鉴参考?这一问题反映了理论层面的哪些困惑?哪些概念和论述可为此提供诠释?通过多维度的分析论证,对课程思政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寻求多种解决方案,最终将最佳方案放在现实情境中进行检验。可见,在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中,反思能力既是一个分析论断的思维过程,也是将思想付诸行动的实践过程。由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创造性以及专业教师的自身特性,决定了课程思政并非简单的思政元素融入,而是蕴含了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具体教学场景相适应,并与个人教学风格相融合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以现有经验为基础不断反思,才能把握课程思政的建设精髓,创造性地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